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病
【拼音】: chēng bìng 【注音】: ㄔㄥㄅ一ㄥˋ 【词性】: 动词。 【结构】: 称(左右结构)病(半包围结构) 【简体】: 称病 【繁体】: 稱病称病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称病chēngbìng。(1)借口有病。称病[chēngbìng]⒈借口有病。例称病辞官。称病不出。英pleadillness;
基础解释指借口生病。
引证解释⒈借口生病。引《战国策·秦策二》:“张仪至,称病不朝。”《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称病閒居,不慕官爵。”
网络解释称病称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ēngbìng,是指借口有病。
网友释义【词目】称病【释义】[pleadillness]借口有病。【示例】称病辞官。称病不出。《史记·周本纪》:“公不如称病而无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汉语大词典借口生病。《战国策·秦策二》:“张仪至,称病不朝。”《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称病閒居,不慕官爵。”
国语辞典借口有病。《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称病闲居,不慕官爵。」也作「称疾」。称病[chēngbìng]⒈借口有病。也作「称疾」。引《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称病闲居,不慕官爵。」
辞典修订版藉口有病。《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称病闲居,不慕官爵。」也作「称疾」。
英语plead illness
法语prétexter une maladie、sous prétexte de maladie
其他释义1.借口生病。
称病造句
1.布劳顿星期一称病请了一天假来粉刷栅栏。
2.《汉书?吴王刘濞传》‘今吴王前有太子之隙,诈称病不朝,于法当诛。
3.及善因称病,谒假月馀;太后不问。
4.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公不若称病不出也。
5.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病原菌的抗生素抗性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
6.天一下雨,王林就对老师称病不上学了。
7.他不仅坚决反对日本的吞并,后来还自认为是“亡国大夫”,称病闭门不出。
8.病员家属偕同汉丰派出所李启华警官来院,称病员是被人拐骗来的,今日将接其出院,嘱其继续治病。
9.明日皆称病,乞罢典兵,赐赉甚厚,唯石守信兼职如故,其实兵权不在也。
10.帝使使召卢绾,绾称病;上又使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往迎燕王,因验问左右。
关于称病的诗词
《相如·相如何必称病》 《虞美人·六禾称病谢客,不忘填词。依调慰之》
称病的单词
plead illness
称(稱)的拼音:chēng(ㄔㄥ)
⒈ 量轻重:称量(liáng )。
⒉ 叫,叫做:自称。称呼。称帝。称臣。称兄道弟。
⒊ 名号:名称。简称。称号。称谓。职称。
⒋ 说:声称。称快。称病。称便。
⒌ 赞扬:称道。称许。称颂。称赞。
⒍ 举:称兵。称觞祝寿。
称(稱)的拼音:chèn(ㄔㄣˋ)
⒈ 适合:称心。称职。相称。匀称。对称。
称(稱)的拼音:chèng(ㄔㄥˋ)
⒈ 同“秤”。
称字UNICODE编码U+79F0,10进制: 31216,UTF-32: 000079F0,UTF-8: E7 A7 B0。
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称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稱爯偁穪
call、name、say、weigh up
原为形声
call; name, brand; address; say
详细解释◎ 称的拼音:
稱 chèn
〈词性:动〉
(1) 符合,相当 [fit;match;suit]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
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韩非子·王蠹》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对称;相称;称合(相当);称任(称职,犹胜任);称位(与职位相符)
(3) 另见 chēng;chèng
称身、称体裁衣、称心、称心如意、称愿、称职
◎ 称的拼音:
稱 ch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禾,爯( chēng )声。( chèng )本义: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秤”。又指称量)
(2) 测定重量[weigh]
苦称量之不审兮。——《楚辞·惜誓》。注:“称所以知轻重。”
(3) 又如:称物(衡量物之多少,轻重);称亭(称量平正);称验(过称检验)。泛指衡量、揣度。又如:称体裁衣(比喻按照实际来办理);称斤约两(比喻权衡得失);称功(衡量功劳,与功绩相比)
(4) 叫做;称呼;号称;把…说成 [call]
称帝而治。——《战国策·秦策》
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清· 侯方域《马伶传》
(5) 又如:自称;通称;称名(称呼名字);称作(叫做);统称(总起来叫);称讳(称呼名字);称孤(称王,称帝)
(6) 述说;声称 [say]
旄期称道不乱者。——《礼记·射义》
知其不足称也。——《国语·晋语》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史记·陈涉世家》
(7) 又如:口称(口头上说);宣称(声称)
(8) 举起 [raise]
称彼兕觥。——《诗·豳风·七月》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书·收誓》
元祀惟称。——张衡《东京赋》。注:“皆训举也。”
(9) 又如:称觥(举杯祝酒);称觞(举杯敬酒)
(10) 称赞,赞扬 [praise]
禹称善人,不善人远。——《左传·宣公十六年》
使人高贤称誉己者,心之力也。——《淮南子·人间》
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汉书·刘向传》
将军向宠…晓畅军事,尝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出师表》
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11) 又如:称扬(称赞,赞许);称赏不已(连连称赞);称奖(称赞夸奖)
(12) 举事,领兵造反 [start an uprising]
敢行称乱。——《书·汤誓》
而称兵以害我。——《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不可以称兵。——《吕氏春秋·孟春》
(13) 又如:称乱(举兵作乱)
(14) 举荐[recommend]
繁称文辞,天下不治。——《战国策·秦策》
(15) 又如:称贤(举用贤能);称荐(举荐)
◎ 称的拼音:
稱 chēng
〈词性:名〉
(1) 称呼。称谓 [title]。如:尊称;敬称;谦称;卑称;爱称;美称;昵称
(2) 名称 [name]。如:俗称;别称;统称;简称;职称;美称
(3) 另见 chèn;chèng (秤)
称霸、称便、称兵、称病、称臣、称贷、称道、称帝、称孤道寡、称号、称呼、称快、称量、称赏、称述、称颂、称叹、称王称霸、称为、称谓、称贤荐能、称羡、称谢、称兄道弟、称雄、称许、称引、称誉、称赞
◎ 称的拼音:
稱 chèng
〈词性:名〉
(1) (称为“稱”的简化字) 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后作“秤” [steelyard]
称,铨也。——《说文》
角斗称。——《淮南子·时则》。注;“量器也。”
(2) 又如:过称(用秤量)
(3) 另见 chèn,chēng
病的拼音:bìng(ㄅ一ㄥˋ)
⒈ 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疾病。病症。病例。病痛。病情。病源。病愈。病变。病危。病逝。病榻。病残。
⒉ 缺点,错误:语病。通病。弊病。
⒊ 损害,祸害:祸国病民。
⒋ 不满,责备:诟病。
⒌ 烦躁,担忧:“郑人病之”。
病字UNICODE编码U+75C5,10进制: 30149,UTF-32: 000075C5,UTF-8: E7 97 85。
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病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illness、sickness、disease、be ill、fault
形声:从疒、丙声
illness, sickness, disease
详细解释◎ 病的拼音: bìng
〈词性:名〉
(1)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2) 同本义 [be seriously ill]
病,疾加也。——《说文》
疾病外内皆埽。——《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
坎为心病。——《易·说卦》
疾病而立之。——《左传·襄公十九年》
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王充《论衡·订鬼》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韩非子·孤愤》
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庄子·达生》
(3) 又如: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4) 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 [illness;sickness;disease]
君之病在肌肤。——《韩非子·喻老》
性伤谓之病。——《荀子·正名》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史记·留侯世家》
(5) 又如:病笃(病势沉重);病疽(毒疮类疾病);病困(受疾病的困扰);病革(病势危急将死);病亟(病革)
(6) 缺点,毛病,瑕疵 [fault;defect]
不如舜,不如 周公,吾之病也。—— 唐· 韩愈《原毁》
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宗臣《报刘一丈书》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砭切政病。——《新唐书·杜希全传》
(7) 又如:病累(指文章中有瑕疵或累赘的字句);语病;通病(一般都有的缺点);毛病(缺点);弊病(事情上的毛病;弊端)
(8) 疾苦,痛苦 [hardships;painful;sufferings]
长其孤,问其病。——《国语·吴语》
◎ 病的拼音: bìng
〈词性:形〉
(1) 困难,不利 [difficult]
利则东收齐,病则西侵 秦。——《史记·商君列传》
(2) 枯萎 [withere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 又如:病树(即将枯死的树木);病叶(枯叶;黄叶);病草(枯萎变黄的草)
◎ 病的拼音: bìng
〈词性:动〉
(1) 生病 [fall ill]
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王充《论衡·订鬼》
弥子瑕母病。——《韩非子·说难》
见一人病咽塞。——《三国志·方伎传》
(2) 又如:孩子病了;病状(请病假的文状);病忘(患健忘的病症);病恹恹(久病慵懒的样子)
(3) 担心,忧虑 [worry;be anxious]
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卫灵公》
(4) 又如:病滞(犹郁滞);病俗(犹言忧民忧俗);病疚(愧悔不安)
(5) 苦恼,困恼 [vex]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6) 又如:病涉(苦于涉水渡川)
(7) 损害 [harm]。如:病民(为害人民);病蛊(害人的毒蛊。犹言害人虫)
(8) 疲累,倦困 [tire]
今日病矣,余助苗长矣。——《孟子·公孙丑上》
(9) 又如:病乏(困乏;因病惫乏);病喙(非常疲乏,呼吸困难)
病案、病包儿、病变、病病殃殃、病残、病残、病程、病床、病从口入、病毒、病笃、病房、病夫、病根、病故、病国殃民、病害、病号、病号饭、病患、病家、病假、病假条、病句、病菌、病苦、病况、病理、病理学、病历、病例、病名、病魔、病情、病人、病容、病入膏肓、病弱、病史、病室、病逝、病势、病榻、病态、病体、病痛、病歪歪、病危、病象、病恹恹、病殃殃、病秧子、病友、病愈、病员、病原、病源、病院、病灶、病征、病症、病重、病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