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汤
【拼音】: āo tāng 【注音】: ㄠˊㄊㄤ 【结构】: 熬(上下结构)汤(左右结构) 【繁体】: 熬湯熬汤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煮物制汤。2.犹言熬月子。熬汤[áotāng]⒈煮物制汤。⒉犹言熬月子。
引证解释⒈煮物制汤。例如:把肉骨头拿去熬汤。⒉犹言熬月子。引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舅爷!你叫俺素芳婶子给富农女人熬汤去吗?”
综合释义煮物制汤。如:把肉骨头拿去熬汤。犹言熬月子。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舅爷!你叫俺素芳婶子给富农女人熬汤去吗?”
英语make soup
汉语大词典(1).煮物制汤,如:把肉骨头拿去熬汤。(2).犹言熬月子。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舅爷!你叫俺素芳婶子给富农女人熬汤去吗?”
熬汤造句
1.时至小暑,梅雨渐歇,渐近伏天,气温炎热,清淡食物,每顿不缺,绿豆解暑,熬汤多喝,睡眠充足,劳逸结合。安全度夏,快乐多多!
2.海东农民常将花椒煮沸后,以其热气腾身治疗风湿、肾亏,以椒子熬汤作为利尿剂。
3.夏季到,吹空调,吹多空调有烦恼,不如多通风来多喝水,绿豆熬汤暑全消;夏天热,静心好,心静自然不烦躁,修养身心赛空调,清爽夏日乐逍遥!
4.听说你最近不爱吃饭,大暑天我忙得欢,用清爽当皮,将冰凉作馅,甘甜熬汤,惬意掺蒜,准备一顿饺子宴,短信发给你解解馋。大暑快乐哦!
5.这叫黄菠黎,是一种高档的木材,它的树皮熬汤喝,可治泻肚。
6.有一天、雅各熬汤、以扫从田野回来累昏了。
7.小暑一到气温高,注意养生很重要,防暑降温有妙招,绿豆熬汤清热好,新鲜瓜果解暑妙,冰棍少吃防感冒,午睡能把容颜保,心境平和莫焦躁。小暑时节愿你健康消暑,快乐无数!
8.夏季一到天闷热,烈日炎炎似火烧,出门防晒要做好,平安出行免中暑,绿豆熬汤能排毒,多喝一些保安康,点点祝福化细雨,滴滴清凉到身旁。愿你这个夏天快乐相伴,清爽无限!
9.喝点热汤本来可使自己舒服一些,但是她不知道怎样熬汤。
10.先知门徒坐在他面前,他吩咐仆人说,你将大锅放在火上,给先知门徒熬汤。
熬汤的单词
make soup
包含熬汤的歇后语
团鱼下滚汤 黄瓜熬白瓜
熬的拼音:āo(ㄠ)
⒈ 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熬白菜。
熬的拼音:áo(ㄠˊ)
⒈ 久煮:熬粥。熬药。
⒉ 忍受,耐苦支持:煎熬。熬夜。熬炼。
⒊ 古同“嗷”。
熬字UNICODE编码U+71AC,10进制: 29100,UTF-32: 000071AC,UTF-8: E7 86 AC。
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熬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䵅
boil、decoct、cook in water
形声:从灬、敖省声
cook down, to boil; endure
详细解释◎ 熬的拼音: āo
〈词性:动〉
(1) (词源见 áo 声) 把蔬菜等加水并放在文火上煮 [stew]。如:熬白菜;熬豆腐
(2) 另见 áo
其它字义的拼音:
◎ 熬的拼音: áo
〈词性:动〉
(1) (形声。从火,敖声。本义:煎干;炒干)
(2) 同本义 [extract sth.by heating]
熬,干煎也。——《说文》
熬,火干也。以火而干五谷之类。——《方言七》
淳熬。——《礼记·内则》
设熬。——《周礼·小祝》
何物中长食?胡麻慢火熬。——王建《隐者居》
(3) 又如:熬谷(干炒过的谷物);熬稃(爆米花)
(4) 用小火慢煮 [stew;boil]
太宗遣使取熬糖法。——《新唐书·摩揭陀传》
(5) 又如:熬粥(慢火煮粥);熬汤(煮物制汤)
(6) 忍受;忍耐;坚持 [drag on;hold out]
我心兮煎熬。——《楚辞·怨上》
二则口渴难熬。——《水浒》
(7) 又如:熬不住(忍耐不了);熬不过苦刑
(8) 另见 āo
熬出头、熬不过、熬更守夜、熬煎、熬夜
◎ 熬的拼音: áo
〈词性:动〉
(1) (形声。从火,敖声。本义:煎干;炒干)
(2) 同本义 [extract sth.by heating]
熬,干煎也。——《说文》
熬,火干也。以火而干五谷之类。——《方言七》
淳熬。——《礼记·内则》
设熬。——《周礼·小祝》
何物中长食?胡麻慢火熬。——王建《隐者居》
(3) 又如:熬谷(干炒过的谷物);熬稃(爆米花)
(4) 用小火慢煮 [stew;boil]
太宗遣使取熬糖法。——《新唐书·摩揭陀传》
(5) 又如:熬粥(慢火煮粥);熬汤(煮物制汤)
(6) 忍受;忍耐;坚持 [drag on;hold out]
我心兮煎熬。——《楚辞·怨上》
二则口渴难熬。——《水浒》
(7) 又如:熬不住(忍耐不了);熬不过苦刑
(8) 另见 āo
熬出头、熬不过、熬更守夜、熬煎、熬夜
汤(湯)的拼音:tāng(ㄊㄤ)
⒈ 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⒉ 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shēn )汤。
⒊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
⒋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中国北京市)。
⒌ 中药的剂型:汤剂。汤药。
⒍ 姓。
汤(湯)的拼音:shāng(ㄕㄤ)
⒈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⒉ (湯)
汤字UNICODE编码U+6C64,10进制: 27748,UTF-32: 00006C64,UTF-8: E6 B1 A4。
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汤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湯
boiling water、broth、gippo、soup、hot water
形声
hot water; soup, gravy, broth
详细解释◎ 汤的拼音:
(1) 湯 shāng
(2) 另见 tāng
汤汤
◎ 汤的拼音:
湯 tāng
〈词性:名〉
(1) (形声。从水,昜( yáng )声。本义:热水;开水)
(2) 同本义 [boiling water]
汤,热水也。——《说文》
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薪火水汤以济之。——《墨子·备梯》
日中如探汤。——《列子·汤问》
踔出汤中。——晋· 干宝《搜神记》
王头随堕汤中。
分其汤肉葬之。
(3) 又如:汤羊(经过开水处理的整只羊);汤火(滚水与烈火);汤炭(滚水与炭火);汤婆子(充以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的铜制扁圆形容器);汤浴(洗热水澡)
(4) 菜汤 [soup]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 王建《新嫁娘》
(5) 又如:汤脚(剩汤);汤玉(汤饼);汤饭
(6) 把草药放在水里熬得的液态药剂 [liquid decoction of medicinal herbs]。如:汤粥(汤药和稀饭);汤散(汤药和散剂);汤引(药引子)
(7) 饮料 [drink]。如:汤点(茶点);汤神(煮茶技艺高超的人);汤瓶(煮茶水用的瓶);汤茗(茶水)
(8) 汤池,护城河 [moat]
金汤失险,车书共道。——《后汉书》
(9) 商朝的开国之君 [Tan king]。又称成汤、成唐、武汤、武王、天乙等。如:汤武之道(指商汤与周武王讨伐暴君之事);汤鼎(商汤时所铸之鼎);汤刑(商汤制定的刑法);汤武(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10) 古州名 [Tang prefecture]
(11) 唐置,辖境在今越南的凉山、朗高、鸿基之间的地区
(12) 唐勃海置,金废。故治在今辽宁省辽中县东北
(13) 山名 [Tang mountain]
(14) 在北京市昌平县东,有大小二汤山。大汤山三峰并峙。小汤山南有温泉
(15) 在南京市东,有温泉,建有浴池,为疗养地
(16) 温泉 [hot spring]。如:汤井(汤泉,温泉);汤殿(温泉浴室);汤池(温泉浴池)
(17) 姓
(18) 另见 shāng;tàng
汤包、汤池、汤池铁城、汤匙、汤罐、汤锅、汤壶、汤镬、汤剂、汤面、汤婆子、汤勺、汤水、汤头、汤团、汤碗、汤显祖、汤药、汤圆
◎ 汤的拼音:
湯 tàng
〈词性:动〉
(1) 通“烫”。加热 [warm]
疾之居腠理也,汤之所及也。——《扁鹊仓公列传》
汤其酒百樽。——《山海经·西山经》
(2) 又如:汤羊(宰羊后,用开水煺毛);汤桶(烫酒桶)
(3) 触,碰 [touch]
那个有福的汤着他身儿,也情愿一个死。——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石君宝《秋胡戏妻》
(4) 遇上,碰上 [meet with]
好道汤着饿鬼了。——《西游记》
(5) 另见 shāng;t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