椽杙
【拼音】: chuán yì 【注音】: ㄔㄨㄢˊ一ˋ 【结构】: 椽(左右结构)杙(左右结构)椽杙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椽子和小木桩。2.泛指小木。喻平庸之才。椽杙[chuányì]⒈椽子和小木桩。⒉泛指小木。喻平庸之才。
基础解释椽子和小木桩。泛指小木。喻平庸之才。
引证解释⒈椽子和小木桩。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栈道虚临,飞梁危构,椽杙躡蹬,行千餘里,至达丽罗川。”⒉泛指小木。喻平庸之才。引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二:“功名苟不谐,廊庙等閭阎。况乃抡椽杙,其谁辨楩柟。”宋孔平仲《送张天觉》诗:“圣明天子聚羣材,下至椽杙犹收拾。”
网络解释椽杙椽杙,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椽子和小木桩。
综合释义椽子和小木桩。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栈道虚临,飞梁危构,椽杙躡蹬,行千餘里,至达丽罗川。”泛指小木。喻平庸之才。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二:“功名苟不谐,廊庙等閭阎。况乃抡椽杙,其谁辨楩柟。”宋孔平仲《送张天觉》诗:“圣明天子聚羣材,下至椽杙犹收拾。”椽杙[chuányì]
汉语大词典(1).椽子和小木桩。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栈道虚临,飞梁危构,椽杙蹑蹬,行千馀里,至达丽罗川。”(2).泛指小木。喻平庸之才。宋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之二:“功名苟不谐,廊庙等闾阎。况乃抡椽杙,其谁辨楩楠。”宋孔平仲《送张天觉》诗:“圣明天子聚群材,下至椽杙犹收拾。”
椽的拼音:chuán(ㄔㄨㄢˊ)
⒈ 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椽子。椽笔。
⒉ 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东宇西房数十椽。”
椽字UNICODE编码U+693D,10进制: 26941,UTF-32: 0000693D,UTF-8: E6 A4 BD。
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椽字收录于 现通表 。
㯌
rafter
形声
beams, rafters, supports
详细解释◎ 椽的拼音: chuán
〈词性:名〉
(1) (形声。从木,彖( tuàn )声。本义:承屋瓦的圆木) 同本义 [rafter]
椽,榱也。——《说文》
以大宫之椽归,为卢门之椽。——《左传·桓公十四年》
采椽不斫。——《韩非子·五蠹》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杜牧《阿房宫赋》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椽杙(椽子和小木桩);椽桷(承屋瓦用的圆木与方木。圆的叫椽,方的叫桷。泛指椽子);椽笔(大笔);椽栋(椽子与正梁)
椽条、椽子
杙的拼音:yì(一ˋ)
⒈ 古书上说的树,果实像梨,味酸甜,核坚实。
⒉ 小木桩;亦泛指木桩:“椓杙者有数。”
⒊ 拴系在木桩上:“杨柳中间杙小舟。”
⒋ 尖锐的小木棍儿:“以杙抉其伤而死。”
⒌ 戳;刺。
杙字UNICODE编码U+6759,10进制: 26457,UTF-32: 00006759,UTF-8: E6 9D 99。
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弋樴
a tiny wooden post; peg
详细解释◎ 杙的拼音: yì
〈词性:名〉
(1) 假借为“弋”。小木桩 [wooden stake]
杙谓之杙。——《尔雅》。注:“杙也。”
(2) 又如:杙屋(水上房屋。因要打桩)
◎ 杙的拼音: yì
〈词性:动〉
(1) 系在木桩上 [tie at wooden stake]
杨柳中间杙小舟。——宋· 王安石《后元丰行》
(2) 又如:杙船(将船系于木桩上)
(3) 用木桩楔入或戳刺 [stick with stake]。如:杙地(钉木桩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