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绷瓷的拼音_beng ci是什么意思

绷瓷

【拼音】: bèng cí 【注音】: ㄅㄥˋㄘˊ 【结构】: 绷(左右结构)瓷(上下结构) 【简体】: 绷瓷 【繁体】: 繃瓷

绷瓷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表面的釉层有不规则碎纹的瓷器。这种碎纹是由于坯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形成的。绷瓷[bèngcí]⒈(绷瓷儿)表面的釉层有不规则碎纹的瓷器。这种碎纹是由于坯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形成的。

引证解释⒈釉子里面有不规则碎纹的瓷器。这种碎纹是由于坯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形成的。

网络解释绷瓷表面的釉层有不规则碎纹的瓷器.这种碎纹是由于坯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形成的.

国语辞典釉层有不规则碎纹的瓷器。绷瓷[bèngcí]⒈釉层有不规则碎纹的瓷器。

其他释义(~儿)表面的釉层有不规则碎纹的瓷器。这种碎纹是由于坯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形成的。

绷瓷造句

1.刷牙出血?绷瓷?……相当一部分做过烤瓷牙的患者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

2.数码冠美牙,有效避免了牙齿黑线、绷瓷等现象,效果比较理想。

3.从设计、印模到种植装冠,医生的技术有差就会引起牙龈出血、咬合不当、绷瓷、种植牙肥大等不良效果。

4.打开包装在安装过程中,他发现家具的做工非常粗糙,封边也出现了“绷瓷”的现象。

5.腌制“腊八蒜”得用紫皮蒜,紫皮蒜的瓣小,能泡透,蒜瓣硬绷瓷实,腌好后脆香。

绷的意思

  拼音  bēng běng bèng   
注音  ㄅㄥ ㄅㄥˇ ㄅㄥˋ   繁体  綳、繃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XEEG  仓颉  VMBB  郑码  ZQQ  四角  27120  结构  左右电码  4855  区位  1733  统一码  7EF7  笔顺  フフ一ノフ一一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绷(綳)的拼音:bēng(ㄅㄥ)  

⒈ 张紧,拉紧:绷紧。小褂紧绷在身上。

⒉ 当中用藤皮、棕绳等物绷紧的竹木框:床绷。棕绷。绣绷。绷子。

⒊ 一种缝纫方法,粗粗缝上或用针别上:绷被头。

⒋ 束,包扎:绷带。

⒌ (物体)猛然弹起:绷簧。绷弓子。

⒍ 勉强支持:绷场面。

⒎ 方言,骗财物:坑绷拐骗。

其他字义

绷(綳)的拼音:běng(ㄅㄥˇ)  

⒈ 板着,强忍着:绷劲。绷着脸。

其他字义

绷(綳)的拼音:bèng(ㄅㄥˋ)  

⒈ 裂开:绷瓷儿。

⒉ 方言,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有“很”的意思:绷硬。绷亮。

统一码

绷字UNICODE编码U+7EF7,10进制: 32503,UTF-32: 00007EF7,UTF-8: E7 BB B7。

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绷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綳繃䙀䙖

汉英互译

stretch tight

造字法

形声:从纟、朋声

English

bind, draw firmly, stra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绷的拼音:

綳、繃 b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糸(   ),朋声。本义:束缚,捆绑)

(2) 缠束;包扎 [tie;wrap]

繃,束也。——《说文》

禹葬 会稽,桐棺三寸,葛以繃之。——《墨子·节葬篇》

襁,即今儿小儿繃也。今俗犹云繃小儿矣。——《汉书·宣帝纪》注

(3) 又如:绷吊拷讯(捆绑并吊起来拷问);绷爬吊拷,绷巴吊拷,绷扒吊拷(强行脱衣服,捆好吊起来拷打)

(4) 张紧,在两端或边上用力造成平直的坚挺状态 [stretch tight]。如:弦绷得太紧了;鼓皮绷得真紧

(5) 猛地弹起 [jump out]。如:盖子一打开,弹簧就绷出来了

(6) 稀疏地缝住或用针别上 [stitch up]。如:把被面绷一绷;袖子上绷着臂章

(7) 勉强支持;硬撑 [force oneself]。如:绷拽(支撑);绷场面(勉强应付,东拼西凑)

(8) 骗 [财物] [cheat]。如:坑绷拐骗;讹绷(讹诈骗取财物);绷骗(骗人财物);绷子手(骗人财物的人)

词性变化

绷的拼音:

bēng  

〈词性:名〉

(1) 婴儿的包被 [swaddling clothes]。如:绷带(小儿褓衣);绷接(襁褓;包婴儿的宽布带)

(2) 另见 běng;bèng  

  拼音    注音  ㄘˊ   
简体部首  瓦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繁体部首  瓦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UQWN  五笔98  UQWY  仓颉  IOMVN  郑码  TDYS  四角  37717  结构  上下电码  3911  区位  2041  统一码  74F7  笔顺  丶一ノフノ丶一フ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瓷的拼音:cí(ㄘˊ)  

⒈ 用高岭土烧成的一种质料,所做器物比陶器细致而坚硬:陶瓷。瓷瓶。瓷壶。瓷碗。瓷器。瓷砖。

统一码

瓷字UNICODE编码U+74F7,10进制: 29943,UTF-32: 000074F7,UTF-8: E7 93 B7。

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瓷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甆磁

汉英互译

porcelain

造字法

形声:从瓦、次声

English

crockery, porcelain, chinawar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瓷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瓦,次声。本义:用高岭土烧制成的质料。也指瓷器) 同本义 [china;porcelain]

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瓷碗;细瓷;瓷枕;瓷仙(瓷器的人物造像);瓷注(陶瓷茶壶)

词性变化

瓷的拼音:   

〈词性:动〉

〈词性:方〉∶眼珠不动 [stare]

严志和弯下腰,瓷着眼珠盯着地上老半天。—— 梁斌《红旗谱》

常用词组

瓷雕、瓷瓶、瓷器、瓷土、瓷窑、瓷砖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