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
【拼音】: bìn zàng 【注音】: ㄅ一ㄣˋㄗㄤˋ 【词性】: 名词。 【结构】: 殡(左右结构)葬(上中下结构) 【简体】: 殡葬 【繁体】: 殯葬殡葬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殡葬bìnzàng。(1)出殡和下葬。殡葬[bìnzàng]⒈出殡和下葬。英funeralandburial;
基础解释(动)出殡和埋葬。
引证解释⒈殡殓埋葬。引《礼记·丧大记》:“在竟外,则殯葬可也。”《后汉书·独行传·王忳》:“忳即鬻金一斤,营其殯葬。”《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故为人子者,生则致敬,死则殯葬,未闻父死不殮而争富贵者。”邹韬奋《从心坎里》:“鲁迅先生逝世和殡葬的情形,还历历如在眼前。”
网络解释殡葬殡葬是人类自然的淘汰,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
综合释义殡殓埋葬。《礼记·丧大记》:“在竟外,则殯葬可也。”《后汉书·独行传·王忳》:“忳即鬻金一斤,营其殯葬。”《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故为人子者,生则致敬,死则殯葬,未闻父死不殮而争富贵者。”邹韬奋《从心坎里》:“鲁迅先生逝世和殡葬的情形,还历历如在眼前。”
汉语大词典殡殓埋葬。《礼记·丧大记》:“在竟外,则殡葬可也。”《后汉书·独行传·王忳》:“忳即鬻金一斤,营其殡葬。”《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故为人子者,生则致敬,死则殡葬,未闻父死不殓而争富贵者。”邹韬奋《从心坎里》:“鲁迅先生逝世和殡葬的情形,还历历如在眼前。”
国语辞典出殡和埋葬。殡葬[bìnzàng]⒈出殡和埋葬。引《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刘玄德没了甘夫人,即日安排殡葬。」《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请个地理先生,择地殡葬了王氏棺讫。」
辞典修订版出殡和埋葬。《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刘玄德没了甘夫人,即日安排殡葬。」《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请个地理先生,择地殡葬了王氏棺讫。」
辞典简编版出殡和埋葬。 【造句】殡葬礼仪往往会因为各地风俗民情不同而有所差异。
英语mortuarycubiculafuneral and intermentmortician
法语funérailles et enterrement, inhumation
其他释义1.殡殓埋葬。
殡葬造句
1.东汉顺帝时,大将军梁商病殁,临终前嘱咐家人,断气以后马上拉到坟地,即时殡葬了事。
2.六月五日那天,时而下雨,时而放晴,拉马克将军的殡葬行列,配备了正式的陆军仪仗队,穿过巴黎,那行列是为了预防不测而稍微加强了的。
3.浙江省金华市撤销金华县都十多年过去了,殡葬改革自金华县起就开始,各地乡镇村等都积极响应,开展宣传火化、各村建立公墓。
4.宋江见折了丑郡马宣赞,伤悼不已,便使人安排花棺彩谲,迎去虎丘山下殡葬。
5.一般来说,殡葬程序包括竖灵、收殓、丧事协调、引灵、接体、奠礼、火化、出殡、安厝等。
6.帝皇级墓园和天价骨灰盒、高价哭坟、“雷人”祭品,最近被人们称为清明殡葬“三宗罪”。
7.这是哈市殡葬用品市场放开后,市区成立的第一家民营公司——哈尔滨顺世实业有限公司在服务中心开的丧葬用品超市。
8.广东省的殡葬改革专家在比较了土埋、海葬、骨灰寄放、树葬等多种形式后,认为树葬是弊少利多的骨灰处理形式。
9.这种现状带来的社会隐忧,一是加大养老成本,导致薄养厚葬现象;二是无形中助长殡葬业畸形发展,成为绿色殡葬的拦路虎。
10.分析“薄养厚葬”之风盛行的原因,一方面是一些人富起来后通过殡葬摆排场、显阔气;另一方面是一些人为了“孝子”的名声和面子,硬着头皮花钱博“名”。
殡葬的单词
mortuary cubicula funeral and interment mortician
殡(殯)的拼音:bìn(ㄅ一ㄣˋ)
⒈ 停放灵柩或把灵柩送到墓地去:殡葬。殡敛。殡仪馆。出殡。送殡。
殡字UNICODE编码U+6BA1,10进制: 27553,UTF-32: 00006BA1,UTF-8: E6 AE A1。
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殡字收录于 现通表 。
殯
形声:从歹、宾声
encoffin; embalm; funeral
详细解释◎ 殡的拼音:
殯 bìn
〈词性:动〉
(1) (形声。从歹,宾声。“歹”,本作“歺”,音 è ,隶变以后成为“歹”。汉字部首之一。从“歹”的字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本义:停柩待葬)
(2) 同本义 [keep a coffin in a temporary shelter before burial]
殡,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说文》
于我殡。——《论语·乡党》
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 曲沃。——《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死者殡在屋内。——《北史·高丽传》
(3) 又如:殡宫(古代称下葬前临时安置灵柩的地方);殡阶(西阶。周代人停灵柩于西阶之上,犹宾礼也);殡棺(入殓而未葬的灵柩)
(4) 泛指丧葬事务 [funeral and burial]
道秩长殡,法筵久埋。——孙稚圭《北山移文》
(5) 又如:殡丧(泛指丧葬之事);殡服(在殡殓时穿的丧服)
殡车、殡殓、殡仪馆、殡葬
葬的拼音:zàng(ㄗㄤˋ)
⒈ 掩埋死人,泛指处理死者遗体:安葬。埋葬。土葬。火葬。海葬。葬送。葬礼。葬仪。
葬字UNICODE编码U+846C,10进制: 33900,UTF-32: 0000846C,UTF-8: E8 91 AC。
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葬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塟㘸
bury、inter
会意:指人死后埋在草丛中
bury, inter
详细解释◎ 葬的拼音:
奘 zàng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死”,在“茻”( mǎng )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指人死后盖上草席埋藏在丛草中。荐,草席覆盖。本义:人死用草覆盖埋葬,后用棺木埋入土中)
(2) 同本义 [bury]
葬,臧也。——《说文》
葬也者,藏也。——《礼记·檀弓》
故葬埋敬藏其形也。——《荀子·礼论》
赐钱二百万以葬。——《汉书·李广苏建传》
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而卒葬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衣冠葬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葬堂(为古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处置死者遗骨的一种方式);葬式(葬礼);葬虞(葬礼和虞祭。虞祭行于葬日,故用“葬虞”借指下葬的日期)
(4) 泛指处理尸体的方式 [form of inhumation]。如:火葬;海葬
葬礼、葬埋、葬身、葬送、葬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