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煮
【拼音】: áo zhǔ 【注音】: ㄠˊㄓㄨˇ 【结构】: 熬(上下结构)煮(上下结构) 【简体】: 熬煮 【繁体】: 熬煮熬煮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泛指各种佳肴食品。用文火慢煮。熬煮[áozhǔ]⒈泛指各种佳肴食品。⒉用文火慢煮。
引证解释⒈泛指各种佳肴食品。引宋周密《武林旧事·乾淳奉亲》:“约午时初,后苑恭进酥酒,十色熬煮。”⒉用文火慢煮。
网络解释熬煮【词语】:熬煮
综合释义泛指各种佳肴食品。宋周密《武林旧事·乾淳奉亲》:“约午时初,后苑恭进酥酒,十色熬煮。”用文火慢煮。熬煮[áozhǔ]用小火慢慢烹煮。如:「这高汤是用上等排骨熬煮而成的,因此味道特别鲜美。」
汉语大词典(1).泛指各种佳肴食品。宋周密《武林旧事·乾淳奉亲》:“约午时初,后苑恭进酥酒,十色熬煮。”(2).用文火慢煮。
国语辞典用小火慢慢烹煮,如:「这高汤是用上等排骨熬煮而成的,因此味道特别鲜美。」熬煮[áozhǔ]⒈用小火慢慢烹煮。例如:「这高汤是用上等排骨熬煮而成的,因此味道特别鲜美。」德语Aufguss(S)
辞典简编版用小火慢慢烹煮。 【造句】这高汤是用上等排骨熬煮而成的,因此味道特别鲜美。
熬煮造句
1.他先用武火煅烧一阵,然后慢慢降低火焰大小,慢慢熬煮,等浓郁的肉香弥漫在整个房间里时,外面的天色已经亮了起来。
2.日本拉面原本以九州岛拉面的汤头最浓,以猪骨和蔬菜熬煮,后来有些地方流行加入猪背脊脂肪,将高汤熬成浓稠的汤汁。
3.喝粥不是在喝味道,而是在体味一种幸福。你寄托在这漫长熬煮过程中的每一份心情,喝粥的人都能读得懂,也都会珍惜而享受。
4.爱情用来遗忘,感情用来摧毁,忠诚用来背叛,在时间洪流中起落,人心常常经不住世事熬煮。
5.一般有八种材料加白糖一起熬煮,味道香浓。
6.家做豆腐,自产的黄豆慢慢浸泡、磨浆、熬煮、压制,味道就是地道;腌制泡菜,萝卜、白菜慢慢在坛罐中与调料浸融、发酵,味道才会纯正。
7.今天是雪泪节,想送你一碗“忘忧汤”:用忘忧之水下锅,用幸福之火加热,用快乐原料熬煮,用幸运之花点缀!愿这碗热捧捧的汤能融化你所有悲伤和不快,带给你温暖和欢乐!
8.把美满的锅,装满幸福的香米,快乐的花生,团圆的桂圆,兴旺的红枣,用真诚的火焰熬煮,为你献上一份香甜的腊八粥。愿你腊八节享受甜蜜,感受温暖,拥抱快乐,拥有幸福!
9.甜沫是一种以小米面为主熬煮的咸粥,济南人又俗称之为“五香甜沫”。
10.毛及内脏,洗净细切,下锅煸炒,然后加入黄酒,稍煮;加水,加入淘洗干净的小米,先用旺火烧开,再改用文火熬煮,待粥熟时兑入人参浓汁,搅匀,加料酒。
包含熬煮的歇后语
粥锅里煮铁球 黄瓜熬白瓜
熬的拼音:āo(ㄠ)
⒈ 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熬白菜。
熬的拼音:áo(ㄠˊ)
⒈ 久煮:熬粥。熬药。
⒉ 忍受,耐苦支持:煎熬。熬夜。熬炼。
⒊ 古同“嗷”。
熬字UNICODE编码U+71AC,10进制: 29100,UTF-32: 000071AC,UTF-8: E7 86 AC。
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熬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䵅
boil、decoct、cook in water
形声:从灬、敖省声
cook down, to boil; endure
详细解释◎ 熬的拼音: āo
〈词性:动〉
(1) (词源见 áo 声) 把蔬菜等加水并放在文火上煮 [stew]。如:熬白菜;熬豆腐
(2) 另见 áo
其它字义的拼音:
◎ 熬的拼音: áo
〈词性:动〉
(1) (形声。从火,敖声。本义:煎干;炒干)
(2) 同本义 [extract sth.by heating]
熬,干煎也。——《说文》
熬,火干也。以火而干五谷之类。——《方言七》
淳熬。——《礼记·内则》
设熬。——《周礼·小祝》
何物中长食?胡麻慢火熬。——王建《隐者居》
(3) 又如:熬谷(干炒过的谷物);熬稃(爆米花)
(4) 用小火慢煮 [stew;boil]
太宗遣使取熬糖法。——《新唐书·摩揭陀传》
(5) 又如:熬粥(慢火煮粥);熬汤(煮物制汤)
(6) 忍受;忍耐;坚持 [drag on;hold out]
我心兮煎熬。——《楚辞·怨上》
二则口渴难熬。——《水浒》
(7) 又如:熬不住(忍耐不了);熬不过苦刑
(8) 另见 āo
熬出头、熬不过、熬更守夜、熬煎、熬夜
◎ 熬的拼音: áo
〈词性:动〉
(1) (形声。从火,敖声。本义:煎干;炒干)
(2) 同本义 [extract sth.by heating]
熬,干煎也。——《说文》
熬,火干也。以火而干五谷之类。——《方言七》
淳熬。——《礼记·内则》
设熬。——《周礼·小祝》
何物中长食?胡麻慢火熬。——王建《隐者居》
(3) 又如:熬谷(干炒过的谷物);熬稃(爆米花)
(4) 用小火慢煮 [stew;boil]
太宗遣使取熬糖法。——《新唐书·摩揭陀传》
(5) 又如:熬粥(慢火煮粥);熬汤(煮物制汤)
(6) 忍受;忍耐;坚持 [drag on;hold out]
我心兮煎熬。——《楚辞·怨上》
二则口渴难熬。——《水浒》
(7) 又如:熬不住(忍耐不了);熬不过苦刑
(8) 另见 āo
熬出头、熬不过、熬更守夜、熬煎、熬夜
煮的拼音:zhǔ(ㄓㄨˇ)
⒈ 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烹煮。煮饭。煮字(喻书生玩味文字)。煮豆燃箕(喻骨肉相残)。煮鹤焚琴(喻大煞风景的事)。
煮字UNICODE编码U+716E,10进制: 29038,UTF-32: 0000716E,UTF-8: E7 85 AE。
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煮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䰞煑
cook、steam
形声:从灬、者声
cook
详细解释◎ 煮的拼音:
煑 zhǔ
〈词性:动〉
(1) (形声。从火,者声。本义:把东西放在有水的锅里加热使熟) 同本义 [boil;cook]
东煮海水为盐。——《汉书》
命妪煮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又
妪煮芋进。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杜荀鹤《山中寡妇》
若是射得下来,村房人家,讨些水,煮瀑得熟,也得充饥。——《水浒传》
(3) 又如:煮瀑(即煮泡,放在水中煮);煮爆(煮);煮汤(熬药);煮海(煮海水为盐);煮井(煮盐井之水为盐);煮汁(药物和水熬成汁液);煮酒(烫酒,酿酒;热的酒);煮雪(用雪水烧茶或作饭)
◎ 煮的拼音: zhǔ
〈词性:名〉
煮盐,熟盐 [salt obtained by evaporation]。熬干含盐的水分,提取食盐
齐有 渠展之盐, 燕有 辽东之煮。——《管子·地数》
煮豆燃萁、煮鹤焚琴、煮练、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