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板籍的拼音_bǎn ji是什么意思

板籍

【拼音】: bǎn jí 【结构】: 板(左右结构)籍(上下结构)

板籍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板籍bǎnjí。(1)登记户口、土地的簿册。板籍[bǎnjí]⒈登记户口、土地的簿册。英register“版籍”;

引证解释⒈即户籍。引《南齐书·虞玩之传》:“今户口多少,不减元嘉、而板籍顿闕,弊亦有以。”宋叶适《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更造板籍、隐寄、飞寄、影占、伪跋悉釐改。”⒉印版与书籍。引史德辉《书林清话·明时刻书工价之廉》:“尝闻王遵巖、唐荆川两先生相谓曰:数十年读书人,能中一榜,必有一部刻稿;屠沽小儿,身衣饱煖,殁时必有一篇墓誌。此等板籍,幸不久即灭;假使尽存,则虽以大地为架子,亦贮不下矣。”

网络解释板籍板籍,古词语,指的是登记户口、土地的簿册。

汉语大词典(1).即户籍。《南齐书·虞玩之传》:“今户口多少,不减元嘉、而板籍顿阙,弊亦有以。”宋叶适《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更造板籍、隐寄、飞寄、影占、伪跋悉釐改。”(2).印版与书籍。史德辉《书林清话·明时刻书工价之廉》:“尝闻王遵岩、唐荆川两先生相谓曰:数十年读书人,能中一榜,必有一部刻稿;屠沽小儿,身衣饱煖,殁时必有一篇墓志。此等板籍,幸不久即灭;假使尽存,则虽以大地为架子,亦贮不下矣。”

其他释义1.即户籍。2.印版与书籍。

板的意思

  拼音  bǎn   注音  ㄅㄢˇ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SRCY  仓颉  DHE  郑码  FPXS  四角  42947  结构  左右电码  2647  区位  1669  统一码  677F  笔顺  一丨ノ丶ノ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板(闆)的拼音:bǎn(ㄅㄢˇ)  

⒈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⒉ 诏书:诏板。

⒊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⒋ 不灵活,少变化:死板。呆板。

⒌ 硬得像板子似的:板结。

⒍ 见“老”字“老板”。

统一码

板字UNICODE编码U+677F,10进制: 26495,UTF-32: 0000677F,UTF-8: E6 9D BF。

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版闆

汉英互译

board、plank、shutter、ban、bat

造字法

形声:从木、反声

English

plank, board; iron or tin pl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板的拼音: bǎn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2) 同“版”。木板 [board;plank;plate]

板,木片也。——《玉篇》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诗·秦风 ·小戎》

五板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

一丈为板。——《诗·鸿雁》传

今一日而三斩板。——《礼记·檀弓》。

(3) 又如:板舆(由人扛抬的板车。古代老人的一种代步工具);板梯(木板制的梯子);板箱(大车的木板车厢)

(4) 泛指板状的扁平之物 [sth.resembling board;plate;plank]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6) 又如:石板;钢板;纸板

(7) 笏,手板。古代官吏上朝时所执的记事板 [tablet]

不得奉板中涓,预衣裳之会。——王僧孺《与何炯书》

(8) 又如:板笏;板书(在笏板上书写奏章)

(9) 板筑用的夹板 [slab]

[筑城]平板桢。——《左传·宣公十一年》

(10) 又如:板筑(筑墙,用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板堞(板筑的女墙)

(11) 印板,印书用的板片。现用“版” [printing plate]

(12) 又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13) 拍板,中国民族乐器中用来打拍子的板片。也指音乐中的节拍。如:快板,慢板

(14) 门窗的遮板,如店铺的门板。常作“板儿” [shutter]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5) 又如:铺子都上板儿了

(16) 中国民族音乐或戏曲中的强的拍子 [an accented beat]。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

(17) 姓

词性变化

板的拼音: bǎn  

〈词性:形〉

(1) [神态、书法、文章等] 呆板,不灵活或少变化 [wooden]

板者,腕弱笔痴。——郭若虚《图画见闻录》

(2) 又如:死板;板腐(呆板而迂腐);板人(反应迟钝的人);这张照片照得太板

板的拼音: bǎn  

〈词性:动〉

(1) 表情上保持严肃 [keep a straight face]。如:板着脸

(2) 结成硬块 [harden]

凡种绿豆,一日之内,遇大雨板土,则不复合。——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板田(土壤板结的田);板荒(板结的荒地)

板的拼音: bǎn  

(1) 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

(2) 旧尊称戏剧演员

常用词组

板板六十四、板本、板报、板壁、板擦儿、板材、板车、板床、板荡、板凳、板斧、板鼓、板胡、板籍、板结、板块、板蓝根、板栗、板平、板平、板儿爷、板上钉钉、板书、板刷、板屋、板鸭、板牙、板眼、板眼、板油、板羽球、板直、板正、板滞、板桩、板子

  拼音    注音  ㄐ一ˊ   
部首  竹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20画  
五笔86  TDIJ  五笔98  TFSJ  仓颉  HQDA  郑码  MCEK  四角  88961  结构  上下电码  4694  区位  2814  统一码  7C4D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一一一丨ノ丶一丨丨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籍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书,书册:古籍。书籍。经籍。典籍。

⒉ 登记隶属关系的簿册;隶属关系:籍贯。户籍。国籍。学籍。

⒊ 登记:籍没(  )。籍吏民。

⒋ 征收:籍田。

⒌ 〔籍籍〕①形容纷扰很大;②形容名声很大;③形容纵横交错的样子。

⒍ 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

统一码

籍字UNICODE编码U+7C4D,10进制: 31821,UTF-32: 00007C4D,UTF-8: E7 B1 8D。

籍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籍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ook、membership、native place、record、roll

造字法

形声:上形下声

English

record, register, list; censu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籍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耤(   )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2) 同本义 [book;register]

籍,簿书也。——《说文》

乃以九畿之籍。——《周礼·大司马》

掌邦国宾客之体籍。——《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

非礼也勿籍。——《左传·成公二年》

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

宫观之籍。——明· 顾炎武《复庵记》

(3) 又如:籍口(户口);籍戎(编入军籍);籍地(官宦门第);削籍(官吏被革职,在官籍中除名);除籍(于簿籍中除名)

(4) 泛指书,成册的著作 [book]

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孟子·万章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梦溪笔谈·活板》

由是文籍生焉。——萧统《文选序》

(5) 又如:籍图(文籍图书);书籍;古籍;经籍;典籍

(6) 代表个人的身份;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 [membership]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街问紫芝。——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7) 又如:军籍;党籍;外籍;客籍;团籍;队籍

(8) 籍贯 [native place]

顷小儿回籍应举。——张居正《答应天巡抚宋阳山书》

(9) 又如:回籍;原籍

(10) 征籍。中国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 [taxes]

实亩实籍。——《诗·大雅·韩奕》

(11) 又如:籍税(征收租税);籍赋(赋税);籍敛(征收田税);籍求(敛取);籍取(敛取;征收);籍兵(征集兵士)

(12) 门籍,一种写有当事人姓名的小牌子 [card]

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汉书·魏相传》

(13) 又

汉代有事需要出入宫门者,皆有门籍悬于宫门,以备案验

词性变化

籍的拼音:   

〈词性:动〉

(1) 登记 [register]

籍吏民。(籍,登记。登记官吏、人民,就是造花名册、户籍册等。)——《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籍名(登记籍贯名字);籍没(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籍夫(登记征用民夫);籍田(藉田。古代天子亲耕之田。以所获祭祀宗庙,并寓劝农之意)

(3) 没收入官 [confiscate]。如:籍配(籍没和充军);籍略(籍没和强取);籍死(犯罪被籍没致死);籍产(没收罪犯所有的财产)

(4) 假借。通“借” [use as a pretext; make use of]。如:籍甚(有所凭藉而更强大);籍在(依赖,慰藉)

籍的拼音:   

〈词性:形〉

杂乱 [in disorder]。如:狼籍

常用词组

籍贯、籍籍、籍没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