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潮音的拼音_chao yīn是什么意思

潮音

【拼音】: cháo yīn 【注音】: ㄔㄠˊ一ㄣ 【结构】: 潮(左右结构)音(上下结构) 【简体】: 潮音 【繁体】: 潮音

潮音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潮水的声音。亦指僧众诵经之声。潮音[cháoyīn]⒈潮水的声音。亦指僧众诵经之声。

引证解释⒈潮水的声音。亦指僧众诵经之声。引宋范成大《宿长芦寺方丈》诗:“夜阑雷破梦,欹枕听潮音。”明屠隆《昙花记·还乡报信》:“明日里幢盖来临,开法界,听潮音。”清黄景仁《张鹤柴招集赋得寒夜四声·梵声》诗:“潮音初浩荡,尘梦一惺忪。”

网络解释潮音《潮音》是无常黑白创作的网络小说,发表于晋江文学网。

综合释义潮水的声音。亦指僧众诵经之声。宋范成大《宿长芦寺方丈》诗:“夜阑雷破梦,欹枕听潮音。”明屠隆《昙花记·还乡报信》:“明日里幢盖来临,开法界,听潮音。”清黄景仁《张鹤柴招集赋得寒夜四声·梵声》诗:“潮音初浩荡,尘梦一惺忪。”潮音[cháoyīn]潮水的声音。僧众诵经的声音。宋.范成大〈宿长芦寺方丈〉诗:「夜阑雷破梦,欹枕听潮音。」流行于浙东定海地区的民间吹打曲。乐曲中以锣鼓不同的音响、音色和节奏变化,表现波涛澎湃的海潮。

汉语大词典潮水的声音。亦指僧众诵经之声。宋范成大《宿长芦寺方丈》诗:“夜阑雷破梦,欹枕听潮音。”明屠隆《昙花记·还乡报信》:“明日里幢盖来临,开法界,听潮音。”清黄景仁《张鹤柴招集赋得寒夜四声·梵声》诗:“潮音初浩荡,尘梦一惺忪。”

国语辞典潮水的声音。潮音[cháoyīn]⒈潮水的声音。⒉僧众诵经的声音。引宋·范成大〈宿长芦寺方丈〉诗:「夜阑雷破梦,欹枕听潮音。」⒊流行于浙东定海地区的民间吹打曲。乐曲中以锣鼓不同的音响、音色和节奏变化,表现波涛澎湃的海潮。

辞典修订版潮水的声音。僧众诵经的声音。宋.范成大〈宿长芦寺方丈〉诗:「夜阑雷破梦,欹枕听潮音。」流行于浙东定海地区的民间吹打曲。乐曲中以锣鼓不同的音响、音色和节奏变化,表现波涛澎湃的海潮。

英语New Wave

其他释义1.潮水的声音。亦指僧众诵经之声。

潮音造句

1.当潮音在暗夜里不停地呼唤,当五色线绣不完绵长的春日,那些不可解、不可灭的温柔,便会满溢我的胸怀。

2.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

3.不久风停舟行,停靠在潮音洞下。

4.重庆潼南大佛寺,拥有世界第七、第一大室内装金摩岩大佛、摩石刻书法顶天“佛”字、天然回音壁“海潮音”等十八胜景。

5.然后以一贯低沉、缓慢的语调,发海潮音,作狮子吼“这是迄今为止,我所听到的最庸俗的相对主义……”此言一出,台下鸦雀无声,随即掌鸣如雷。

6.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

7.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各呈奇姿,引人入胜。

8.自内九水的双石屋村外,沿山路东行去潮音瀑,向东北行,翻过山头,行程约两公里,即达蔚竹庵。

9.珠水摇曳,琵琶伴奏,潮音拍和,月下飞觞,水上闻曲,闻者销魂荡魄。

10.“潮音寺”的名称,源于佛家“海潮音”一词。

关于潮音的诗词

《潮音堂·潮来音普闻》 《浣溪沙·已信潮音是梵音》 《癸巳初秋·潮音洗耳意无尘》 《望江南·潮音好》 《游翠岩·愿闻海潮音》 《寺中晓鼓·灵鼍一鼓振潮音》 《龙井十题·潮音堂》 《潮音堂·真说无所示》 《甘州·读蔡师愚《听潮音馆词》》 《普陀寺赠潮音上人》

潮音的单词

New Wave

潮的意思

  拼音  cháo   注音  ㄔㄠˊ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12画  总笔画  15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FJE  仓颉  EJJB  郑码  VEEQ  四角  37120  结构  左中右电码  3390  区位  1917  统一码  6F6E  笔顺  丶丶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丨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潮的拼音:cháo(ㄔㄠˊ)  

⒈ 海水因为受了日月的引力而定时涨落的现象:潮水。潮汐。涨潮。落潮。潮汛。潮流。潮涌。

⒉ 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思潮。热潮。新潮。潮红。潮热。心潮澎湃。

⒊ 湿:潮气。返潮。潮湿。

⒋ 方言,技术不高:手艺潮。

统一码

潮字UNICODE编码U+6F6E,10进制: 28526,UTF-32: 00006F6E,UTF-8: E6 BD AE。

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朝濤

汉英互译

tide、upsurge、damp

造字法

形声:从氵,朝声

English

tide; moist, wet, damp; fl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潮的拼音: cháo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朝声。本义:海水的涨落)

(2) 同本义 [tide]

潮,水朝宗于海。——《说文》

牛女为江潮。——《春秋·元命苞》

水朝夕而至曰潮。——《初学记卷六水》

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内地。——清· 邵长蘅《阎典史传》

(3) 又如:大潮,小潮;低潮;退潮;落潮

(4) 比喻大规模的社会变动或运动发展的起伏形势 [tidal current;social upsurge]。如:风潮;工潮;学潮;暗潮;思潮;怒潮

(5) 气温变化或持续一段时间的炎热或寒冷的天气 [wave]。如:寒潮;热潮

(6) 微湿,潮气 [damp]。如:防潮;回潮;潮润;火柴受潮了

词性变化

潮的拼音: cháo  

〈词性:动〉

两颊透出 [be suffused with]。如:潮面([某种气色]涌上面部);潮红

潮的拼音: cháo  

〈词性:形〉

(1) 〈词性:方〉∶成色不足、质量低劣 [low]。如:潮银(回过炉或成色不好的银子);潮金

(2) 技术不高的 [inferior]。如:手艺潮

常用词组

潮红、潮解、潮流、潮气、潮润、潮湿、潮水、潮位、潮汐、潮汛、潮涨潮落

  拼音  yīn   注音  一ㄣ   
部首  音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UJF  仓颉  YTA  郑码  SUK  四角  00601  结构  上下电码  7299  区位  5084  统一码  97F3  笔顺  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音的拼音:yīn(一ㄣ)  

⒈ 声,亦特指有节奏的声:声音。音乐(yuè  )。音律。音色。音量。音区。音韵。音像。音容(声音、容貌)。弦外之音。

⒉ 信息,消息:音信。佳音。音讯。

统一码

音字UNICODE编码U+97F3,10进制: 38899,UTF-32: 000097F3,UTF-8: E9 9F B3。

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音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spirate、news、sound、tone

造字法

指事:从言合一

English

sound, tone, pitch, pronunciatio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音的拼音: yīn  

〈词性:名〉

(1)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 同本义 [sound;voice]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

(4) 音乐 [music tone]

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如:音律;音调

(6) 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 [news;message;information]。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

(7) 字的音读 [pronunciation]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 又如:音韵(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

常用词组

音变、音标、音波、音步、音叉、音尘、音程、音带、音调、音读、音符、音高、音耗、音级、音阶、音节、音节文字、音量、音律、音盲、音撇、音频、音品,音色、音区、音容、音容宛在、音容笑貌、音色、音素、音速、音位、音箱、音响、音像、音效、音信、音型、音译、音域、音乐、音韵、音障、音值、音质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