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特
【拼音】: biāo tè 【结构】: 标(左右结构)特(左右结构) 【繁体】: 標特 【拼音】: biāo tè标特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犹标置。标特[biāotè]⒈犹标置。
引证解释⒈犹标置。引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上》:“膺(李膺)风格秀整,高自标特,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乾寧中,荆南成令公汭曾为僧。盗据渚宫,寻即真命。末年骋辨,每事标特。”
网络解释标特标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āotè,是指标置。
网友释义标特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iāotè,是指标置。
汉语大词典犹标置。晋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上》:“膺(李膺)风格秀整,高自标特,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乾宁中,荆南成令公汭曾为僧。盗据渚宫,寻即真命。末年骋辨,每事标特。”
其他释义1.犹标置。
标特造句
1.当利用它进行水下目标强度测试时,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怎样区分声源直达声和目标反射回声,快速找出目标特性。
2.天线测量是分析天线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测量在目标特性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3.针对传统的基于像素级变化检测的打击效果评估系统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变化目标特征向量分析的打击效果评估系统。
4.该模型采用反映评价指标特征值之间的差异性的参数变异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减少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
5.其中,环境噪声场和环境磁场对水中目标特性研究和水雷引信设计具有直接影响。
6.我觉得人生它的目标特别逗,当你实现了一个目标,那个目标会又给你产生出好几个分目标来,这就是向上奋斗。我觉得它其实是开放性的,总体上是让人越丰富越好。
7.COS注册;二是客户门槛,也称技术门槛,即内控指标,不仅要达到国际药典通用的标准,而且要达到客户的内控质量指标,特别是对杂质的鉴别和分离,并提供实样。
8.他视智慧为手段,我却视智慧为终极目标。特德·蒋
9.你请求过六一儿童节的申请已收到,经鉴定,你年龄超龄了,身高超限了,体重超载了,不过智力水平尚未超标,特准许你再过一次儿童节,并顺祝节日快乐!(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标(標)的拼音:biāo(ㄅ一ㄠ)
⒈ 树木的末端,引申为表面的,非根本的:标本。治标不治本。
⒉ 记号:商标。路标。标记。标志。标尺。标语。
⒊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标明。标题。标价。标榜(原为揭示、表明;后引申为宣扬、吹嘘)。
⒋ 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亦指优胜:锦标。夺标。
⒌ 对一项工程或一批货物,依照一定的标准,提出价目,然后由竞争厂商选择,决定成交与否:投标。招标。
⒍ 准的(dì ),榜样:目标。标领(杰出人物)。
⒎ 风度,格调:标格。
⒏ 中国清末陆军编制的名称,约相当于后来的一个团;亦用作计量军队的单位:一标人马。标下(a.总督、巡抚、提督等称归自己管辖的军队;b.下级武官对长官的自称)。
标字UNICODE编码U+6807,10进制: 26631,UTF-32: 00006807,UTF-8: E6 A0 87。
标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标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標墂㯹
mark、sign
本
原为形声:从木、票声
详细解释◎ 标的拼音:
標 bi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票声。本义:树梢)
(2) 同本义 [tip of a tree]
标,木杪末也。——《说文》
大本而小标。——《管子·霸言》
(3) 又如:标枝(树梢的枝条);标末(树梢)
(4) 末梢;事物的枝节或表面。与“本”相对 [tip;symptom]
本标相应。——刘安《淮南子》
此所谓气之标。——《素问六·微旨大论》
(5) 又如:标季(末季,末期);治标;标本(本末。中医称后起为标,本原为本);标病(表面上的病症)
(6) 顶端 [top]
标出(塔顶露出)海云长。——唐· 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7) 又如:标颠(顶端,最高点)
(8) 柱竿之类 [pole]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旧唐书·崔彦昭传》
(9) 又如:标抹(屋梁上的短柱)
赤城霞起而建标。——《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标之以翠翳。泛之以游菰。——《文选·郭璞·江赋》
凡坑陷井穴皆有标。——《新唐书·百官志》
(10) 又如:路标(交通标志);商标;浮标;标船(挂着标记的船,一般不会被劫掠)
(11) 给优胜者的奖品 [award;prize]。如:标首(首先拿出的赏钱);锦标;夺标
(12) 承包者向发包一方所标出的自己愿出的价钱 [bid;tender]。如:投标;招标;开标
(13) 旗帜 [flag]
梁祖( 朱全忠)自初起,每令左右持大赤旗,缓急之际,用以挥军, 祖自目为火龙标。—— 宋· 陶谷《清异录》
(14) 标准 [standard]
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
(15) 又如:标的(准则,法则;标志,记号;靶子) 目标 [target]
大会射,设标的。——韩愈《国子助教薛君墓志铭》
(16) 又如:标鹄(标的) ;代表 [example]。如:标程(模范,榜样);标轨(风范) ,风度 [style]
夫以耿介拔俗之标,萧洒出尘之想。——孔稚珪《北山移文》
(17) 又如:标格(风度,模范);标领(犹风仪);标态(风采神态) 清督抚等所辖绿营兵编制单位。相当于后来的团 [regiment in Qing Dynasty]。如:标下(督抚等管辖的绿营兵叫标。标下,即管辖下的官兵);标统(清代陆军制,统带一标的军官,称标统。相当于现在的团长)
(18) 古代武器名 [a dart-like weapon]。如:标子(古代武器的名称。用于投掷的标枪);标叉(用于投掷的叉)
◎ 标的拼音:
標 biāo
〈词性:动〉
(1) 标明,显出 [label;mark]
黄琬之早标聪察。—— 任昉《王文宪集序》
(2) 又如:标上号码;标树(标举,评价。同标置);标举(显示,标明)
(3) 题写 [write]
名标于奇纪(指《山海经》)。——《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4) 又如:标了牌票(填写了执行公务的凭照);标目(题写书文名称);标名(题名。列举姓名);标句(撰写词句);标注(犹批注)
(5) 显扬 [show]。如:标榜(表扬,品评;公告用的榜文);标心(表明意愿);标白(显扬)
(6) 标立;建立 [set up;establish]。如:标金(树立铜柱;即条金,为标准金条的简称);标帜(独树旗帜)
◎ 标的拼音:
標 biāo
〈词性:形〉
(1) 高 [high]。如:标领(高出众表);标柱(高柱);标望(声望很高)
(2) 标致,俊美 [pretty;comely]。如:标脸(标致的模样);标秀(标致,秀美);标俊(标致俊美)
(3) 突出 [excellent]。如:标拔(特出);标冠(首位)
标榜、标本、标兵、标称、标尺、标灯、标底、标的、标点、标点、标点符号、标定、标度、标杆、标高、标格、标号、标绘、标记、标价、标界、标金、标量、标卖、标明、标牌、标签、标枪、标识、标识、标示、标售、标题、标题新闻、标图、标线、标新领异、标语、标志、标致、标注、标柱、标砖、标桩、标准、标准大气压、标准时、标准像
特的拼音:tè(ㄊㄜˋ)
⒈ 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特殊。特色。特产。特权。特性。特征。特需。特技。特务。特区。特价。特例。特效。
⒉ 单,单一:特为(wèi )。特设。特地。特惠。特辑。特使。特赦。特约。
⒊ 只,但:不特如此。“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⒋ 三岁的兽,一说四岁的兽:“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
⒌ 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
⒍ 配偶,匹配:“不因旧姻,求尔新特”。
特字UNICODE编码U+7279,10进制: 29305,UTF-32: 00007279,UTF-8: E7 89 B9。
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特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䗂犆
especially、special、spy、unusual、very
形声:从牛、寺声
special, unique, distinguished
详细解释◎ 特的拼音: tè
〈词性:名〉
(1) (形声。从牛,寺声。本义:雄性的牛马)
(2) 同本义 [bull]
特,朴特,牛父也。——《说文》
凡马,特居四之一。——《周礼·夏官·校人》
特,牡牛也。——《玉篇》
(3) 又如:特处士(赋予公牛以处士头衔);特牛(一头公牛)
(4) 泛指牛 [ox]
高辛氏人家生一犬,初如小特。——樊绰《蛮书》
(5) 三岁兽 [three-year old beast]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诗·魏风·伐檀》
(6) 敌特;特务 [spy]。如:反特;特工
◎ 特的拼音: tè
〈词性:形〉
(1) 独特,特异;突出;特别[special;particular;out of the ordinary]
士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韩愈《伯夷颂》
何其无特操与?——《庄子·齐物论》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臣超区区,特蒙神灵。——《后汉书·班超传》
(2) 又如:特达(特别通晓事理);特支(特别支出。源于宋时朝廷发给军士的特别赏赐);特等;特旨(特诏;帝王的特别诏令);特命(特别命令);特绝(卓绝);特表(非凡的仪表)
(3) [single-handed;by oneself] 。如:特操(独立的操守);特识(独立的见解);特笔(独特的笔法);特见(独特的见解);特士(有独特志向、操行的人物)
◎ 特的拼音: tè
〈词性:副〉
(1) 单独;单单;特地 [alone;by oneself;specially]
夫国岂特为车哉?——《吕氏春秋·君守》
岂特为宫室哉?——《吕氏春秋·分职》
我特以三国城从之。——《战国策·秦策四》
使韩信特将北击之。——《汉书·张良传》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庄子·逍遥游》
且姑墨、 温宿二王特为 龟兹所置。——《后汉书·班超传》
特怪老人。——清· 周容《芋老人传》
特赏侍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特为天之所厚。——[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特特(特地);特骨地(故意地);今特汇上;特为此事而来;特加(特别给与);特遣;特约;特故(特意);特甚(特别厉害);特生(孤独生长,独立生长);特为(独个儿干);特将(独自统率指挥军队)
(3) 只,仅,不过 [only]
特以诈佯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特示故人。——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特自皇古迄今。——[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特为变至微。
特别、特产、特长、特出、特此、特等、特地、特点、特定、特工、特护、特惠、特级、特急、特辑、特技、特价、特刊、特快、特例、特洛伊木马、特免、特派、特派员、特起、特区、特权、特任、特色、特赦、特使、特殊、特为、特效、特写、特性、特许、特邀、特异、特意、特有、特约、特征、特指、特质、特制、特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