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虑
【拼音】: bǎi lǜ 【注音】: ㄅㄞˇㄌㄩˋ 【结构】: 百(上下结构)虑(半包围结构) 【简体】: 百虑 【繁体】: 百慮百虑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各种思虑;许多想法。百虑[bǎilǜ]⒈各种思虑;许多想法。
引证解释⒈各种思虑;许多想法。引《易·繫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唐杜甫《西阁夜》诗:“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明刘基《永康胡元鼎白云楼》诗:“昔时望云煎百虑,今日看云美无度。”清吴嘉纪《秋日怀孙八豹人》诗之六:“衰年缠百虑,我辈岂长存。”
网络解释百虑百虑,是汉语词汇,
综合释义各种思虑;许多想法。《易·繫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唐杜甫《西阁夜》诗:“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明刘基《永康胡元鼎白云楼》诗:“昔时望云煎百虑,今日看云美无度。”清吴嘉纪《秋日怀孙八豹人》诗之六:“衰年缠百虑,我辈岂长存。”百虑[bǎilǜ]种种想法。《易经.系辞上》:「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文选.江淹.杂体诗.刘太尉》:「投袂既愤懑,抚枕怀百虑。」
网友释义百虑,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ǎilǜ,释义为各种思虑,许多想法。出自《易·系辞下》。
汉语大词典各种思虑;许多想法。《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唐杜甫《西阁夜》诗:“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明刘基《永康胡元鼎白云楼》诗:“昔时望云煎百虑,今日看云美无度。”清吴嘉纪《秋日怀孙八豹人》诗之六:“衰年缠百虑,我辈岂长存。”
国语辞典种种想法。百虑[bǎilǜ]⒈种种想法。引《易经·系辞上》:「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文选·江淹·杂体诗·刘太尉》:「投袂既愤懑,抚枕怀百虑。」
辞典修订版种种想法。《易经.系辞上》:「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文选.江淹.杂体诗.刘太尉》:「投袂既愤懑,抚枕怀百虑。」
其他释义1.各种思虑;许多想法。
百虑造句
1.这一条路线是或许是巴豆经过了千思百虑所得到的结果?巴豆是被动的?巴豆是主动的?这只有巴豆自己心里清楚。
2.《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对当前在亚洲地区的共生状态中,重建“一致百虑,殊途同归”的文化共识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3.无情正千思百虑,心乱如麻之际,一切都给这一声嗤笑打断。
4.他现在是千思百虑的,却又毫无头绪,心事重重,却又是顾虑多多。
5.“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6.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7.的幕后又是何人,心中虽然千思百虑,口中却依旧有条不紊回应。
8.在被打击良久过后,叶余同志重新振作了起来,他决定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于是在千思百虑过后,叶余同志拿出了两套方案来拯救自己。
9.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岂可以百虑之一失,而谓经典之不可用,以日月曾蚀之故,而谓悬象非大明哉?外国作水精碗,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
10.笼统讲其天人浑然一体当然可以,但不是所谓“一致百虑”,也有别于“以它平它”。
关于百虑的诗词
《呼卢·年少相看百虑无》 《画屏·六月炎蒸百虑烦》 《勾院偶书·一坐閒窗百虑清》 《悟人一言·百虑谋犹拙》 《寄题·性静百虑忘》 《春阴·一寸回肠百虑侵》 《题养逸图·书卷茶垆百虑融》 《再赋前韵·高卧江滨百虑清》 《赤松即景·平生百虑懒》 《中年·才过中年百虑轻》
包含百虑的歇后语
百灵鸟唱歌
百的拼音:bǎi(ㄅㄞˇ)
⒈ 数名,十个十(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佰”代):百步穿杨。百儿八十。百分比。
⒉ 喻很多:百草。百货。百姓(人民)。百般。百炼成钢。百无聊赖。百废俱兴(xīng )。
百字UNICODE编码U+767E,10进制: 30334,UTF-32: 0000767E,UTF-8: E7 99 BE。
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百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佰
hundred、all kind of
会意:从一、从白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详细解释◎ 百的拼音: bǎi
数
(1)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 十个十。一百,100 [hundred]
百,十十也。——《说文》
律中百钟。——《淮南子·时则》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百辆之迎(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百户(一百户人家;统兵百人之官)
(4) 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numerous]
千禄百福。——《诗·大雅·假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百花争艳;百发百中;百官(众官);百事(众多的事物)
◎ 百的拼音: bǎi
〈词性:形〉
(1) 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all kinds of]
百计营谋不得脱。——《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百像图(各种人物的画像,是专供临摹影像的范本);百般(各种不同的情态)
(3) 所有;一切;凡 [all]
社稷百官皆在。——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4) 又如:百业;百口(整个家族);百工;百川归海(比喻众望所归)
(5) [名]∶姓
◎ 百的拼音: bǎi
〈词性:动〉
(1) 增为百倍 [increase a hundredfold]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人一能之,己百之。——《礼记·中庸》
(2) 另见 bó
百般、百般无赖、百宝箱、百弊丛生、百不失一、百步穿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川归海、百读不厌、百堵皆作、百端、百端待举、百发百中、百废俱兴,百废俱举、百分比,百分率、百分数、百分之百、百感交集、百舸、百工、百官、百合、百合花、百花齐放、百货商店、百家、百家争鸣、百家姓、百科全书、百孔千疮,百孔千创、百口莫辩、百老汇、百里挑一、百炼成钢、百炼千锤、百灵鸟、百侣、百米、百米赛跑、百衲、百衲本、百衲衣、百年、百年不遇、百年大计、百年树人、百年之好、百年之后、百千、百日、百日咳、百日维新、百十、百世、百事可乐、百事通、百司、百思不得其解,百思不解,百思莫解、百岁之后、百听不厌、百万、百万雄师,百万雄兵、百闻不如一见、百无禁忌、百无聊赖、百戏、百姓、百叶窗、百依百顺,百顺百依,百依百随、百越、百战百胜、百战不殆、百折不回、百折不挠、百褶裙、百纵千随、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虑(慮)的拼音:lǜ(ㄌㄩˋ)
⒈ 思考:考虑。思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⒉ 担忧:顾虑。忧虑。不足为虑。
虑字UNICODE编码U+8651,10进制: 34385,UTF-32: 00008651,UTF-8: E8 99 91。
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慮
consider
形声
be concerned, worry about
详细解释◎ 虑的拼音:
慮 lǜ
〈词性:动〉
(1) (形声。从思,虍( hū )声。本义:思虑,谋划)
(2) 同本义 [consider reflect on;think over]
虑,谋思也。——《说文》
非士无与虑国。——《墨子·亲士》
弗虑弗图。——《诗·小雅·雨无止》
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荀子·礼论》
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深谋远虑。——汉· 贾谊《过秦论》
足下更虑之。——《战国策·燕策》
(3) 又如:考虑(思索问题,以便做出决定);虑尽(谋划穷尽);虑佚(思虑放荡失当);虑事多暗(考虑事情不明);虑思(思虑,考虑);虑计(思虑筹划)
(4) 用绳结缀 [knot]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庄子·逍遥游》
(5) 忧虑 [worry]
虑人逼取。——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将军勿虑。——《资治通鉴》
虑患之具。——苏轼《教战守》
虑戚吾心。——清· 袁枚《祭妹文》
(6) 又如:不足为虑;虑恐(忧虑);虑难(忧虑灾难);虑患(忧虑祸患);虑忆(忧虑,挂念)
(7) 审察,讯察 [try]
大理寺掌折狱详刑,凡罪系者五日一虑。——《唐书·百官志》
(8) 又如:虑免(讯察赦免);虑问(对囚犯进行审问);虑囚(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
◎ 虑的拼音:
慮 lǜ
〈词性:名〉
思想;意念 [idea;thought]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诸葛亮《出师表》
衡于虑。——《孟子·告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