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扉
【拼音】: chái fēi 【注音】: ㄔㄞˊㄈㄟ 【结构】: 柴(上下结构)扉(半包围结构) 【简体】: 柴扉 【繁体】: 柴扉柴扉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柴扉[cháifēi]⒈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
基础解释(书)(名)用树枝编做的门,也叫柴门。
引证解释⒈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引南朝梁范云《赠张徐州稷》诗:“还闻稚子説,有客款柴扉。”唐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之二:“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西游记》第六七回:“长老欣然促马,至庄门外下马,只见那柴扉紧闭。”清吴伟业《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乱后归来桑柘稀,牵船补屋就柴扉。”洪深《申屠氏》第三本:“方蛟叫门,柴扉半启,走出一个庄客。”
网络解释柴扉柴扉,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南朝梁范云《赠张徐州稷》诗:“还闻稚子説,有客款柴扉。”唐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之二:“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西游记》第六七回:“长老欣然促马,至庄门外下马,只见那柴扉紧闭。”清吴伟业《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乱后归来桑柘稀,牵船补屋就柴扉。”洪深《申屠氏》第三本:“方蛟叫门,柴扉半启,走出一个庄客。”
汉语大词典柴门。亦指贫寒的家园。南朝梁范云《赠张徐州稷》诗:“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唐李商隐《访隐者不遇成二绝》之二:“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西游记》第六七回:“长老欣然促马,至庄门外下马,只见那柴扉紧闭。”清吴伟业《和王太常西田杂兴韵》:“乱后归来桑柘稀,牵船补屋就柴扉。”洪深《申屠氏》第三本:“方蛟叫门,柴扉半启,走出一个庄客。”
国语辞典以树枝木干做成的门。形容简陋的居所。《文选.范云.赠张徐州谡诗》:「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唐.王维〈送别〉诗:「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也作「柴门」。柴扉[cháifēi]⒈以树枝木干做成的门。形容简陋的居所。唐·王维〈送别〉诗:「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也作「柴门」。引《文选·范云·赠张徐州谡诗》:「还闻稚子说,有客款柴扉。」
其他释义柴门,用树枝编扎成的门,比喻贫寒人家:日暮掩柴扉。
柴扉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柴门
柴扉造句
1.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2.暗淡星光下,只见这座小院竹篱柴扉,虽然简陋,却也结实,院中有草屋三所,依次而建,在这荒僻的旷野中,颇觉温暖。
3.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4.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5.鹿柴扉瞧了她一眼,知道段琅圜也无主见。
6.我将这嫩蔓菁带叶煎,细芋糕油内炸,白酒磁杯咽,野花头上插,兴来时笔呷呷,村醪饮罢,绕柴扉水一洼,近山村看落花,是蓬莱天地家。
7.柴扉静掩绿窗眠,柳影闲庭卷画帘;岭南居士春睡美,藕花仙子醉红颜;人生苦短且沽酒,世事伤怀化飞烟;疏影月痕蝴蝶梦,情思缱绻忆华年………
8.“布谷布谷!”只有两个单调音符的歌声,催开村庄道道柴扉。
9.进到村子,青砖石瓦、狗头门楼、清水墙院的豫南民居,土坯茅草柴扉的农家小院,古树、老街、石磨、流水、小桥,这一切仿佛让你回到了梦中的“老家”。
10.第一首背的是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当背第二首张志和的《渔歌子》时,第一句“西塞山前白鹭飞”,第二句竟然又回到刚才背过的“小扣柴扉久不开”。
关于柴扉的诗词
《初冬即事·搘颐默默靠柴扉》 《纪事·柴扉深闭百虫秋》 《呈罗叔异·浪把柴扉为客开》 《唐多令·落叶如柴扉》 《冬日三诗·悠然僧舍一柴扉》 《题友人山居·烟萝寂寂荫柴扉》 《田家乐·松下柴扉茅屋》 《默坐·默坐闭柴扉》 《田园乐·閒居终日掩柴扉》 《寄山中人·羡君高卧掩柴扉》
柴的拼音:chái(ㄔㄞˊ)
⒈ 烧火用的草木:柴草。柴火。柴门。火柴。木柴。
⒉ 烧柴祭天:“柴于上帝”。
⒊ 瘦,不松软:柴鸡。柴心儿。
⒋ 姓。
柴字UNICODE编码U+67F4,10进制: 26612,UTF-32: 000067F4,UTF-8: E6 9F B4。
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柴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祡
bavin、brushwood、firewood
形声:从木、此声
firewood, faggots, fuel
详细解释◎ 柴的拼音: chái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此声。本义:捆束的细木小柴)
(2) 同本义 [faggot]
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礼记·月令》注
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资治通鉴》
(3) 泛指木柴,小木散材,也指作燃料的木柴[firewood;wood]
柴,小木散材也。——《说文》
树枳棘与薪柴。——《楚辞·愍命》。注:“枯枝为柴。”
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汉书·沟洫志》
(4) 又如:柴荆(乡里用木板、荆条编制而成的门);柴禾(木柴;柴草);木柴;劈柴;柴水(打柴汲水);柴市(木柴交易处);柴山(生长矮小灌木杂草的山)
(5) 枯枝,老木 [fuzz stick;old wood]。如:柴立(有如枯木的站立。也用来形容人清瘦的样子)
(6) 姓
◎ 柴的拼音: chái
〈词性:动〉
(1) 烧柴祭天。后又写作“祡” [burn firewood and worship heaven]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书·舜典》
柴望秩于山川。——《书·舜典》
柴于上帝。——《礼记·大传》
柴而望祀山川。——《礼记·王制》
(2) 注:“柴,祭天告至也。”
◎ 柴的拼音: chái
〈词性:形〉
〈词性:方〉∶ 干瘦,皮包骨 [bony]。如:柴毁(身体衰瘦如枯柴);柴瘠(骨瘦如柴)
柴草、柴达木盆地、柴刀、柴火、柴鸡、柴门、柴米、柴米油盐、柴油、柴油机
◎ 柴的拼音: zhài
〈词性:动〉
(1) 编木维护四周 [fence]
[周武王]乃封 比干之墓,表 商容之闾,柴 箕子之门。——《淮南子》
(2) 又如:柴护(编木围其四面,使不受破坏)
(3) 覆盖 [cover]
掘新井而柴焉。——《管子》
(4) 阻塞;闭塞 [stop]
佞人相汲引而柴正路,俊哲处下位而不见知。——《抱朴子》
(5) 又如:柴门(杜门,闭门);柴路(堵塞道路);柴塞(堵塞)
◎ 柴的拼音: zhài
〈词性:名〉
(1) 通“寨”。防守的栅栏篱障 [defending fence]
羽( 关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三国志·吴志》
(2) 又如:柴栅(栅栏);柴楂(木栏,栅栏);柴篱(木栅栏,藩篱)
(3) 也指村墅 [villa]
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唐· 王维《辋川集序》
(4) 另见 chái
扉的拼音:fēi(ㄈㄟ)
⒈ 门扇:柴扉。荆扉。窗扉。
⒉ 作用与门扇相似的: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著者的一页)。心扉(思考问题的门路)。
扉字UNICODE编码U+6249,10进制: 25161,UTF-32: 00006249,UTF-8: E6 89 89。
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扉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䤵
door leaf
形声:从户、非声
door panel
详细解释◎ 扉的拼音: fēi
〈词性:名〉
(1) (形声。从户,非声。从“户”表示与门户有关。本义:门扇)
(2) 同本义 [door leaf]
扉,户扇也。——《说文》
阖谓之扉。——《尔雅》
阖东扉。——《仪礼·士丧礼》
子尾抽桷击扉。——《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且蜀兵应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依扉而望。——《三国演义》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唐· 韩愈《山石》
(3) 又如:柴扇;荆扉
(4) 引申为屋舍 [house]
寄卧郊扉久。——马戴《灞上秋居》
(5) 像门扇的东西 [anything door-leaf shaped]
窗扉多是缘琉璃,亦皆达照。——《西京杂记》
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