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绷藉的拼音_bēng jie是什么意思

绷藉

【拼音】: bēng jiè 【注音】: ㄅㄥㄐ一ㄝˋ 【结构】: 绷(左右结构)藉(上下结构) 【繁体】: 繃藉

绷藉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亦作'绷接'。2.犹绷褯。

基础解释亦作/'绷接/'。犹绷褯。

引证解释⒈亦作“绷接”。犹绷褯。引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曾出的胎也波胞,你娘将你那綳藉包。”《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蔡老娘向牀前摸了摸李瓶儿身上,説道:‘是时候了。’问:‘大娘预备下綳接、草纸不曾?’月娘道:‘有。’”

网络解释绷藉绷藉,读音bēngjiè,汉语词语,解释为犹绷褯。

综合释义亦作“绷接”。犹绷褯。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曾出的胎也波胞,你娘将你那綳藉包。”《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蔡老娘向牀前摸了摸李瓶儿身上,説道:‘是时候了。’问:‘大娘预备下綳接、草纸不曾?’月娘道:‘有。’”

网友释义绷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ēngjiè,是犹绷褯。

汉语大词典亦作“绷接”。犹绷褯。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曾出的胎也波胞,你娘将你那绷藉包。”《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蔡老娘向床前摸了摸李瓶儿身上,说道:‘是时候了。’问:‘大娘预备下绷接、草纸不曾?’月娘道:‘有。’”

绷的意思

  拼音  bēng běng bèng   
注音  ㄅㄥ ㄅㄥˇ ㄅㄥˋ   繁体  綳、繃  
部首  纟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XEEG  仓颉  VMBB  郑码  ZQQ  四角  27120  结构  左右电码  4855  区位  1733  统一码  7EF7  笔顺  フフ一ノフ一一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绷(綳)的拼音:bēng(ㄅㄥ)  

⒈ 张紧,拉紧:绷紧。小褂紧绷在身上。

⒉ 当中用藤皮、棕绳等物绷紧的竹木框:床绷。棕绷。绣绷。绷子。

⒊ 一种缝纫方法,粗粗缝上或用针别上:绷被头。

⒋ 束,包扎:绷带。

⒌ (物体)猛然弹起:绷簧。绷弓子。

⒍ 勉强支持:绷场面。

⒎ 方言,骗财物:坑绷拐骗。

其他字义

绷(綳)的拼音:běng(ㄅㄥˇ)  

⒈ 板着,强忍着:绷劲。绷着脸。

其他字义

绷(綳)的拼音:bèng(ㄅㄥˋ)  

⒈ 裂开:绷瓷儿。

⒉ 方言,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有“很”的意思:绷硬。绷亮。

统一码

绷字UNICODE编码U+7EF7,10进制: 32503,UTF-32: 00007EF7,UTF-8: E7 BB B7。

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绷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綳繃䙀䙖

汉英互译

stretch tight

造字法

形声:从纟、朋声

English

bind, draw firmly, stra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绷的拼音:

綳、繃 bē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糸(   ),朋声。本义:束缚,捆绑)

(2) 缠束;包扎 [tie;wrap]

繃,束也。——《说文》

禹葬 会稽,桐棺三寸,葛以繃之。——《墨子·节葬篇》

襁,即今儿小儿繃也。今俗犹云繃小儿矣。——《汉书·宣帝纪》注

(3) 又如:绷吊拷讯(捆绑并吊起来拷问);绷爬吊拷,绷巴吊拷,绷扒吊拷(强行脱衣服,捆好吊起来拷打)

(4) 张紧,在两端或边上用力造成平直的坚挺状态 [stretch tight]。如:弦绷得太紧了;鼓皮绷得真紧

(5) 猛地弹起 [jump out]。如:盖子一打开,弹簧就绷出来了

(6) 稀疏地缝住或用针别上 [stitch up]。如:把被面绷一绷;袖子上绷着臂章

(7) 勉强支持;硬撑 [force oneself]。如:绷拽(支撑);绷场面(勉强应付,东拼西凑)

(8) 骗 [财物] [cheat]。如:坑绷拐骗;讹绷(讹诈骗取财物);绷骗(骗人财物);绷子手(骗人财物的人)

词性变化

绷的拼音:

bēng  

〈词性:名〉

(1) 婴儿的包被 [swaddling clothes]。如:绷带(小儿褓衣);绷接(襁褓;包婴儿的宽布带)

(2) 另见 běng;bèng  

  拼音  jiè jí   注音  ㄐ一ㄝˋ ㄐ一ˊ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17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14画  总笔画  20画  
五笔86  ADIJ  五笔98  AFSJ  仓颉  TQDA  郑码  ECEK  四角  44961  结构  上下电码  5659  区位  2969  统一码  85C9  笔顺  一丨丨一一一丨ノ丶一丨丨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藉的拼音:jiè(ㄐ一ㄝˋ)  

⒈ 垫在下面的东西。

⒉ 衬垫:枕藉。

⒊ 同“借”。

⒋ 抚慰:慰藉。

⒌ 含蓄:蕴藉。

⒍ 假设,假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其他字义

藉的拼音:jí(ㄐ一ˊ)  

⒈ 践踏,凌辱:“人皆藉吾弟”。狼藉。

⒉ 进贡:“其藉于成周”。

⒊ 〔藉藉〕同“籍籍”。

⒋ 姓。

统一码

藉字UNICODE编码U+85C9,10进制: 34249,UTF-32: 000085C9,UTF-8: E8 97 89。

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藉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蒩借耤

造字法

形声:上形下声

English

mat, pad; rely on; pretex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藉的拼音:   

〈词性:动〉

(1) 践踏;欺凌 [tread on;bully]

藉贫孱者。——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吕氏春秋》

(2) 进贡 [pay tribute]

无以藉君,与君相忆也。——南朝梁· 吴均《续齐谐记》

(3) 登记;记 [record]

藉长幼贫氓之数。——《晏子春秋》

(4) 通“籍”。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 [confiscated property]。如:藉没(没收)

(5) 顾念;顾惜 [take good care of]。如:藉不得(顾不得)

(6) 用绳缚 [tie;bind]。如:藉靡(缚,捆绑)

词性变化

藉的拼音:   

〈词性:形〉

杂乱 [in disorder]

公门少推恕,鞭朴恣狼藉。——柳宗元《田家》

藉的拼音:   

〈词性:名〉

(1) 通“籍”

(2) 藉田 [field]。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

天子为藉千亩,诸侯为藉百亩。——《礼记》

(3) 耕种藉田 [till]

古之必藉千亩者,礼之饰也。——唐· 柳宗元《非国语上》

(4) 赋税 [taxes]。如:藉敛(征收税赋)

(5) 通“阼”。势位 [potency]

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韩非子》

(6) 另见 jiè  

常用词组

藉藉

基本词义

藉的拼音: jiè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籍声。本义:作衬垫的东西)

(2) 同本义 [pad]

藉,祭藉也。——《说文》。按,藉之为言席也。

藉用苇席。——《仪礼·士虞礼》

藉乃燔林。——《列子·黄帝》

缫藉九寸。——《周礼·大行人》

藉用白茅,无咎。——《易·大过》

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礼记·曲礼》

词性变化

藉的拼音: jiè  

〈词性:动〉

(1) 衬垫 [mat]

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藉茅(用茅草垫祭品。表示对神的敬意);藉草枕块(古时居丧的一种礼节,子从父、母丧时起至下葬一段时间,要睡干草、枕土块,以示哀思);藉子(小儿卧处垫的防尿布)

(3) 坐卧其上 [lean on]

藉萋萋之纤草。——王绰《游天台山赋》。注:“以草荐地而坐曰藉。”

(4) 又如:藉槀(坐于草垫之上)

(5) 践踏;欺凌 [bully]。如:凌藉(践踏;欺凌)

(6) 抚慰 [placate]

白头无籍在,朱绂有哀怜。——杜甫《送韦书记赴安西》

(7) 又如:慰藉(安慰);藉在(依赖,慰藉)

(8) “借”的繁体字

空籍五岁矣。——《史记·陈杞世家》。《索隐》曰:“一云:‘籍,借也,谓借失国之后年为五年。’”

(9) 另见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