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帜
【拼音】: biāo zhì 【注音】: ㄅ一ㄠㄓˋ 【结构】: 标(左右结构)帜(左右结构) 【简体】: 标帜 【繁体】: 標幟标帜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用以识别的旗帜或记号。2.独树旗帜。3.榜样。标帜[biāozhì]⒈记号,标志。⒉独树旗帜。⒊榜样。
引证解释⒈记号,标志。引《唐律·厩库律·畜产觝蹹啮人》:“诸畜产及噬犬,有觝蹹啮人,而标帜羈绊不如法,若狂犬不杀者,笞四十。”《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下》:“大梁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个标帜,候今冬农隙之时,兴工板筑。”巴金《坚强战士》:“板门店上空的银色光柱也明亮地在西边现出。那是停战谈判会场区的标帜。”⒉独树旗帜。引明李贽《德业儒臣前论》:“彼谓軻之死不得其传者,真大谬也。惟此言出,而后宋人直以濂、洛、关、闽接孟氏之传,谓为知言云……好自尊大标帜,而不知其詬诬,亦太甚矣。”⒊榜样。引清方以智《东西均·名教》:“不过因导节制,以楔出楔,多方以误之,分途以迷之,使天下少作它恶焉斯已。自技艺之专家,以至道德之标帜,皆误人、迷人之方也。”
网络解释标帜标帜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记号,标志;独树旗帜;榜样等意思。
综合释义用以识别的旗帜或记号。《唐律·厩库律·畜产觝蹹啮人》:“诸畜产及噬犬,有觝蹹啮人,而标帜羈绊不如法,若狂犬不杀者,笞四十。”《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下》:“大梁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个标帜,候今冬农隙之时,兴工板筑。”巴金《坚强战士》:“板门店上空的银色光柱也明亮地在西边现出。那是停战谈判会场区的标帜。”独树旗帜。明李贽《德业儒臣前论》:“彼谓軻之死不得其传者,真大谬也。惟此言出,而后宋人直以濂、洛、关、闽接孟氏之传,谓为知言云……好自尊大标帜,而不知其詬诬,亦太甚矣。”榜样。清方以智《东西均·名教》:“不过因导节制,以楔出楔,多方以误之,分途以迷之,使天下少作它恶焉斯已。自技艺之专家,以至道德之标帜,皆误人、迷人之方也。”
汉语大词典(1).记号,标志。《唐律·厩库律·畜产抵踏啮人》:“诸畜产及噬犬,有抵踏啮人,而标帜羁绊不如法,若狂犬不杀者,笞四十。”《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下》:“大梁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个标帜,候今冬农隙之时,兴工板筑。”巴金《坚强战士》:“板门店上空的银色光柱也明亮地在西边现出。那是停战谈判会场区的标帜。”(2).独树旗帜。明李贽《德业儒臣前论》:“彼谓轲之死不得其传者,真大谬也。惟此言出,而后宋人直以濂、洛、关、闽接孟氏之传,谓为知言云……好自尊大标帜,而不知其诟诬,亦太甚矣。”(3).榜样。清方以智《东西均·名教》:“不过因导节制,以楔出楔,多方以误之,分途以迷之,使天下少作它恶焉斯已。自技艺之专家,以至道德之标帜,皆误人、迷人之方也。”
国语辞典用以识别的旗帜或记号。《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大梁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个标帜,候今冬农隙之时,兴工板筑。」也作「摽帜」。标帜[biāozhì]⒈用以识别的旗帜或记号。也作「摽帜」。引《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大梁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个标帜,候今冬农隙之时,兴工板筑。」近标记标志标识记号
辞典简编版用做识别的旗帜或记号。 【造句】这次运动会的标帜是五个同心圆。
其他释义1.记号,标志。2.独树旗帜。3.榜样。
标帜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标记 记号
标帜造句
1.然后在第三栏中打上搜检标识表记标帜。
2.如果你不喜欢我的标帜、策略、规则,很好,那当然我就要自我防卫了。
3.那是一小我被敬服的标识表记标帜。
4.隋唐二代,中国国力趋于盛极,中国佛教也随之进入了黄金盛季,其标帜是大乘诸宗的纷纷创立。
5.细听能力,办理题目,平正感,值得信赖都只是一位好上司的标识表记标帜的一部分。
6.这几天上海街头张灯结采,挂满特奥标帜——“爱的眼神”和“你行我也行”的口号,可谓喜气盈溢。
7.不过,鲍威尔的信心从来没有标帜,这周是充满。
8.我做一年级生所住的房间对面的墙上,总是长满了金鱼草,我过去曾以为它是一种标帜,表明我将永远住在我的大学里,直到死亡。
9.每一次您的是标帜,在以这种方式,您下次临时禁令的时间将会增加。
10.疟疾是一种以强烈寒热为标识表记标帜的复发性疾病。
标(標)的拼音:biāo(ㄅ一ㄠ)
⒈ 树木的末端,引申为表面的,非根本的:标本。治标不治本。
⒉ 记号:商标。路标。标记。标志。标尺。标语。
⒊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标明。标题。标价。标榜(原为揭示、表明;后引申为宣扬、吹嘘)。
⒋ 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亦指优胜:锦标。夺标。
⒌ 对一项工程或一批货物,依照一定的标准,提出价目,然后由竞争厂商选择,决定成交与否:投标。招标。
⒍ 准的(dì ),榜样:目标。标领(杰出人物)。
⒎ 风度,格调:标格。
⒏ 中国清末陆军编制的名称,约相当于后来的一个团;亦用作计量军队的单位:一标人马。标下(a.总督、巡抚、提督等称归自己管辖的军队;b.下级武官对长官的自称)。
标字UNICODE编码U+6807,10进制: 26631,UTF-32: 00006807,UTF-8: E6 A0 87。
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標墂㯹
mark、sign
本
原为形声:从木、票声
详细解释◎ 标的拼音:
標 bi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票声。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tip of a tree]
标,木杪末也。——《说文》
大本而小标。——《管子·霸言》
(3) 又如:标枝(树梢的枝条);标末(树梢)
(4) 末梢;事物的枝节或表面。与“本”相对 [tip;symptom]
本标相应。——刘安《淮南子》
此所谓气之标。——《素问六·微旨大论》
(5) 又如:标季(末季,末期);治标;标本(本末。中医称后起为标,本原为本);标病(表面上的病症)
(6) 顶端 [top]
标出(塔顶露出)海云长。——唐· 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7) 又如:标颠(顶端,最高点)
(8) 柱竿之类 [pole]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崔彦昭传》
(9) 又如:标抹(屋梁上的短柱)
赤城霞起而建标。——《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标之以翠翳。泛之以游菰。——《文选·郭璞·江赋》
凡坑陷井穴皆有标。——《新唐书·百官志》
(10) 又如:路标(交通标志);商标;浮标;标船(挂着标记的船,一般不会被劫掠)
(11) 给优胜者的奖品 [award;prize]。如:标首(首先拿出的赏钱);锦标;夺标
(12) 承包者向发包一方所标出的自己愿出的价钱 [bid;tender]。如:投标;招标;开标
(13) 旗帜 [flag]
梁祖( 朱全忠)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缓急之际,用以挥军, 祖自目为火龙标。—— 宋· 陶谷《清异录》
(14) 标准 [standard]
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
(15) 又如:标的(准则,法则;标志,记号;靶子) 目标 [target]
大会射,设标的。——韩愈《国子助教薛君墓志铭》
(16) 又如:标鹄(标的) ;代表 [example]。如:标程(模范,榜样);标轨(风范) ,风度 [style]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孔稚珪《北山移文》
(17) 又如:标格(风度,模范);标领(犹风仪);标态(风采神态) 清督抚等所辖绿营兵编制单位。相当于后来的团 [regiment in Qing Dynasty]。如:标下(督抚等管辖的绿营兵叫标。标下,即管辖下的官兵);标统(清代陆军制,统带一标的军官,称标统。相当于现在的团长)
(18) 古代武器名 [a dart-like weapon]。如:标子(古代武器的名称。用于投掷的标枪);标叉(用于投掷的叉)
◎ 标的拼音:
標 biāo
〈词性:动〉
(1) 标明,显出 [label;mark]
黄琬之早标聪察。—— 任昉《王文宪集序》
(2) 又如:标上号码;标树(标举,评价。同标置);标举(显示,标明)
(3) 题写 [write]
名标于奇纪(指《山海经》)。——《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4) 又如:标了牌票(填写了执行公务的凭照);标目(题写书文名称);标名(题名。列举姓名);标句(撰写词句);标注(犹批注)
(5) 显扬 [show]。如:标榜(表扬,品评;公告用的榜文);标心(表明意愿);标白(显扬)
(6) 标立;建立 [set up;establish]。如:标金(树立铜柱;即条金,为标准金条的简称);标帜(独树旗帜)
◎ 标的拼音:
標 biāo
〈词性:形〉
(1) 高 [high]。如:标领(高出众表);标柱(高柱);标望(声望很高)
(2) 标致,俊美 [pretty;comely]。如:标脸(标致的模样);标秀(标致,秀美);标俊(标致俊美)
(3) 突出 [excellent]。如:标拔(特出);标冠(首位)
标榜、标本、标兵、标称、标尺、标灯、标底、标的、标点、标点、标点符号、标定、标度、标杆、标高、标格、标号、标绘、标记、标价、标界、标金、标量、标卖、标明、标牌、标签、标枪、标识、标识、标示、标售、标题、标题新闻、标图、标线、标新领异、标语、标志、标致、标注、标柱、标砖、标桩、标准、标准大气压、标准时、标准像
帜(幟)的拼音:zhì(ㄓˋ)
⒈ 旗子:旗帜。独树一帜(单独打起一面旗号,喻自成一家,亦称“别树一帜”)。
帜字UNICODE编码U+5E1C,10进制: 24092,UTF-32: 00005E1C,UTF-8: E5 B8 9C。
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幟旘
banner、flag
形声:从巾、只声
flag, pennant; sign; fasten
详细解释◎ 帜的拼音:
幟 zhì
〈词性:名〉
(1) (形声。从巾,只(戠 zhí )声。本义:旗帜的通称)
(2) 同本义 [banner;flag]
帜,旌旗之属。——《说文新附》
长丈五尺、广半幅曰帜。——《墨子》
私记曰帜。——《通俗文》
拔赵帜,立 汉赤帜。——《史记·淮阴侯列传》
树帜曰。——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
急挥帜。
张帜乘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4) 又如:帜羽(羽饰之旌旗);帜志(旗帜)
(5) 标记 [mark]
缝其裾为帜。——《后汉书》
(6) 又如:帜志(典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