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湿
【拼音】: cháo shī 【注音】: ㄔㄠˊㄕ 【词性】: 形容词。 【结构】: 潮(左右结构)湿(左右结构) 【繁体】: 潮濕潮湿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潮湿cháoshī。(1)含水分比正常状态下多;湿度大。潮湿[cháoshī]⒈含水分比正常状态下多;湿度大。例潮湿的衣服。潮湿的气候。英damp;clammy;moist;
基础解释(形)指环境、物质所含水分太多;又潮又湿。[反]干燥。
引证解释⒈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引《清会典事例·兵部一六九·给发军器》:“火药关繫紧要,必须豫备……潮湿地方,豫备三年;高燥地方,豫备五年。”曹禺《雷雨》第二幕:“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网络解释潮湿(游戏)《潮湿》是ArtificialMindandMovement开发的一款运行在XBOX360上的动作游戏。
综合释义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清会典事例·兵部一六九·给发军器》:“火药关繫紧要,必须豫备……潮湿地方,豫备三年;高燥地方,豫备五年。”曹禺《雷雨》第二幕:“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汉语大词典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清会典事例·兵部一六九·给发军器》:“火药关系紧要,必须豫备……潮湿地方,豫备三年;高燥地方,豫备五年。”曹禺《雷雨》第二幕:“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国语辞典湿润,水分含量很高,如:「你的房子那么潮湿,衣物很容易发霉的。」也作「潮湿」。潮湿[cháoshī]⒈湿润,水分含量很高。也作「潮湿」。例如:「你的房子那么潮湿,衣物很容易发霉的。」近湿润反干燥
英语dampDAMPSmoistmoistlymoistnesssoggydankmoistrure
法语humide、moite
其他释义1.含有比正常状态下较多的水分。
潮湿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滋润 润湿 湿气 温润 湿润 潮润 湿湿 湿软
反义词 干燥 干爽 枯涸 干竭
潮湿造句
1.地下室光线阴暗,空气潮湿。
2.我家位于运河边的小树林中,屋子常年阴暗潮湿。
3.热带的气候非常潮湿。
4.大雨过后,空气显得更加地闷热潮湿。
5.解放前,爷爷给地主当长工,吃的是残羹冷炙,睡的是潮湿的地铺,以致熬坏了身体。
6.由于天气闷热潮湿,老屋的墙壁上长满了斑驳的青苔。
7.他被囚禁在这间潮湿阴暗的小屋里。
8.那个地方不但很冷而且很潮湿。
9.森林深处有一片潮湿的泥潭。
10.一路走来,看春花秋叶在或潮湿或清爽或阴霾的空气里,摇曳生姿。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是如此迷惘着渐渐老去的心。
潮湿的单词
damp DAMPS moist moistly moistness soggy dank moistrure
潮的拼音:cháo(ㄔㄠˊ)
⒈ 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潮水。潮汐。涨潮。落潮。潮汛。潮流。潮涌。
⒉ 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思潮。热潮。新潮。潮红。潮热。心潮澎湃。
⒊ 湿:潮气。返潮。潮湿。
⒋ 方言,技术不高:手艺潮。
潮字UNICODE编码U+6F6E,10进制: 28526,UTF-32: 00006F6E,UTF-8: E6 BD AE。
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朝濤
tide、upsurge、damp
形声:从氵,朝声
tide; moist, wet, damp; flow
详细解释◎ 潮的拼音: cháo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2) 同本义 [tide]
潮,水朝宗于海。——《说文》
牛女为江潮。——《春秋·元命苞》
水朝夕而至曰潮。——《初学记卷六水》
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4) 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 [tidal current;social upsurge]。如:风潮;工潮;学潮;暗潮;思潮;怒潮
(5) 气温变化或持续一段时间的炎热或寒冷的天气 [wave]。如:寒潮;热潮
(6) 微湿,潮气 [damp]。如:防潮;回潮;潮润;火柴受潮了
◎ 潮的拼音: cháo
〈词性:动〉
两颊透出 [be suffused with]。如:潮面([某种气色]涌上面部);潮红
◎ 潮的拼音: cháo
〈词性:形〉
(1) 〈词性:方〉∶成色不足、质量低劣 [low]。如:潮银(回过炉或成色不好的银子);潮金
(2) 技术不高的 [inferior]。如:手艺潮
潮红、潮解、潮流、潮气、潮润、潮湿、潮水、潮位、潮汐、潮汛、潮涨潮落
湿(濕)的拼音:shī(ㄕ)
⒈ 沾了水或是含的水分多,与“干”相对:湿度。潮湿。湿润。湿热。湿漉漉。
⒉ 中医学名词:湿气。湿邪。湿泻。
湿字UNICODE编码U+6E7F,10进制: 28287,UTF-32: 00006E7F,UTF-8: E6 B9 BF。
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濕溼
damp、wet、humid
干
形声:从氵、显声
wet, moist, humid, damp; illness
详细解释◎ 湿的拼音:
濕、溼 shī
〈词性:形〉
(1) (会意兼指事。从水,顯( xiǎn 或 jìn )声。本义:潮湿)
(2) 同本义 [wet; damp;humid]
溼,幽溼也。从水,一所以覆也。覆土而有水,故溼也。——《说文》
肾其畏溼。——《素问·五常正大论》。注:“溼,土气也。”
必因角干之溼以为之柔。——《考工记·弓人》。注:“溼,犹生也。字多以濕为之。”
濕,濕水,也东郡东武阳入海。从水,濕声。 桑钦云,出平原 高唐。——《说文》。按,本指水名,假借为濕。
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孟子·公孙丑上》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3) 又如:湿洳(低湿);湿渍渍(湿漉漉);湿风(湿润的风);湿薪(潮湿的柴薪);湿浸浸(湿答答。形容潮湿的样子或给人以潮湿的感觉);湿渌渌(潮湿的样子)
(4) 迟缓;不通畅 [delayed;impassable]
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
力贵突,智贵卒。得之则儵为上,胜之则湿为下。——《吕氏春秋》。高诱注:“湿犹迟久之也。”
◎ 湿的拼音:
濕 shī
〈词性:动〉
沾湿,淋湿 [wet]
散入珠帘湿罗幕,孤裘不暖锦衾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清· 周容《芋老人传》
湿地、湿度、湿度计、湿纺、湿风、湿乎乎,湿呼呼、湿季、湿津津、湿淋淋、湿漉漉、湿蒙蒙、湿气、湿热、湿润、湿生、湿透、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