组词大全

本位的拼音_běn wei是什么意思

本位

【拼音】: běn wèi 【注音】: ㄅㄣˇㄨㄟˋ 【词性】: 名词。 【结构】: 本(独体结构)位(左右结构) 【简体】: 本位 【繁体】: 本位

本位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本位běnwèi。(1)开始造币时对硬币所用的金属成色和每个硬币应有的法定重量。(2)自己所在的单位;自己工作的岗位。

基础解释1.原来的官位。2.原来的座位。3.本人的府第。4.主体;中心。5.货币制度的基础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

引证解释⒈原来的官位。今谓本人工作的岗位或单位。参见“本位主义”。引《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復位而待”晋杜预注:“復本位待光命。”《南史·柳仲礼传》:“﹝侯景﹞遣仲礼、僧辩西上,各復本位。”《通典·职官九》:“若其人难备,给事中以还明经者以本位领。”今谓本人工作的岗位或单位。《南史·柳仲礼传》:“﹝侯景﹞遣仲礼、僧辩西上,各復本位。”《通典·职官九》:“若其人难备,给事中以还明经者以本位领。”今谓本人工作的岗位或单位。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二:“﹝冯乃超﹞到了一次前方,在慰劳之外还照顾到了他的本位工作。”⒉原来的座位。引《宋书·礼志一》:“四厢乐作,百官再拜。已饮,又再拜。謁者引诸王等还本位。”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教养·讲学》:“先师一揖,会宗父母各一揖,就本位。”⒊本人的府第。引宋司马光《乞与诸位来往商量公事札子》:“臣今缘足疾未愈……其执政有欲商量公事者,亦许来臣本位。”《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帝之为皇子,辞疾不肯入宫,詔本位长属敦促。”⒋主体;中心。引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一讲:“英国发达,所用民族的本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所用地方的本位是英格兰和威尔斯。”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⒌货币制度的基础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例如:金本位;外汇本位;本位货币。

网络解释本位本位,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běnwèi。它指本来的位置,比喻原始的地位,神话中常言下凡仙佛回归本位;开始造币时对硬币所用的金属成色和每个硬币应有的法定重量的规定。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复位而待”晋杜预注:“复本位待光命。”

综合释义原来的官位。《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復位而待”晋杜预注:“復本位待光命。”《南史·柳仲礼传》:“﹝侯景﹞遣仲礼、僧辩西上,各復本位。”《通典·职官九》:“若其人难备,给事中以还明经者以本位领。”今谓本人工作的岗位或单位。《南史·柳仲礼传》:“﹝侯景﹞遣仲礼、僧辩西上,各復本位。”《通典·职官九》:“若其人难备,给事中以还明经者以本位领。”今谓本人工作的岗位或单位。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二:“﹝冯乃超﹞到了一次前方,在慰劳之外还照顾到了他的本位工作。”参见“本位主义”。原来的座位。《宋书·礼志一》:“四厢乐作,百官再拜。已饮,又再拜。謁者引诸王等还本位。”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教养·讲学》:“先师一揖,会宗父母各一揖,就本位。”本人的府第。宋司马光《乞与诸位来往商量公事札子》:“臣今缘足疾未愈……其执政有欲商量公事者,亦许来臣本位。”《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帝之为皇子,辞疾不肯入宫,詔本位长属敦促。”主体;中心。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一讲:“英国发达,所用民族的本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所用地方的本位是英格兰和威尔斯。”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货币制度的基础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如:金本位;外汇本位;本位货币。

网友释义本位,指原来的座位;开始造币时对硬币所用的金属成色和每个硬币应有的法定重量。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复位而待”晋杜预注:“复本位待光命。”

汉语大词典(1).原来的官位。《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复位而待”晋杜预注:“复本位待光命。”《南史·柳仲礼传》:“﹝侯景﹞遣仲礼、僧辩西上,各复本位。”《通典·职官九》:“若其人难备,给事中以还明经者以本位领。”今谓本人工作的岗位或单位。《南史·柳仲礼传》:“﹝侯景﹞遣仲礼、僧辩西上,各复本位。”《通典·职官九》:“若其人难备,给事中以还明经者以本位领。”今谓本人工作的岗位或单位。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二:“﹝冯乃超﹞到了一次前方,在慰劳之外还照顾到了他的本位工作。”参见“本位主义”。(2).原来的座位。《宋书·礼志一》:“四厢乐作,百官再拜。已饮,又再拜。谒者引诸王等还本位。”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教养·讲学》:“先师一揖,会宗父母各一揖,就本位。”(3).本人的府第。宋司马光《乞与诸位来往商量公事札子》:“臣今缘足疾未愈……其执政有欲商量公事者,亦许来臣本位。”《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帝之为皇子,辞疾不肯入宫,诏本位长属敦促。”(4).主体;中心。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一讲:“英国发达,所用民族的本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所用地方的本位是英格兰和威尔斯。”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置重应在将来,却反在过去。”(5).货币制度的基础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如:金本位;外汇本位;本位货币。

国语辞典本身、自身,如:「金本位」。

辞典修订版本身、自身。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八.宫中诞育仪例略》:「宫中凡阁分有娠,将及七月,本位医官由内东门司及本位提举官奏闻门司特奏。」《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有胜哥者,身体雄壮若男子,给侍阿里虎本位。」货币制度的基本单位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如:「金本位」。自身所在的岗位、单位。《书经.顾命》:「兹既受命还。」汉.孔安国.传:「此群臣已受赐命,各还本位。」

辞典简编版自身所在的岗位、单位。 【造句】我只要守着本位,好好做事,别人的批评我不计较。货币制度的基本单位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 【造句】金本位

英语gold standarddepartmental selfishnesssingle standardegotisticegotisticalselfish departmentalismstandard moneystandard coin

法语étalon

其他释义①货币制度的基础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金~ㄧ银~ㄧ~货币。②自己所在的单位;自己工作的岗位:~工作ㄧ立足~,一专多能。

本位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全局

本位造句

1.一种着重自由放任、自由市场和金本位的经济理论。

2.不顾大局,对别人、别的部门、别的地区的事漠然置之,这是本位主义的态度。

3.批判了本位主义以后,各部门互相协作,互相支援,消除了过去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各自为政的现象。

4.第三章:责任本位主义的理论基石。

5.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武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注重整体思维、重和谐、以家族为本位的文化特征。

6.光绪十八年三月在牛金的推动下,打碎了洋务时期的本位主义壁垒,合并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成立的汉冶萍集团公司的职工。

7.针对由会子引发的国家经济危机的严重局面,陈求鲁的主张是以钱本位的手段来解决。

8.业务收支以外国货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国货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是编报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9.陶以民族主义实现了主体人格转型为民族本位主义的现代教育家,对于基督教教育思想的超越,其本质是基督世界主义与普世价值的民族适应。

10.越来越多的国家先后放弃了银本位制,朝着金本位制方向发展。

本位的单词

gold standard departmental selfishness single standard egotistic egotistical selfish departmentalism standard money standard coin

本的意思

  拼音  běn   注音  ㄅㄣˇ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1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SGD  仓颉  DM  郑码  FAVV  四角  50230  结构  单一电码  2609  区位  1730  统一码  672C  笔顺  一丨ノ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本的拼音:běn(ㄅㄣˇ)  

⒈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⒉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⒊ 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

⒋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

⒌ 原来:本来。本领。

⒍ 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统一码

本字UNICODE编码U+672C,10进制: 26412,UTF-32: 0000672C,UTF-8: E6 9C AC。

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本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㮺夲楍

汉英互译

root、this、current、capital、principal

相关字词

原、末、标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root, origin, source; basi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root of a plant]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patriarchal clan]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foundation;basis;origin]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capital;principal]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source;origin]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agriculture]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a copy for the record or for reproduction;master copy]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memorial to an emperor]。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book]。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base on;in according to]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词性变化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形〉

(1) 原来的;本来的 [native;original]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basic;fundamental]。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动〉

(1) 执掌,统辖 [preside over;hold]。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examine;study]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代〉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one's own;itself]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current;this;present]。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this]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量〉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副〉

原先,本来 [originally;at first]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常用词组

本班、本本、本本分分、本本主义、本部、本埠、本草、本草纲目、本朝、本底、本地、本地人、本分、本该、本干、本固枝荣、本国、本行、本籍、本纪、本家、本届、本金、本科、本科生、本来、本来面目、本垒、本利、本领、本名、本命年、本末、本末倒置、本能、本年度、本钱、本人、本色、本身、本世纪、本事、本题、本体、本土、本位、本位主义、本文、本务、本息、本乡、本乡本土、本心、本性、本性难移、本业、本义、本意、本影、本源、本愿、本章、本着、本真、本职、本质、本主儿、本字、本子

  拼音  wèi   注音  ㄨㄟˋ   
简体部首  亻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繁体部首  人部  
五笔  WUG  仓颉  OYT  郑码  NSU  四角  20218  结构  左右电码  0143  区位  4627  统一码  4F4D  笔顺  ノ丨丶一丶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位的拼音:wèi(ㄨㄟˋ)  

⒈ 所处的地方:座位。部位。位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位于。

⒉ 职务的高低:地位。职位。名位。

⒊ 特指君主的地位:即位。篡位。

⒋ 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位。百位数。

⒌ 量词,常用于人,表尊重:诸位。各位。几位客人。

⒍ 姓。

统一码

位字UNICODE编码U+4F4D,10进制: 20301,UTF-32: 00004F4D,UTF-8: E4 BD 8D。

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位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汉英互译

digit、location、place、potential、throne、bit、potential

造字法

会意:从亻、从立

English

throne; position, post; rank, status; sea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位的拼音: wèi  

〈词性:名〉

(1) (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

(2) 同本义 [place]

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说文》

掌外朝之位。——《周礼·朝士》

(3) 又如:位著(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

(4) 位置;方位 [place;location]

阴阳易位。——《楚辞·屈原·涉江》

(5) 又如:座位;席位;铺位

(6) 职位;地位 [post;social position]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韩愈《师说》

以在位久。——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位之移人也。——清· 周容《芋老人传》

位尊而无功。——《聊斋志异·促织》

长安君之位。

(7) 又如:位地(官位门第);位任(官位,职务);位行(名位与事迹);位序(官职级别);位宦(位号。官职爵位);位秩(官爵和俸禄);位阶(官阶品级);位极人臣(官位达于人臣的最高一级);位遇(官位和待遇)

(8) 座位 [a place to sit;seat]。如:就位(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舱位(船、飞机等舱内的铺位或座位)

(9) 先后顺序的位次 [precedence]。如:这个城市从第十一位升到第七位

(10) 算术上的数位 [digit],即一个数字在一串数字中与其他数字相关的位置。如: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个位

(11) 特指君王或诸侯之位 [throne]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12) 集合体中具有明确的独立存在状态的最小组成部分并正常形成该集合体内组织的基本单元 [unit]。如:本位

(13) 适于或带有铭刻的祭祀时用的平板 [memorial tablet]。如:牌位;神位;位主(神主);位版(神位之版)

(14) 对人的敬称 [person]。如:位下(对守门人的尊称);好几位;第一位

(15) 姓

词性变化

位的拼音: wèi  

〈词性:动〉

(1) 占据其应有的位置 [occupy (a place)]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易·系辞上》

(2) 立,站 [stand]

面三槐,三公位焉。——《周礼》

(3) 引申为居,处 [be in]

位其所位焉,正也。——《公孙龙子》

常用词组

位卑言高、位分、位极人臣、位居、位能、位望、位移、位于、位置、位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