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稃
【拼音】: áo fū 【注音】: ㄠˊㄈㄨ 【结构】: 熬(上下结构)稃(左右结构)熬稃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爆米花。熬稃[áofū]⒈爆米花。
引证解释⒈爆米花。引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捻粉团欒意,熬稃腷膊声。”自注:“炒糯穀以卜,俗名孛娄,北人号糯米花。”
网络解释熬稃拼音:áofū
综合释义爆米花。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捻粉团欒意,熬稃腷膊声。”自注:“炒糯穀以卜,俗名孛娄,北人号糯米花。”熬稃[áofū]
网友释义拼音:áofū注音:ㄠˊㄈㄨ爆米花。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捻粉团欒意,熬稃腷膊声。”自注:“炒糯谷以卜,俗名孛娄,北人号糯米花。”
汉语大词典爆米花。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捻粉团栾意,熬稃腷膊声。”自注:“炒糯谷以卜,俗名孛娄,北人号糯米花。”
其他释义1.爆米花。
包含熬稃的歇后语
黄瓜熬白瓜
熬的拼音:āo(ㄠ)
⒈ 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熬白菜。
熬的拼音:áo(ㄠˊ)
⒈ 久煮:熬粥。熬药。
⒉ 忍受,耐苦支持:煎熬。熬夜。熬炼。
⒊ 古同“嗷”。
熬字UNICODE编码U+71AC,10进制: 29100,UTF-32: 000071AC,UTF-8: E7 86 AC。
熬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熬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䵅
boil、decoct、cook in water
形声:从灬、敖省声
cook down, to boil; endure
详细解释◎ 熬的拼音: āo
〈词性:动〉
(1) (词源见 áo 声) 把蔬菜等加水并放在文火上煮 [stew]。如:熬白菜;熬豆腐
(2) 另见 áo
其它字义的拼音:
◎ 熬的拼音: áo
〈词性:动〉
(1) (形声。从火,敖声。本义:煎干;炒干)
(2) 同本义 [extract sth.by heating]
熬,干煎也。——《说文》
熬,火干也。以火而干五谷之类。——《方言七》
淳熬。——《礼记·内则》
设熬。——《周礼·小祝》
何物中长食?胡麻慢火熬。——王建《隐者居》
(3) 又如:熬谷(干炒过的谷物);熬稃(爆米花)
(4) 用小火慢煮 [stew;boil]
太宗遣使取熬糖法。——《新唐书·摩揭陀传》
(5) 又如:熬粥(慢火煮粥);熬汤(煮物制汤)
(6) 忍受;忍耐;坚持 [drag on;hold out]
我心兮煎熬。——《楚辞·怨上》
二则口渴难熬。——《水浒》
(7) 又如:熬不住(忍耐不了);熬不过苦刑
(8) 另见 āo
熬出头、熬不过、熬更守夜、熬煎、熬夜
◎ 熬的拼音: áo
〈词性:动〉
(1) (形声。从火,敖声。本义:煎干;炒干)
(2) 同本义 [extract sth.by heating]
熬,干煎也。——《说文》
熬,火干也。以火而干五谷之类。——《方言七》
淳熬。——《礼记·内则》
设熬。——《周礼·小祝》
何物中长食?胡麻慢火熬。——王建《隐者居》
(3) 又如:熬谷(干炒过的谷物);熬稃(爆米花)
(4) 用小火慢煮 [stew;boil]
太宗遣使取熬糖法。——《新唐书·摩揭陀传》
(5) 又如:熬粥(慢火煮粥);熬汤(煮物制汤)
(6) 忍受;忍耐;坚持 [drag on;hold out]
我心兮煎熬。——《楚辞·怨上》
二则口渴难熬。——《水浒》
(7) 又如:熬不住(忍耐不了);熬不过苦刑
(8) 另见 āo
熬出头、熬不过、熬更守夜、熬煎、熬夜
稃的拼音:fū(ㄈㄨ)
⒈ 小麦等植物的花外面包着的硬壳:内稃。外稃。
稃字UNICODE编码U+7A03,10进制: 31235,UTF-32: 00007A03,UTF-8: E7 A8 83。
稃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稃字收录于 现通表 。
䄮孚粰
形声:从禾、孚声
详细解释◎ 稃的拼音:
粰 fū
〈词性:名〉
(1) 谷壳,粗糠 [husk]
拈粉团栾意,熬稃膈膊声。——范成大《上元纪吴下节物》
(2) 又如:麦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