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硩蔟氏的拼音_che cu shi是什么意思

硩蔟氏

【拼音】: chè cù shì 【注音】: ㄔㄜˋㄘㄨˋㄕˋ 【结构】: 硩(上下结构)蔟(上下结构)氏(独体结构)

硩蔟氏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官名。硩蔟氏[chècùshì]⒈官名。

引证解释⒈官名。引《周礼·秋官·硩蔟氏》:“硩蔟氏掌覆妖鸟之巢。”亦省作“硩蔟”。唐陆龟蒙《孤雁》诗:“硩蔟书尚存,寧容恣妖幻。”

网络解释硩蔟氏硩蔟氏,汉语词语,读音是chècùshì,解释为官名。

综合释义官名。《周礼·秋官·硩蔟氏》:“硩蔟氏掌覆妖鸟之巢。”亦省作“硩蔟”。唐陆龟蒙《孤雁》诗:“硩蔟书尚存,寧容恣妖幻。”硩蔟氏[chècùshì]

汉语大词典官名。《周礼·秋官·硩蔟氏》:“硩蔟氏掌覆妖鸟之巢。”亦省作“硩蔟”。唐陆龟蒙《孤雁》:“硩蔟书尚存,宁容恣妖幻。”

其他释义1.官名。

硩的意思

  拼音  chè   注音  ㄔㄜˋ   
部首  石部  部外笔画  7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RRDF  仓颉  QLMR  郑码  DPG  四角  52602  结构  上下统一码  7869  笔顺  一丨一ノノ一丨一ノ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硩的拼音:chè(ㄔㄜˋ)  

⒈ 摘取;采。

⒉ 捣毁。

统一码

硩字UNICODE编码U+7869,10进制: 30825,UTF-32: 00007869,UTF-8: E7 A1 A9。

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拼音    注音  ㄘㄨˋ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4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11画  总笔画  17画  
五笔  AYTD  仓颉  TYSK  郑码  ESMM  四角  44284  结构  上下电码  5590  区位  6193  统一码  851F  笔顺  一丨丨丶一フノノ一ノ一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蔟的拼音:cù(ㄘㄨˋ)  

⒈ 蚕在上面做茧的东西,通常用稻草做成:蚕蔟。

⒉ 古同“簇”,丛聚。

统一码

蔟字UNICODE编码U+851F,10进制: 34079,UTF-32: 0000851F,UTF-8: E8 94 9F。

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蔟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艹、族声

English

frame on which silkworms sp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蔟的拼音:   

〈词性:名〉

(1) 蚕蔟,供蚕作茧的东西。用稻麦杆等堆聚而成 [a small bundle of straw,etc.;for silkworms to spin cocoons on]

蔟,行蚕蓐。——《说文》

帅导群妾,咸循蚕蔟。——扬雄《元后诔》

(2) 巢 [nest]

读为爵蔟之蔟,谓巢也。——《周礼·哲蔟氏司农注》

(3) 又如:柴蔟

词性变化

蔟的拼音:   

〈词性:动〉

(1) 聚集,堆积 [gather]

律中太蔟。——《礼记·月令》

野绿蔟草树,眼界蚕秦原。——唐· 白居易《游悟真寺诗》

(2) 簇拥 [environ]

众官蔟张松见 刘璋。——《三国志平话》

  拼音  shì zhī   注音  ㄕˋ ㄓ   
部首  氏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QAV  仓颉  HVP  郑码  RH  四角  72740  结构  单一电码  3044  区位  4247  统一码  6C0F  笔顺  ノ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氏的拼音:shì(ㄕˋ)  

⒈ 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

⒉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神农氏。太史氏。摄氏表。

其他字义

氏的拼音:zhī(ㄓ)  

⒈ 〔阏(yān  )氏〕见“阏”。

⒉ 〔月氏〕见“月”。

统一码

氏字UNICODE编码U+6C0F,10进制: 27663,UTF-32: 00006C0F,UTF-8: E6 B0 8F。

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amily name、surnam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lan, family; mis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氏的拼音: shì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物体欲倾倒而将其支撑住的形象。是“支”的本字。本义: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

(2) 同本义 [family;family name]

氏,姓氏。——《玉篇》。按,秦汉以前,“姓”和“氏”不同,“姓”为“氏”之本,“氏”自“姓”出。夏、商、周三代,氏是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之所由出生

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略·氏族》

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3) 也有以邑、官职、祖父的谥号或字为氏的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 秦始皇则曰“姓 赵氏”,于 汉高祖则曰“姓 刘氏”。—— 顾炎武《日知录》

丁氏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察传》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乐府诗集·陌上桑》

(4) 加在远古传说人物后面、世袭官职后面的称谓。如:伏羲氏;太史氏;夏后氏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

(5) 一家成员所共同采用的姓,以别于个别的名。如:张氏兄弟;王氏姐妹;氏姓(氏与姓;姓);氏胄(世家大族的后裔)

(6) 对学术、流派、专家、名人或宗教的称呼 [a form of address for celebrities and specialists]

妙思六经,消遥百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7) 又指古代世业职官的称号。如:保氏;职方氏;陈氏定理

(8) 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或如通常在父姓前还加上夫姓的称呼 [a character placed after a married woman’s maiden name]

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 陶氏。—— 清·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夫人李氏;王张氏

(10) 姓

词性变化

氏的拼音: shì  

〈词性:代〉

(1) 通“是”。此,这 [this]

今知氏大国之君。——《墨子·天志下》。俞樾云:“知”字衍文。氏、是古通用。“今氏”即“今是”也。

唯氏三族之不虞。——《白虎通·宗族》

氏为庄公。——《汉书·地理志》

(2) 另见 zhī  

常用词组

氏族

基本词义

氏的拼音: zhī  

(1) ——见“月氏”( Yuèzhī  ):汉代西域国名

(2) 另见 shì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