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
【拼音】: bàng chui 【注音】: ㄅㄤˋㄔㄨㄟˊ 【结构】: 棒(左右结构)槌(左右结构) 【简体】: 棒槌 【繁体】: 棒槌棒槌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棒槌bàngchui。(1)洗衣或弄平衣服用的木杵或短棒。
基础解释1.捶打用的木棒。2.愚笨。3.外行人。
引证解释⒈捶打用的木棒。引《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便取棒槌在手,赶着打出来。”清李渔《巧团圆·词源》:“取出泥人、土马、棒槌、锣鼓、刀鎗、旗帜等物。”杨朔《赤道雪》:“有一种树不长叶儿,满树是棒槌模样的玩意儿,齐崭崭地朝上竖着。”⒉方言。指玉米穗。引《中国民间故事选·棒槌姑娘》:“再抬头朝岸上的石砬子上看去,光有棵棒槌,顶着一团火红的棒槌籽儿,一动不动的长在那里。”
网络解释棒槌(汉语词汇)棒槌,民间浆洗衣物用具,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形状因地域、民族的不同也不尽相同。多木制,圆形、长约二尺,一端稍粗,便于槌衣,一端较细,便于手握。除了作为工具以外,“棒槌”这个词虽然用于各种场合的解释略有差异,但基本意思就是“直筒子”、“过于简单”、“什么也不懂”,所有这些还是从棒槌的外形引出的联想。
综合释义捶打用的木棒。《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便取棒槌在手,赶着打出来。”清李渔《巧团圆·词源》:“取出泥人、土马、棒槌、锣鼓、刀鎗、旗帜等物。”杨朔《赤道雪》:“有一种树不长叶儿,满树是棒槌模样的玩意儿,齐崭崭地朝上竖着。”方言。指玉米穗。《中国民间故事选·棒槌姑娘》:“再抬头朝岸上的石砬子上看去,光有棵棒槌,顶着一团火红的棒槌籽儿,一动不动的长在那里。”网络释义是指一个人头脑太简单,,或者是一点都不明事理,不聪明,也暗指不解风情的人。1、使用场景:有人在议论什么事情的时候,冷不丁脱口而出“棒槌”二字。2、例句:你真是个棒槌!
网友释义棒槌,汉族民间浆洗衣物用具,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形状因地域、民族的不同也不尽相同。多木制,圆形、长约二尺,一端稍粗,便于槌衣,一端较细,便于手握。除了作为工具以外,“棒槌”这个词虽然用于各种场合的解释略有差异,但基本意思就是“直筒子”、“过于简单”、“什么也不懂”,所有这些还是从棒槌的外形引出的联想。
汉语大词典(1).捶打用的木棒。《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便取棒槌在手,赶着打出来。”清李渔《巧团圆·词源》:“取出泥人、土马、棒槌、锣鼓、刀鎗、旗帜等物。”杨朔《赤道雪》:“有一种树不长叶儿,满树是棒槌模样的玩意儿,齐崭崭地朝上竖着。”(2).方言。指玉米穗。《中国民间故事选·棒槌姑娘》:“再抬头朝岸上的石砬子上看去,光有棵棒槌,顶着一团火红的棒槌籽儿,一动不动的长在那里。”
国语辞典捶打用的木棒,如:「长这么大了还不识几个大字,真棒槌!」
辞典修订版捶打用的木棒。《金瓶梅.第三八回》:「妇人见他的话不防头,一点红从耳畔起,须臾紫胀了双腮,便取棒槌在手,赶着打出来。」愚笨,如:「长这么大了还不识几个大字,真棒槌!」外行人,如:「若说到音乐,那他可是个棒槌。」
辞典简编版捶打用的木棒。 【造句】过去洗衣服,常用根棒槌来捶打衣服。愚笨。 【造句】长这么大了还不识几个大字,真是棒槌!外行人。 【造句】说到音乐,那他可是个大棒槌。
其他释义①捶打用的木棒(多用来洗衣服)。②指外行(多用于戏剧界)。
棒槌造句
1.青年驴脸拉的老长,指着郑元霸的鼻子阴声道郑大棒槌,别以为大家平日里都跟着你玩,就真拿自己当老大了。
2.这和女人在河边青石板上汰衣裳不一样,棒槌敲打,挤兑皂沫,衣裳漂洗得很干净;而经过敲或捶,鱼和鸡的味道会有些特别。
3.奇峰怪石,棒槌林立,天桥天井,织女洞和牛郎洞隔湖相望。
4.在这大家都抱着对胜利的渴望向终点冲刺的时候,有一个人竟然刚刚才拿到信物,他就是那个无人问荆的给你一棒槌。
5.艾仁却不知道这棒槌在古代却不是叫棒槌,学名叫作捣衣杵,那女子不明就里,越发害羞。
6.徜徉于温室,各种蔬菜长得茁茁壮壮,黄瓜秧蔓上,垂挂着小棒槌似的嫩黄瓜顶花带刺;番茄树上,果实繁星点点。
7.别看我不美,我拿你照样当土匪,别看我不肥,我拿你照样当棒槌。
8.硬木做成的棒槌有点分量,几起几落,汗珠儿就会从鬓发间透露出来,亮亮的,美得叫人心疼。
9.人参又称棒槌、孩儿参等,分为白参、红参、山参、园参等种类。
10.汪刚告别丽姑,在山里甩开额真派来跟踪的狗腿子,攀上绝壁,采下棒槌籽种到山上,又挖了一棵园子货,带着下山。
包含棒槌的歇后语
小孩买个花棒槌 赤骨肋受棒
棒的拼音:bàng(ㄅㄤˋ)
⒈ 棍子:木棒。棒子(a.棍子;b.玉米的别称)。棒槌。棒冰。棒球。棒喝(hè )。
⒉ 体力强,能力大,成绩好,水平高:功课棒。身体棒。
棒字UNICODE编码U+68D2,10进制: 26834,UTF-32: 000068D2,UTF-8: E6 A3 92。
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棒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㭋棓
stick、club、goog、fine
形声:从木、奉声
stick, club, truncheon; hit
详细解释◎ 棒的拼音: bà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奉声。本义:棍,杖)
(2) 同本义 [stick;club]
人马逼战,刀不如棒。——《魏书·尔朱荣传》
(3) 又如:棒糖;棍棒;棒打鸳鸯(以强硬手段,破坏他人的夫妇关系,或指阻挠男女的婚事)
(4) [棒球或板球等运动中用的] 击球物 [bat]。如:垒球棒
◎ 棒的拼音: bàng
〈词性:动〉
(1) 用棍棒打 [beat with a stick]
其或迟违,则赤棒棒之。——《北齐书·琅琊王(萧)俨传》
(2) 又如:棒杀(用棍棒打死);棒毒(用棒毒打)
◎ 棒的拼音: bàng
〈词性:形〉
(1) 〈词性:方〉∶好,[水平] 高。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 [good;excellent]。如:字写得棒;功课棒;玉米长得真棒
(2) 〈词性:方〉∶肌肉发达的,强健有力的 [strong]。如:棒实(健壮);棒小伙子
(3) 〈词性:方〉∶坚硬的,不柔软的(多指食物) [hard]。如:棒硬(坚硬)
棒棒糖、棒冰、棒操、棒槌、棒喝、棒球、棒子、棒子面
槌的拼音:chuí(ㄔㄨㄟˊ)
⒈ 敲打用具:槌儿。棒槌。鼓槌子。
⒉ 古同“捶”,敲打。
⒊ 古代架蚕箔的木柱。
槌字UNICODE编码U+69CC,10进制: 27084,UTF-32: 000069CC,UTF-8: E6 A7 8C。
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槌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桘椎搥
gavel、pestle
形声:从木、追声
hammer, mallet; strike, beat
详细解释◎ 槌的拼音: chuí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追声。本义:槌子,敲击工具) 同本义 [mallet]
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汉· 王充《论衡》
(2) 又如:鼓槌;槌杵(棒槌);槌砧(铁锤和铁砧);槌轮(用竹木做成载人或运货的车子);槌棒(敲打用的木棒)
◎ 槌的拼音: chuí
〈词性:动〉
(1) 捶打;敲击 [beat]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收得馥大儿,槌折两脚。——《三国志·袁绍传》注
(2) 又如:槌心(自槌胸脯);槌牛(击杀牛);槌胸踏地(捶胸顿足);槌鼓(击鼓);槌毁(抨击诋毁);槌击(敲击);槌枪(古兵器名)
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