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籁
【拼音】: bǎi lài 【注音】: ㄅㄞˇㄌㄞˋ 【结构】: 百(上下结构)籁(上下结构) 【简体】: 百籁 【繁体】: 百籟百籁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从孔穴中发出的各种声音。亦指各种一般的声音。百籁[bǎilài]⒈从孔穴中发出的各种声音。亦指各种一般的声音。
基础解释从孔穴中发出的各种声音。亦指各种一般的声音。
引证解释⒈从孔穴中发出的各种声音。亦指各种一般的声音。引《文选·张协<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凄风为我啸,百籟坐自吟。”刘良注:“百籟,谓诸孔穴草木风所激而为声。”晋张协《七命》:“寻竹竦茎荫其壑,百籟羣鸣聋其山。”唐李峤《石淙》诗:“羽盖龙旗下絶冥,兰阴薜幄坐云扃。鸟和百籟疑调管,花发千巖似画屏。”
网络解释百籁[英]allkindsofsound
综合释义从孔穴中发出的各种声音。亦指各种一般的声音。《文选·张协<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凄风为我啸,百籟坐自吟。”刘良注:“百籟,谓诸孔穴草木风所激而为声。”晋张协《七命》:“寻竹竦茎荫其壑,百籟羣鸣聋其山。”唐李峤《石淙》诗:“羽盖龙旗下絶冥,兰阴薜幄坐云扃。鸟和百籟疑调管,花发千巖似画屏。”大自然中的一切声音。《文选.张协.七命》:「寻竹竦茎荫其壑,百籁群鸣聋其山。」《文选.张翰.杂诗》:「凄风为我啸,百籁坐自吟。」
网友释义[英]allkindsofsound【词语】:百籁【注音】:bǎilài【释义】:1.从孔穴中发出的各种声音。亦指各种一般的声音。
汉语大词典从孔穴中发出的各种声音。亦指各种一般的声音。《文选·张协〈杂诗〉之六》:“咆虎响穷山,鸣鹤聒空林。凄风为我啸,百籁坐自吟。”刘良注:“百籁,谓诸孔穴草木风所激而为声。”晋张协《七命》:“寻竹竦茎荫其壑,百籁群鸣聋其山。”唐李峤《石淙》诗:“羽盖龙旗下绝冥,兰阴薜幄坐云扃。鸟和百籁疑调管,花发千岩似画屏。”
国语辞典大自然中的一切声音。百籁[bǎilài]⒈大自然中的一切声音。引《文选·张协·七命》:「寻竹竦茎荫其壑,百籁群鸣聋其山。」《文选·张翰·杂诗》:「凄风为我啸,百籁坐自吟。」
辞典修订版大自然中的一切声音。《文选.张协.七命》:「寻竹竦茎荫其壑,百籁群鸣聋其山。」《文选.张翰.杂诗》:「凄风为我啸,百籁坐自吟。」
包含百籁的歇后语
百灵鸟唱歌
百的拼音:bǎi(ㄅㄞˇ)
⒈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⒉ 喻很多: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
百字UNICODE编码U+767E,10进制: 30334,UTF-32: 0000767E,UTF-8: E7 99 BE。
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百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佰
hundred、all kind of
会意:从一、从白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详细解释◎ 百的拼音: bǎi
数
(1)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 十个十。一百,100 [hundred]
百,十十也。——《说文》
律中百钟。——《淮南子·时则》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百辆之迎(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百户(一百户人家;统兵百人之官)
(4) 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numerous]
千禄百福。——《诗·大雅·假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百花争艳;百发百中;百官(众官);百事(众多的事物)
◎ 百的拼音: bǎi
〈词性:形〉
(1) 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all kinds of]
百计营谋不得脱。——《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百像图(各种人物的画像,是专供临摹影像的范本);百般(各种不同的情态)
(3) 所有;一切;凡 [all]
社稷百官皆在。——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4) 又如:百业;百口(整个家族);百工;百川归海(比喻众望所归)
(5) [名]∶姓
◎ 百的拼音: bǎi
〈词性:动〉
(1) 增为百倍 [increase a hundredfold]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人一能之,己百之。——《礼记·中庸》
(2) 另见 bó
百般、百般无赖、百宝箱、百弊丛生、百不失一、百步穿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川归海、百读不厌、百堵皆作、百端、百端待举、百发百中、百废俱兴,百废俱举、百分比,百分率、百分数、百分之百、百感交集、百舸、百工、百官、百合、百合花、百花齐放、百货商店、百家、百家争鸣、百家姓、百科全书、百孔千疮,百孔千创、百口莫辩、百老汇、百里挑一、百炼成钢、百炼千锤、百灵鸟、百侣、百米、百米赛跑、百衲、百衲本、百衲衣、百年、百年不遇、百年大计、百年树人、百年之好、百年之后、百千、百日、百日咳、百日维新、百十、百世、百事可乐、百事通、百司、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解,百思莫解、百岁之后、百听不厌、百万、百万雄师,百万雄兵、百闻不如一见、百无禁忌、百无聊赖、百戏、百姓、百叶窗、百依百顺,百顺百依,百依百随、百越、百战百胜、百战不殆、百折不回、百折不挠、百褶裙、百纵千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籁(籟)的拼音:lài(ㄌㄞˋ)
⒈ 古代的一种箫。
⒉ 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响:天籁。万籁俱寂。
籁字UNICODE编码U+7C41,10进制: 31809,UTF-32: 00007C41,UTF-8: E7 B1 81。
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籁字收录于 现通表 。
籟
noise、sound
形声:从竹、赖声
bamboo flute; pipe; various sound
详细解释◎ 籁的拼音:
籟 lài
〈词性:名〉
(1) (形声。从竹,赖声。本义:古代一种管乐器,三孔)
(2) 同本义 [an ancient musical pipe]
吹鸣籁。——《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籁,箫也。”
爽籁发而清风生。——王勃《滕王阁序》
(3) 又如:籁竽(箫与竽,用竹制的管乐器);籁龠(古管乐器。籁,三孔;龠,六孔)。又指箫
(4) 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亦泛指一般的声响 [sound]。如:人籁(人口吹奏出的声音);地籁(风吹孔穴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