绊脚
【拼音】: bàn jiǎo 【结构】: 绊(左右结构)脚(左右结构) 【简体】: 绊脚 【繁体】: 絆腳绊脚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为绊翻行人而敷设的绳索。
辞典修订版本指脚受到阻碍,行动不便。后比喻拘束、拖累。《西游记.第二三回》:「却说那八戒跟着丈母,行入里面,一层层也不知多少房舍,磕磕撞撞,尽都是门槛绊脚。」《红楼梦.第一二回》:「别是在路上有人绊住了脚,舍不得回来也未可知。」
英语stumbling blockobstacle
高级汉语词典用绳子绑住脚
绊脚造句
1.已经无牵无挂的我们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已经没有了牵挂和束缚,看着床上的枪和正在玩刀的张三疯,我相信我们可以碾碎所有阻挡我们前进的地绊脚石。
2.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我们往往被一些虚设于心的石头所绊倒,而那些横在路上的真正的绊脚石,却都能很自如地踏过去。
3.在伊吾、鄯善等国臣服于唐朝之后,唐朝又于贞观十四年攻灭了西域上的绊脚石?高昌国,建立了西州和安西都护府。
4.有的人在困难面前奋发图强,磨练自己;有的人在困难面前知难而退,胆小;有的人希望多碰到困难;而有的人却希望一辈子都不要碰上……这就是两种人对待困难的不同之处。有的人觉得困难是人生道路上的垫脚石;有的人认为困难是道路上的绊脚石。
5.有些人在激烈竞争的汹涛骇浪中被卷走,从此一蹶不振;有些人却迎着风口、踏上浪尖,上了岸,他们成功了。因为他们多了一份坚持。风口浪尖对于他们来说不是绊脚石,而是垫高自己的基石。
6.电杆路中立新路成“绊脚路”。
7.用执着装点自己,让浓雾擦亮眼际,让心灵风雨洗礼,像小草坚韧挺立,在绊脚石上踩出足迹,在摸索中不断寻觅,山那边有另一片美丽。
8.当我们有幸遇到别人需要帮忙的机会时,我们一定不要错过,因为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平道路。海涛法师。
9.白可清不知道说什么,也懒得说,反正自己也和他一样讨厌他,大不了以后井水不犯河水,各过各的生活,这样本姑娘还自在一点,处理事情也不至于绊手绊脚。
10.在顺势治疗的理论里,差劣的饮食会被视为治疗的绊脚石。只要有适当的饮食,所有皮肤问题均会由内至外自自然然地被解决。
关于绊脚的诗词
《送谨师·谨师牢绊脚》
绊脚的单词
stumbling block obstacle
包含绊脚的歇后语
脚跟拴石头
绊(絆)的拼音:bàn(ㄅㄢˋ)
⒈ 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引申为束缚或牵制:绊住。绊倒。羁绊(束缚)。绊脚石(喻阻碍前进的东西)。绊手绊脚。
绊字UNICODE编码U+7ECA,10进制: 32458,UTF-32: 00007ECA,UTF-8: E7 BB 8A。
绊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绊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絆
stumble、trip
形声:从纟、半声
loop, catch; fetter, shackle
详细解释◎ 绊的拼音:
絆 bàn
〈词性:名〉
(1) (形声。从糸,半声。本义:驾车时套在牲口后部的皮带)
(2) 同本义 [crupper]
绊,马絷也。字亦作跘。——《说文》
靽,半也,拘使半行不得自纵也。——《释名·释车》
(3) 泛指系鸟兽的绳子
饰五采之华绊,结璇玑之金环。——傅玄《鹰赋》
(4) 喻阴谋、圈套 [snare]
连兄弟燕青也着绊了。——《燕青博鱼》
(5) 亦用以比喻误中圈套而受害
(6) 装束,穿戴 [dress]
国人之绊。——《瀛涯胜览》
◎ 绊的拼音:
絆 bàn
动
(1) 羁绊;拘束;束缚 [tie]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杜甫《曲江二首》
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资治通鉴》
(2) 用绳子把足系住 [tie the foot]
不羁不绊。——扬雄《交州牧箴》
(3) 又如:绊脚(用绳子绑住脚)
(4) 走路或跑步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 [stumble]
被门槛子绊倒。——《红楼梦》
(5) 又如:绊倒
绊绊磕磕、绊倒、绊脚石、绊马索、绊手绊脚、绊子
脚的拼音:jiǎo(ㄐ一ㄠˇ)
⒈ 人和某些动物身体最下部接触地面的部分:脚心。脚掌。脚背。脚跟。脚步。脚印。脚法(指踢球、踢毽等的技巧)。脚镣。脚踏实地(形容做事实事求是,不浮夸)。
⒉ 最下部:脚注。山脚。墙脚。
⒊ 剩下的废料,渣滓:下脚料。
⒋ 〔脚本〕表演戏剧或拍摄影视所依据的底本。
⒌ 旧时指与体力搬运有关的:脚夫。脚行(háng )。脚钱。拉脚。
脚字UNICODE编码U+811A,10进制: 33050,UTF-32: 0000811A,UTF-8: E8 84 9A。
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卻腳踋
feet、footsie、pettitoes、trilby
足、手、头
会意
leg, foot; base, leg, foundation
详细解释◎ 脚的拼音:
脚 jiǎo
〈词性:名〉
(1) (形声。从肉,却声。本义:胫,小腿)
(2) 同本义 [shank]
脚,胫也。——《说文》
捶笞膑脚。——《荀子·正论》
(3) 又如:脚膀(指小腿);脚胫(小腿);腿杆(方言。腿)
(4) 足的别称 [foot]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脚著谢公屐。——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又如:脚炉(烘脚的小铜炉);脚踏(炕前供垫脚用的矮凳);脚踪(足迹);脚驴(供人雇用骑行的驴子)
(6) 某物的底座(作为它的支承部件)[base]
水面初平云脚低。——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 又如:根脚;杯脚;山脚;墙脚;脚灯;脚底下人
(8) 残渣,即最后留下的渣滓 [dregs;residue]。如:茶脚;酒脚
(9) 脚步 [step]。如:脚头(脚步,行动)
(10) 担任传递或运输的人 [porter]。如:脚家(脚夫);脚子(旧时对搬运工人的蔑称);脚户(脚夫);脚步钱(跑腿钱);脚费(脚钱);脚乘(运载工具,如舟车骡马等;指搬运费)
(11) 帮手 [helper]
我又不能自去,少不得要他作脚。——《红楼梦》
(12) 末端 [end]。如:脚舰(系在战船尾部备用的小船);太阳光线的末端叫日脚
脚板、脚本、脚脖子、脚步、脚灯、脚凳、脚底、脚垫、脚夫、脚杆、脚跟,脚根、脚弓、脚孤拐、脚光、脚后跟、脚户、脚迹、脚劲,脚劲儿、脚力、脚镣、脚路、脚轮、脚门、脚盆、脚气、脚钱、脚色、脚手架、脚踏车、脚梯、脚腕子、脚位、脚窝、脚心、脚印,脚印儿、脚掌、脚爪、脚趾、脚肿、脚踵、脚注、脚镯、脚子油、脚资、脚踪
◎ 脚的拼音: jué
〈词性:名〉
(1)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role;part]
崛,山短高也。——《说文》
崛,特立也。——《埤苍》
神明崛其特起。——张衡《西京赋》
洪台崛其独出兮。——《文选·扬雄·甘泉赋》
(2) 又如:脚儿(也作“角儿”、“脚色”);脚色(出身履历;演员;人物)
(3) 另见 jiǎ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