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板袭的拼音_bǎn xi是什么意思

板袭

【拼音】: bǎn xí 【结构】: 板(左右结构)袭(上下结构) 【繁体】: 板襲

板袭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刻板地抄袭。板袭[bǎnxí]⒈刻板地抄袭。

引证解释⒈刻板地抄袭。引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蒿庵《八六子》云:‘罨重城,凄凄风雨,都来伴我孤征……’此词与碧山一篇格调近似,而用意各别,与板袭者不同。”

网络解释板袭板袭,汉语词汇,拼音是bǎnxí,意思是刻板地抄袭,出处《白雨斋词话》。

网友释义板袭,汉语词汇,拼音是bǎnxí,意思是刻板地抄袭,出处《白雨斋词话》。

汉语大词典刻板地抄袭。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蒿庵《八六子》云:‘罨重城,凄凄风雨,都来伴我孤征……’此词与碧山一篇格调近似,而用意各别,与板袭者不同。”

其他释义1.刻板地抄袭。

板的意思

  拼音  bǎn   注音  ㄅㄢˇ   繁体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  SRCY  仓颉  DHE  郑码  FPXS  四角  42947  结构  左右电码  2647  区位  1669  统一码  677F  笔顺  一丨ノ丶ノ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板(闆)的拼音:bǎn(ㄅㄢˇ)  

⒈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⒉ 诏书:诏板。

⒊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⒋ 不灵活,少变化:死板。呆板。

⒌ 硬得像板子似的:板结。

⒍ 见“老”字“老板”。

统一码

板字UNICODE编码U+677F,10进制: 26495,UTF-32: 0000677F,UTF-8: E6 9D BF。

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版闆

汉英互译

board、plank、shutter、ban、bat

造字法

形声:从木、反声

English

plank, board; iron or tin pl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板的拼音: bǎn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反声。《说文》作“版”。本义:片状的木头。后凡施于宫室器用的片状物皆可称板)

(2) 同“版”。木板 [board;plank;plate]

板,木片也。——《玉篇》

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诗·秦风 ·小戎》

五板而堵。——《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八尺曰板。”

一丈为板。——《诗·鸿雁》传

今一日而三斩板。——《礼记·檀弓》。

(3) 又如:板舆(由人扛抬的板车。古代老人的一种代步工具);板梯(木板制的梯子);板箱(大车的木板车厢)

(4) 泛指板状的扁平之物 [sth.resembling board;plate;plank]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5) 又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6) 又如:石板;钢板;纸板

(7) 笏,手板。古代官吏上朝时所执的记事板 [tablet]

不得奉板中涓,预衣裳之会。——王僧孺《与何炯书》

(8) 又如:板笏;板书(在笏板上书写奏章)

(9) 板筑用的夹板 [slab]

[筑城]平板桢。——《左传·宣公十一年》

(10) 又如:板筑(筑墙,用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板堞(板筑的女墙)

(11) 印板,印书用的板片。现用“版” [printing plate]

(12) 又

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13) 拍板,中国民族乐器中用来打拍子的板片。也指音乐中的节拍。如:快板,慢板

(14) 门窗的遮板,如店铺的门板。常作“板儿” [shutter]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5) 又如:铺子都上板儿了

(16) 中国民族音乐或戏曲中的强的拍子 [an accented beat]。如:一板一眼;一板三眼

(17) 姓

词性变化

板的拼音: bǎn  

〈词性:形〉

(1) [神态、书法、文章等] 呆板,不灵活或少变化 [wooden]

板者,腕弱笔痴。——郭若虚《图画见闻录》

(2) 又如:死板;板腐(呆板而迂腐);板人(反应迟钝的人);这张照片照得太板

板的拼音: bǎn  

〈词性:动〉

(1) 表情上保持严肃 [keep a straight face]。如:板着脸

(2) 结成硬块 [harden]

凡种绿豆,一日之内,遇大雨板土,则不复合。——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板田(土壤板结的田);板荒(板结的荒地)

板的拼音: bǎn  

(1) 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

(2) 旧尊称戏剧演员

常用词组

板板六十四、板本、板报、板壁、板擦儿、板材、板车、板床、板荡、板凳、板斧、板鼓、板胡、板籍、板结、板块、板蓝根、板栗、板平、板平、板儿爷、板上钉钉、板书、板刷、板屋、板鸭、板牙、板眼、板眼、板油、板羽球、板直、板正、板滞、板桩、板子

  拼音    注音  ㄒ一ˊ   繁体    
部首  衣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DXYE  仓颉  IPYHV  郑码  GMSR  四角  43732  结构  上下电码  6002  区位  4714  统一码  88AD  笔顺  一ノフノ丶丶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袭(襲)的拼音:xí(ㄒ一ˊ)  

⒈ 趁敌人不备时攻击:袭击。袭扰。夜袭。偷袭。侵袭。

⒉ 触及:寒气袭人。“芳菲菲兮袭予”。

⒊ 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因袭。沿袭。世袭。

⒋ 量词,指成套的衣服:衣一袭。

⒌ 衣上加衣,引申为重迭:“袭朝服”。“山三袭,陟”。

⒍ 合,和:“齐秦袭”。

统一码

袭字UNICODE编码U+88AD,10进制: 34989,UTF-32: 000088AD,UTF-8: E8 A2 AD。

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袭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襲㦻

汉英互译

follow the pattern of、raid

造字法

形声:下形上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袭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衣,从两“龙”(   )省声。本义:死者穿的衣服,衣襟在左边)

(2) 同本义 [graveclothes]

袭,左衽袍也。——《说文》。按,凡敛死者,左衽,不纽。

陈袭事于房中,西领南上,不綪。——《仪礼·士丧礼》。郑玄注:“袭事,谓衣服也。”

(3) 又如:袭衣(尸衣;也指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袭玩(衣着器用)

(4) 姓

词性变化

袭的拼音:

  

〈词性:量〉

(1) 衣一套为一袭 [a suit]

赐衣被一袭。——《汉书·昭帝纪》。注:“一称也。犹今一副。

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袈衣一袭,止用一两。——《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2) 又如:袭衣(成套衣服);袭衣兼食(成套衣服,多盘菜肴。谓生活优裕)

(3) 层,重 [layer]

棺椁数袭。——《吕氏春秋》

袭的拼音:

  

〈词性:动〉

(1) 因袭,照旧搬用 [carry on as before]

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韩非子·孤愤》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兴,仍袭 秦制。——《后汉书·宦官传论》

袭译欧西人之言。——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沿袭(依照旧传统办理);袭因(依照旧例);袭迹(依照前人的遗迹)

(3) 继承 [succeed]

世官九等,皆有袭职,有替职。——《明史·职官志一》

贲瑞早已辞世, 贲玺依例袭了侯爵。——《一层楼》

(4) 又如:世袭(指帝位、爵位等世代相传);袭职(继承官职);袭位

(5) 重复 [repeat]

赵孟曰:“吾卜于此起兵,事不再令,卜不袭吉。行也。”——《左传·哀公十年》。 杜预注:“袭,重也。”

(6) 又如:袭吉(卜若不吉则止,不可因而重卜;重卜而得吉,叫做“袭吉”)

(7) 调合;合 [merge]

天地比,齐秦袭。——《荀子》

(8) 又如:袭从(言两者相合);袭然(合一的样子)

(9) 袭击,乘其不备,偷偷地进攻 [raid]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掩人不备,行不假途,人衔枚,马勒缰,昼伏夜行,为袭也。——《白虎通·诛伐》

城上早插蜀兵旗号:原来已被 魏延袭了。——《三国演义》

慧室袭月。——《战国策·魏策》

荆人欲袭 宋。——《吕氏春秋·察今》

恐汉袭之。——《汉书·李广苏建》

谋袭蔡州。——《资治通鉴·唐纪》

率众袭之。——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10) 又如:偷袭;奔袭;侵袭;奇袭;夜袭;空袭

(11) 衣上加衣 [put]

寒不敢袭,痒不敢搔。——《礼记》

(12) 穿衣 [wear]

衣尸曰袭。袭,匝也,以衣周匝覆之也。——《释名·释丧制》

(13) 又如:袭尸(为死者穿衣);袭朝服

(14) 盖 [cover]

张甲乙而袭翠被。——张衡《西京赋》

(15) 又如:袭裘(古代盛礼时,掩上裼衣而不使羔裘见于外)

(16) 触及;熏染;侵袭 [attack]

芳气袭人是酒香。——《红楼梦》

(17) 又如:袭人(侵袭到人。薰人)

常用词组

袭夺、袭击、袭取、袭用、袭占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