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匪
【拼音】: bǎng fěi 【注音】: ㄅㄤˇㄈㄟˇ 【词性】: 名词。 【结构】: 绑(左中右结构)匪(半包围结构) 【简体】: 绑匪 【繁体】: 綁匪绑匪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绑匪bǎngfěi。(1)从事绑票的匪徒。绑匪[bǎngfěi]⒈从事绑票的匪徒。英kidnapper;
基础解释(名)绑架人以勒索赎金的匪徒。
网络解释绑匪绑匪:新加坡动作电影
汉语大词典指从事绑票的匪徒。
国语辞典掳人勒赎的歹徒,如:「这个绑匪终于良心发现,放了人质。」绑匪[bǎngfěi]⒈掳人勒赎的歹徒。例如:「这个绑匪终于良心发现,放了人质。」近票匪英语kidnapper法语kidnappeur
辞典简编版掳人勒赎的歹徒。 【造句】这桩绑架案的绑匪已经落网了。
绑匪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票匪
绑匪造句
1.绑匪昨天在四川路绑架了一个小孩。
2.知道绑匪藏匿地点后,警方急如星火地赶去援救人质。
3.为防止绑匪铤而走险撕票,警方决定立即攻坚救人。
4.他虽是绑匪之一,但因天性未泯,协助警方救出人质,才得以将功抵罪,减轻刑期。
5.一个个为了利益出卖灵魂的绑匪、特务、杀手………一个个学生受到欺负,而又不得不出手帮助。
6.若绑匪问家中电话、地址,须据实相告,让家人及警方知情后实施营救。
7.我们从来没有排除过如下的可能:绑匪可能从其同情者那里事先得到了通知或其他帮助,而后者可能获悉人质当天要来访问。
8.国土干部给绑匪管吃管住,肖先生。
9.将精确打击中的制信息权用于绑架勒索案件的侦查,是保障人质安全,及时抓捕绑匪的有效手段。
10.绑匪的意图很明显,是彻底的准备在龙海市,全国的首富身上大捞一笔携款卷逃。
绑(綁)的拼音:bǎng(ㄅㄤˇ)
⒈ 捆,缚:捆绑。绑架。绑扎。
绑字UNICODE编码U+7ED1,10进制: 32465,UTF-32: 00007ED1,UTF-8: E7 BB 91。
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綁
bind、tie
形声:从纟、邦声
bind, tie, fasten
详细解释◎ 绑的拼音:
綁 bǎ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糸( mì ),邦声。古无此字。“绑”字出现于元、明之间。本义:捆,缚)
(2) 同本义 [bind;tie]
众军向前,用索绑缚住了。——《三国演义》
(3) 又如:绑扎所(军队在战地特设为伤员包扎、治疗的处所);绑缚(捆绑)
(4) 绑票 [kidnap (for ransom)]。如:绑劫(绑架)
绑带,绑带儿、绑匪、绑架、绑票、绑腿
匪的拼音:fěi(ㄈㄟˇ)
⒈ 强盗,抢劫财物的坏人:匪徒。匪首。叛匪。
⒉ 不,不是:匪夷所思(不是常人的想法)。获益匪浅。
匪字UNICODE编码U+532A,10进制: 21290,UTF-32: 0000532A,UTF-8: E5 8C AA。
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篚
bandit、brigand、robber
盗
形声:从匚、非声
bandits, robbers, gangsters
详细解释◎ 匪的拼音: fěi
〈词性:名〉
(1) (形声。从匚( fāng ),盛物之器。非声。本义:“篚”的古字。竹器,形似竹箧)
(2) 同本义 [round bamboo basket]
匪,器似竹筐。——《说文》。按,古者盛币帛以匪,其器椭方。
共设匪瓮之礼。——《周礼·肆师》
(3) 通“斐”。五色相错 [rich and bright colors]斐
有匪君子,如切如瑳。——《诗·卫风·淇奥》
(4) 盗匪 [bandit] 以打家劫舍为生、有组织、有武装的团伙。如:剿匪;匪荒(盗匪引起的灾祸);匪党(盗匪党徒);匪营(匪军的营地)
◎ 匪的拼音: fěi
〈词性:副〉
(1) 假借为“非”,表示否定 [not;no]
匪寇,昏媾。——《易·屯卦》
比之匪人。——《易·比卦》
匪夷所思。——《易·涣卦》
先祖匪人。——《诗·小雅·四月》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邶风·柏舟》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邶风·北风》
(2) 又如:匪懈(不懈怠,不怠情);匪独(不单是);匪惟(不是);匪夷(不寻常)
(3) 表示否定,相当于“无”[not; no]
深言匪由衷,白首为无误。——明· 何景明《送崔氏》
(4) 又如:匪什(无篇什,谓没有写作才能);匪止(不止);匪啻(不止,不只);匪惶(没有闲暇;来不及)
(5) 表示关联,用于“非…不…”之类的句式 [must…not]
匪安匪舒。——《诗·大雅·江汉》
匪富匪势,穷年无冀。——《抱朴子·外篇·吴失》
(6) 不仅,不但 [not only]
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诗·大雅》
(7) 通“彼”( bǐ )。那,那个 [that;that one]
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诗·小雅·小旻》
彼交匪纾,天子所予。——《韩诗外传·卷四》
◎ 匪的拼音: fěi
〈词性:形、动〉
(1) 行为不正 [bad]
不幸见辱于匪人。——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匪辟(不正派;邪恶);匪人(匪类。行为不端的人;不是亲近的人;盗寇);匪劣(品行恶劣的人);匪昵(行为不端的亲信)
(3) 通“菲”。微薄 [meagre]。如:匪薄(菲薄,浅陋);匪仪(菲薄的礼物)
(4) 〈词性:动〉 通“分”( fēn )。分配 [distribute;share out]
以九式的均节财用,…八曰匪颁之式。——《周礼·天官·大宰》
匪帮、匪巢、匪盗、匪军、匪首、匪徒、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