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
【拼音】: běn tí 【注音】: ㄅㄣˇㄊ一ˊ 【词性】: 名词。 【结构】: 本(独体结构)题(半包围结构) 【简体】: 本题 【繁体】: 本題本题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本题běntí。(1)谈话或文章的主题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题[běntí]⒈谈话或文章的主题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英pointatissue;thesubjectunderdiscussion;
基础解释谈话或文章的主题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引证解释⒈本来的话题。引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在这里有插入几句声明的必要……必要已毕,于是放心回到本题。”沙汀《兽道》:“她们争扯了半天才又说到本题。”⒉主题或主要论点。例如:这段文字跟本题关系不大,应该删去。
网络解释本题běntí
综合释义本来的话题。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在这里有插入几句声明的必要……必要已毕,于是放心回到本题。”沙汀《兽道》:“她们争扯了半天才又说到本题。”主题或主要论点。如:这段文字跟本题关系不大,应该删去。本题[běntí]谈话的要点或文章的主旨。《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好了,你们的话也说够了,一句不到本题。」
汉语大词典(1).本来的话题。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在这里有插入几句声明的必要……必要已毕,于是放心回到本题。”沙汀《兽道》:“她们争扯了半天才又说到本题。”(2).主题或主要论点,如:这段文字跟本题关系不大,应该删去。
国语辞典谈话的要点或文章的主旨。本题[běntí]⒈谈话的要点或文章的主旨。引《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好了,你们的话也说够了,一句不到本题。」
辞典修订版谈话的要点或文章的主旨。《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好了,你们的话也说够了,一句不到本题。」
英语subject under discussiondigressmajor theme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其他释义谈话和文章的主题或主要论点:这一段文字跟~无关,应该删去。
本题造句
1.曾为此与沈津先生通问,牵及顾老捐赠的南宋绍定二年“复泉”井栏事,云有拓本题记一巨册。
2.二人受不过刑,只得画供,立案具本题覆道会勘得魏良卿市井佣奴,逆党犹子。
3.守株待兔:考试要想分数提升上去,不能靠守株待兔一样只练习几条题目,要彻底熟练所有的课本题目才能真正的拿到高分数。
4.你所说的也许是对的,但是与本题无关。
5.本题描述了知识范围。它可以被人们或软件使用,旨在共享诸如汽车、房屋、机器、书籍、生产和金融事务等等对象的信息。
6.注意在本题中,所有的重量值均为整数。
7.引言部分将介绍选择本题目的意义。
8.你说的话也许是真的,但与本题根本不相干。
9.本题主要考核“第七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托收承付”知识点。
10.本题中,甲公司的保证人的担保形式为一般保证。
关于本题的诗词
《北宫丸上作(本诗摘自报纸,失其题目。本题》 《赠徐三十(一本题缺,一本作酬刘书记见赠二》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次本韵》 《戏题画山水图歌(一本题下有王宰二字。宰,蜀人)》 《题杜秀才水亭(一本题上有荆溪早景四字)》 《苦雨(一本题下有思归桃花崦五字)》 《送李道士(一本题下有归桃花崦四字)》 《听子规(一本题上有摄山二字)》 《送归中丞使新罗(一本题下有册立吊祭四字)》 《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题作登南台僧寺)》
本题的单词
subject under discussion digress major theme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本的拼音:běn(ㄅㄣˇ)
⒈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⒉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⒊ 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
⒋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
⒌ 原来:本来。本领。
⒍ 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本字UNICODE编码U+672C,10进制: 26412,UTF-32: 0000672C,UTF-8: E6 9C AC。
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本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㮺夲楍
root、this、current、capital、principal
原、末、标
指事
root, origin, source; basis
详细解释◎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root of a plant]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3)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4) 本宗族 [patriarchal clan]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5) 又如:本宗(犹祖籍;本宗族);本种(自己的种族)
(6)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foundation;basis;origin]
君子务本。——《论语·学而》
今背本而趋末。——汉· 贾谊《论积贮疏》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马中锡《中山狼传》
(7) 又如:治本(从根本上加以处理);根本(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
(8) 母金,本钱 [capital;principal]
子本相侔。(子:利息,侔:相等)——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 又如:亏本(损失本钱);本钿(方言。本钱);本银(本钱,资本)
(10) 根源,本源 [source;origin]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礼记·大学》
盖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为是者有本有原。——唐· 韩愈《原毁》
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本根(根由,根源);本缘(佛教语。由来,缘起);本由(根由)
(12) 古代指农业生产 [agriculture]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汉· 贾谊《论积贮疏》
(13) 又如:本富(指经营农业致富);本穑(犹稼穑);本农(农业。古以农为本);本业(指农业)
(14) 底本 [a copy for the record or for reproduction;master copy]
今存其本不忍废。——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5) 又如:本文;稿本;脚本;话本;剧本;歌本
(16) 奏章 [memorial to an emperor]。如:本章(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奏折);本奏(即奏本)
(17) 书册,本子 [book]。如:本子(书本)
若止印三二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18) 又如:普及本;宋本;刻本;节本;合装本。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base on;in according to]
亦先有所本。——蔡元培《图画》
◎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形〉
(1) 原来的;本来的 [native;original]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2) 又如:本处(原籍);本贯(原籍);本事(原本的事情)
(3) 基础的,基本的 [basic;fundamental]。如:本纪(根本纲纪);本根(根本)
◎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动〉
(1) 执掌,统辖 [preside over;hold]。如:本司(分管事务的官署);本次(指本人管辖的地方);本兵(执掌兵权;本部军队)
(2) 推究,推原 [examine;study]
抑本其成败之迹。——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本原(推究,推本溯源);本察(推究,探究)
◎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代〉
(1)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one's own;itself]
本姓曹。——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本里(自己的乡里);本宅(自己的住宅,自己的墓穴);本乡,本市,本埠,本省,本队
(3) 现今的 [current;this;present]。如:本日(当天);本月(现时所在的月份;当月)
(4) 这,那 [this]
用芽者自从本说。——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本山(此山);本法(这项法律);本处(此地,此处)
◎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量〉
(1) 用于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回忆录
(2) 用于植物。株;棵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红楼梦》
(3) 又如:二十本葱
◎ 本的拼音: běn
〈词性:副〉
原先,本来 [originally;at first]
臣本布衣。——诸葛亮《出师表》
本在冀州之南。——《列子·汤问》
自言本是京城女。——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本班、本本、本本分分、本本主义、本部、本埠、本草、本草纲目、本朝、本底、本地、本地人、本分、本该、本干、本固枝荣、本国、本行、本籍、本纪、本家、本届、本金、本科、本科生、本来、本来面目、本垒、本利、本领、本名、本命年、本末、本末倒置、本能、本年度、本钱、本人、本色、本身、本世纪、本事、本题、本体、本土、本位、本位主义、本文、本务、本息、本乡、本乡本土、本心、本性、本性难移、本业、本义、本意、本影、本源、本愿、本章、本着、本真、本职、本质、本主儿、本字、本子
题(題)的拼音:tí(ㄊ一ˊ)
⒈ 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题目。主题。话题。题材。题旨。
⒉ 练习或考试时要求解答的问题:试题。问答题。
⒊ 写上,签署:题名。题字。题壁。题诗。题辞。题跋。
⒋ 姓。
题字UNICODE编码U+9898,10进制: 39064,UTF-32: 00009898,UTF-8: E9 A2 98。
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题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題
inscribe、problem、subject、title、topic
形声:从页、是声
forehead; title, headline; theme
详细解释◎ 题的拼音:
題 tí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是声。页,头。本义:额头)
(2) 同本义 [front]
题,额也。——《说文》
雕题交趾。——《礼记·王制》
赤眉圆题。——《汉书·司马相如传》
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庄子·马蹄》。释文引司马崔云:“月题,马额上当颅如月形者也。”
文题白身,名曰孟极。——《山海经·北山经》
雕题黑齿。——《楚辞·招魂》
连缓耳,琐雕题。——《后汉书·杜笃传》
(3) 《雕题交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4) 又如:题注(以头额撞击);黑牛白题(黑牛白额)
(5) 物品的前端或顶端 [end] 堂高数仞,榱题数尺。——《孟子》
(6) 又如:榱题(屋檐的椽头。榱,椽子)
(7) 题目;标题 [subject;title;examination question]
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脱脱等《宋史》
(8) 又如:试题(考试时让应考者作答的问题);题头(标题,篇目);题意(题目的旨意);题号(标题名称);题位(题目的要求,作文的规则)
(9) 书签;标签 [label]
委之在深箧,蠹鱼坏其题。——唐· 李白《感兴八首》
(10) 标志 [mark]
欲垦荒田,先立表题。——《晋书》
(11) 奏章。明、清两代公文用语之一。又指上奏 [memorial to the throne]。
(12) 如:题参(参奏;奏本弹劾);题本(上奏章);题估(清代公文用语);题奏(题本用奏本);题留(清代公文用语);题补(清代公文用语);题销(上奏报销);题请(上奏呈请)
◎ 题的拼音:
題 tí
〈词性:动〉
(1) 书写;题署 [inscribe]
题名其上。——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题赞(在书画上题写几句有关的话或留作纪念的话);题款(署名或题字在书画上);题诗(作诗。题在书画,器物或墙壁之上);题叶(在叶上题诗);题署(签署,书写文书封筒;题壁(在壁上题诗写字))
(3) 谈及 [mention]
且把闲话休题。——《水浒传》
(4) 又如:休题旧事;题说(说起)
(5) 品评;评论 [review]
一经品题,便作佳士。——李白《与韩荆州书》
(6) 又如:题拂(评论,标榜);题品(品评。也作题评);题评(品评。同题品)
(7) 鸣;叫 [cry]
遍青山,题经子杜鹃。——明· 汤显祖《牡丹亭》
题跋、题壁、题材、题词、题解、题名、题目、题签、题外、题旨、题注、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