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沧海客的拼音_cāng hǎi ke是什么意思

沧海客

【拼音】: cāng hǎi kè 【注音】: ㄘㄤㄏㄞˇㄎㄜˋ 【结构】: 沧(左右结构)海(左右结构)客(上下结构) 【繁体】: 滄海客

沧海客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指航海者。沧海客[cānghǎikè]⒈指航海者。

引证解释⒈指航海者。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我顾沧海客,何畏风涛?”

网络解释沧海客沧海客,汉语词语,指航海者,见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综合释义指航海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我顾沧海客,何畏风涛?”沧海客[cānghǎikè]

汉语大词典指航海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我顾沧海客,何畏风涛?”

其他释义1.指航海者。

包含沧海客的歇后语

海瑞的棺材

沧的意思

  拼音  cāng   注音  ㄘㄤ   繁体    
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IWBN  仓颉  EOSU  郑码  VOYY  四角  38112  结构  左右电码  3318  区位  1855  统一码  6CA7  笔顺  丶丶一ノ丶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沧(滄)的拼音:cāng(ㄘㄤ)  

⒈ 暗绿色(指水):沧海。沧浪。沧海遗珠(喻被埋没的人才)。沧海桑田。沧海一粟。

⒉ 寒,冷:“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统一码

沧字UNICODE编码U+6CA7,10进制: 27815,UTF-32: 00006CA7,UTF-8: E6 B2 A7。

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沧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ark blue

造字法

形声:从氵、仓声

English

blue, dark green; col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沧的拼音:

cāng  

〈词性:形〉

(1) (形声。从水,仓声。本义:寒冷)

(2) 同“凔”。寒冷 [cold]

沧,寒也。——《说文》

天地之间有沧热。——《周书·周祝》

疾养滄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荀子·正名》

欲汤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汉书·枚乘传》

日初出,沧沧凉凉。——《列子·汤问》

(3) 又如:沧凉(寒凉;寒冷);沧热(寒冷与炎热)

(4) 通“苍”。水深绿色 [dark green]。如:沧流(泛指水流。因江水呈青苍色,故名);沧浪(水色青碧;又指水名,在湖北省境内)

词性变化

沧的拼音:

Cāng  

〈词性:名〉

州名 [Cang prefecture]。北朝东魏置。治所在今河北省盐山县与山东省乐陵县之间。唐至元因之,治所向北移至今河北省沧州市

常用词组

沧沧、沧海、沧海桑田、沧海一粟、沧茫、沧桑

  拼音  hǎi   注音  ㄏㄞˇ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86  ITXU  五笔98  ITXY  仓颉  EOWY  郑码  VMZY  四角  38157  结构  左右电码  3189  区位  2603  统一码  6D77  笔顺  丶丶一ノ一フフ丶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海的拼音:hǎi(ㄏㄞˇ)  

⒈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⒉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⒊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⒋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⒌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⒍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⒎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⒏ 姓。

统一码

海字UNICODE编码U+6D77,10进制: 28023,UTF-32: 00006D77,UTF-8: E6 B5 B7。

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海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ea、big lake、a lots of、extra large

造字法

形声:从氵、每声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海的拼音: hǎi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sea;ocean]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seawater]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lake]。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border]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mare]

(10) 较大的器皿 [large vessel]。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big mouth]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词性变化

海的拼音: hǎi  

〈词性:形〉

(1) 很多的 [many;much]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extra large;of great capacity;very big]。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常用词组

海岸、海岸线、海拔、海报、海豹、海北天南、海滨、海波、海菜、海草、海汊、海产、海潮、海程、海带、海岛、海盗、海堤、海底、海底捞月、海地、海风、海港、海狗、海关、海龟、海涵、海河、海疆、海角天涯、海军、海客、海口、海枯石烂、海况、海阔天空、海蓝色、海里、海量、海陵、海流、海流图、海轮、海螺、海洛因、海米、海绵、海面、海南、海南岛、海难、海内、海涅、海鸥、海瑞、海参、海参崴、海狮、海蚀、海誓山盟、海市蜃楼、海水、海说神聊、海滩、海棠、海塘、海图、海豚、海外、海外关系、海湾、海碗、海王星、海味、海峡、海鲜、海啸、海蟹、海熊、海盐、海蜒、海燕、海宴河清、海洋、海洋性气候、海隅、海域、海员、海运、海葬、海藻、海战、海蜇、海震、海中捞月、海猪、海子

  拼音    注音  ㄎㄜˋ   
部首  宀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PTKF  仓颉  JHER  郑码  WDRJ  四角  30604  结构  上下电码  1356  区位  3145  统一码  5BA2  笔顺  丶丶フノ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客的拼音:kè(ㄎㄜˋ)  

⒈ 外来的(人),与“主”相对:客人。宾客。会客。不速之客。客气。客卿。

⒉ 外出或寄居,迁居外地的(人):旅客。客居。客籍。客死。

⒊ 服务行业的服务对象:顾客。乘客。客流量。

⒋ 指奔走各地从事某种活动的人:说客。政客。侠客。

⒌ 在人类意识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客体。

⒍ 量词,用于论份儿出售的食品、饮料:一客冰淇淋。

统一码

客字UNICODE编码U+5BA2,10进制: 23458,UTF-32: 00005BA2,UTF-8: E5 AE A2。

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客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a stranger、customer、guest、objective、passenger、traveller、visitor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宀、各声

English

guest, traveller; custom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客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宀( mián  ),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各声。本义:寄居;旅居,住在异国他乡)

(2) 同本义 [live away from home]

客,寄也。——《说文》。段注:“字从各,异词也。故自此托彼曰客。引申之曰宾客。”

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唐· 李朝威《柳毅传》

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徐光启《甘薯疏序》

吾兄寄宿州,吾弟客 东川。—— 白居易《雨夜有念》

(3) 又如:客边(暂寓别人家里);客纲客纪(经常出门在外者的法度经验);客寄(寄居客地人家)

(4) 以客礼相待 [receive friendly]

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又如:客帐司(衙门中司接待的官员);客将(泛指一般吏役);客遇(以宾客相待);客礼(接待宾客的礼节)

词性变化

客的拼音:   

〈词性:名〉

(1) 来宾,宾客 [guest]

客,宾 客。——《广韵》

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易·需》

主人敬客。则先拜客。——《礼记·曲礼》。按,客小于宾。

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周礼·大行人》

诸公之臣相为国客。——《周礼·象胥》

济济者,客也。——《礼记·祭义》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时座上有健谈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客问远方。——《世说新语·方正》

(2) 又如:客中(客人身分);客位(客厅);客长(对旅客的敬称);客官(对客人的敬称;对别部官员的称呼);客位(宾客的位次,席位);客道(为宾客之道);客难(宾客的问难)

(3) 旅客;旅居他乡的人[passenger]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 又如:客舟(客船。运送旅客的船);客衣(客行者的衣着);客侣(客旅。旅客)

(5) 从事某种活动的人[persons engaged in some particular pursuits]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后汉书·马廖传》

(6) 又如:生客;熟客;客家(买货的一方,客户;雇工)

(7) 诸侯委派出使他国的使臣[visiting officer]

凡诸伯子男之臣,以其国之爵相为客而相礼。——《周礼》

(8) 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 [foreign-born official]

臣闻吏议驱客,窃以为过矣。——李期《谏逐客令》

鲁客事 楚王。—— 宋· 鲍照《拟古三首》

(9) 又如:客卿

(10) 外来的盗寇或敌人 [foreign enemy]。如:暴客(残暴的敌人)

(11) 商贩,行商 [itinerant trader]

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儒林外史》

(12) 泛指某人 [person]

有客语省兵,兵省非所先。——王安石《省兵》

(13) 鬼怪 [ghost]

这荒园堑,怕花妖木客寻常见,去小庭深院。——汤显祖《牡丹亭》

(14) 食客,门客 [an advisor depending on an aristocrat;an hanger-on of un aristocrat]

欲以客往赴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比门下之客。——《战国策·齐策》

问门下诸客。

客的拼音:   

〈词性:形〉

(1) 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objective] 。如:客观;客体

(2) 过去的 [last]。如:客岁;客冬

客的拼音:   

〈词性:量〉

用于论份出售的食品

他又喊了一客葱花猪肉烧饼和一客肉馒头。——茅盾《有志者》

常用词组

客帮、客车、客船、客串、客邸、客店、客队、客饭、客房、客观、客观事物、客馆、客户、客机、客籍、客家、客居、客军、客轮、客票、客气、客卿、客人、客商、客舍、客室、客死、客套、客套话、客体、客厅、客土、客星、客姓、客寓、客源、客运、客栈、客子、客座、客座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