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
【拼音】: biàn liáng 【注音】: ㄅ一ㄢˋㄌ一ㄤˊ 【结构】: 汴(左右结构)梁(上下结构) 【简体】: 汴梁 【繁体】: 汴梁汴梁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古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汴梁[biànliáng]⒈古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
基础解释是元朝至明朝初期对于开封的称呼。
引证解释⒈古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战国时为魏都大梁,简称梁。隋唐改置汴州,简称汴。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皆建都于此,金元以后合称汴梁。
网络解释汴梁汴梁是元朝至明朝初期对于开封的称呼。
综合释义河南开封的古称。开封在战国时为魏都,称大梁。隋、唐在此置州,因临汴水,故名汴州。北宋曾定都于此,称汴京。元时设汴梁路,为汴梁路治所,遂称汴梁。明以后改称开封府。战国时为魏都大梁,简称梁。隋唐改置汴州,简称汴。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皆建都于此,金元以后合称汴梁。
汉语大词典古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战国时为魏都大梁,简称梁。隋唐改置汴州,简称汴。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皆建都于此,金元以后合称汴梁。
国语辞典地名。即今河南省开封县,汴梁曾为宋都,也称为「汴京」。汴梁[biànliáng]⒈地名。即今河南省开封县,汴梁曾为宋都,也称为「汴京」。英语oldnameofKaifeng開封|开封[Kai1feng1]
英语Bianliang
其他释义1.古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战国时为魏都大梁,简称梁。隋唐改置汴州,简称汴。五代梁﹑晋﹑汉﹑周及北宋皆建都于此,金元以后合称汴梁。
汴梁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汴京 开封
汴梁造句
1.皇帝赵匡胤已经宣布御驾亲征了,还是与上次征讨潞州的方式相同,皇弟赵光义为大内都虞侯,吴廷祚留守汴梁,吕余庆协理事务。
2.汴梁京城内高楼画阁到处林立、朱门绣户比比皆是,骏马雕车竞驻争驰。
3.单单这种特殊的规矩就是汴梁城头一份,加上有神宗皇帝的御笔朱批,敢在这酒楼里闹事的人还真不多。
4.“祥马贺菊”、“九狮拜象”、“财神笑哈哈”、“汴梁八景”、“田园风光”等菊花景点与市井文化相协调的田园风光相称相宜,具有别具一格的文雅气息。
5.如花似月的小美女,如何下得去手呢?赵铮心中暗自祈祷,最好不好出现这样的状况,早些回到汴梁皆大欢喜。
6.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
7.则平是朕旧人,身为宰辅,当模范天下百官,谁知他不知自爱,竟然收了藩王金银贿赂,还在汴梁市中强买强卖,致使物议沸腾。
8.半年前完颜宗翰率领西路军攻宋,只因在太原受阻未能与东路军在汴梁城下汇合,所以导致东路军孤军作战,在宋国勤王之师的围攻下草草收兵。
9.在宋都城汴梁,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可夜长梦短,终究要面对现实。
10.宋五嫂,本是东京汴梁人士,曾在东京汴梁经营鱼羹菜馆。
关于汴梁的诗词
《自封丘北岸渡江至汴梁》 《汴梁城内有李师师巷经过感赋》 《抵汴梁日已向暮,风雨大作,寓居城外草舍中,夜不寐》 《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 《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 《朝中措·汴梁三月正繁华》 《洞仙歌汴梁与许道真郭伯诚刘光甫同赋》 《赋萧仲坚所书汴梁节妇事》 《洞仙歌·汴梁与许道真郭伯诚刘光甫同赋》 《汴梁杂诗·天津桥上晚凉天》
汴梁的单词
Bianliang
包含汴梁的歇后语
孩儿的脊梁
汴的拼音:biàn(ㄅ一ㄢˋ)
⒈ 中国河南省开封市的别称。
汴字UNICODE编码U+6C74,10进制: 27764,UTF-32: 00006C74,UTF-8: E6 B1 B4。
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汴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形声:从氵、卞意
name of a river in Henan; Henan
详细解释◎ 汴的拼音: biàn
〈词性:名〉
(1) 古水名 [Bian River]古称卞水,指今河南省 荥阳县西南索河。隋开通济渠,中间自今荥阳至开封的一段就是原来的汴水
(2) 古州名 [Bian prefecture]。北周改梁州置。治所在浚仪(今开封市)。五代梁建都于此,升为开封府。五代·晋、汉、周以及北宋也以为都。常称汴梁,又称汴京。今为开封市的简称
梁的拼音:liáng(ㄌ一ㄤˊ)
⒈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
⒉ 桥: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⒊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梁。山梁。车梁。
⒋ 中国战国时期国名,魏国于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后,改称“梁”。
⒌ 中国朝代名(a.南朝之一;b.五代之一)。
⒍ 姓。
梁字UNICODE编码U+6881,10进制: 26753,UTF-32: 00006881,UTF-8: E6 A2 81。
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梁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樑
girder
形声:从木、水、刃声
bridge; beam; rafters; surname
详细解释◎ 梁的拼音:
樑 liáng
〈词性:名〉
(1) (会意。从木,从水,刅( chuāng )声。从“木”从“水”,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本义:水桥)
(2) 同本义 [bridge]
梁,水桥也。——《说文》
梁丽可以冲城。——《庄子·秋水》。司马注:“小船也。”
除道梁溠。——《左传·庄公四年》
谨关梁。——《礼记·月令》
十一月舆梁成。——《孟子》
十月成梁。——《国语·周语》
津梁之上。——《国语·晋语》
造桥为梁,不显其光。——《诗·大雅·大明》
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泽无舟梁。——《庄子》
(3) 又如:河梁(桥,又借指送别之地);津梁(渡和桥梁);桥梁(桥);梁缘(为得到好的报应而做的修桥补路之类的好事);梁头(桥头);梁津(桥梁与渡口);梁栈(桥梁)
(4) 房梁 [girder;roof beam]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
架梁之椽。——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横梁;悬梁(在房梁上上吊);梁楹(屋“梁和大柱);梁倚(如屋梁一般的相依附、倚靠);梁木其坏(以梁木的折毁来比喻贤哲的死亡)
(6) 稻粱。通“粱” [millet]
养以刍豢黍梁。——《淮南子·人间》
(7) 又如:梁肉(粱肉。泛指美酒佳肴。梁,通“粱”)
(8) 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 [ridge]。如:梁端(山顶);山梁。又指身体或物体上居中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如:脊梁;鼻梁;深辀(古代车子的曲辕);梁冠(有横脊的冠)
(9) 堤堰;鱼堰 [dam]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诗·邶风·谷风》
隄谓之梁。——《尔雅》。注:“即桥也,或曰石绝水者为梁。”
梁,水隄也。——《水经注·济水注》
掌以时渔为梁。——《周礼·渔人》。司农注:“水偃也。偃水为关空,以笱承其空。”
(10) 又如:梁笱(泛指捕鱼具。梁,水中所筑的捕鱼之坝)
(11) 国名 [Liang state]
(12) 周时诸侯国
(13) 战国七雄之一,即魏。魏惠王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故称梁
游于梁。——《战国策·齐策四》
(14) 又
梁使三反。
(15) 朝代名 [Liang Dynasty]
(16) 南朝萧衍(梁武帝)所建(公元502—557年)
(17) 五代朱温(梁太祖)所建,史称后梁(公元907年—923年)
梁,吾仇也。(黄巢部将朱温,叛变投降唐朝后,赐名全忠,受封为梁王。唐僖宗时,朱全忠拟谋杀李克用,李克用也屡次上表请求讨伐朱全忠。从此,梁、晋之间战争不息,仇恨日深。)——宋· 欧阳修《伶官传·序》
(18) 又
背晋以归 梁。
函梁君臣之首。
(19) 古九州之一 [Liang prefecture]。辖境即今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全部
(20) 姓
梁弘御戎。(梁弘给他驾驶兵车。御,驾御;戎,兵车。)——《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梁的拼音: liáng
〈词性:动〉
架桥、修桥 [make a bridge over]
令尹斗祁、 莫敖屈重除道梁 溠。——《左传·庄公四年》
梁父吟、梁启超、梁山伯、梁上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