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背包袱的拼音_bēi bāo fu是什么意思

背包袱

【拼音】: bēi bāo fu 【注音】: ㄅㄟㄅㄠㄈㄨˊ 【结构】: 背(上下结构)包(半包围结构)袱(左右结构) 【繁体】: 揹包袱

背包袱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背包袱bēibāofu。(1)喻指有沉重的经济或精神负担。

基础解释比喻思想上、精神上有负担。

引证解释⒈比喻有思想负担。引巴金《探索集·“思想复杂”》:“书不出了,无人替我树碑立传,我倒感到轻松,精神上少背包袱。”黄宗英《自传》:“得奖嘛,算它没得,别背包袱。”

网络解释背包袱背包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ēibāofu,是指有沉重的经济或精神负担。

综合释义比喻有思想负担。巴金《探索集·“思想复杂”》:“书不出了,无人替我树碑立传,我倒感到轻松,精神上少背包袱。”黄宗英《自传》:“得奖嘛,算它没得,别背包袱。”

网友释义◎背包袱[英文]havealoadonone/'smind[解释]喻指有沉重的经济或精神负担思想背包袱,学习受影响

法语avoir un fardeau, poids mental

其他释义比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事情做错了,改了就好,不必~。

背包袱造句

1.我们比比轻功吧……看谁先到那个客栈,最后一名明天负责背包袱,哈哈,好吧……

2.癌症本是大祸害,威胁生命人遭殃。坚持锻炼身体棒,病魔才能无处藏。不背包袱心轻松,笑口常开心情棒。坚强勇敢信心足,战胜疾病打垮癌。世界癌症日到了,让我们远离癌症,永远健康。

3.笑罢反手从后背包袱中抽出一根黑色长物,这黑色长物正是昔日试剑石上插着的那根黑铁棍。

4.那人盯着身背包袱的年青女子看了足有半分钟,突然一伸手拽下那个年青女子肩上的包袱,撒腿就往西跑。

5.不多时,一人慢慢的在树后走出来,粗布麻衣,身背包袱,手持着砍柴刀,黝黑的脸上布满惧色,双腿不住的颤抖着。

6.看我们的下岗人员的子女,不是因为没有钱上大学而过早地为生活奔波;就是因为贷款读书而背包袱。

7.五人均是一副粗布青衫打扮,头戴软壮巾,脚蹬千层底,背背包袱,像是异乡客,又像是远游子。

8.酒店前,除了维里安腰插铁剑身背包袱外,另外三人什么也没带,他们也没有什么可带的。

9.今年的大旱,并没有减少来竹岐县城的外来人口,一辆辆的马车进出城门,有背刀剑的江湖中人,有背包袱的商人,还有曲艺杂耍之人,农夫樵夫,好不热闹。

10.喂,我是你徒弟,是跟着你学武功的,可不是仆役,凭什么要我帮你背包袱?

包含背包袱的歇后语

叫化子背不起 马背上放屁

背的意思

  拼音  bèi bēi   注音  ㄅㄟˋ ㄅㄟ   
简体部首  月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  肉部  
五笔  UXEF  仓颉  LPB  郑码  TIRQ  四角  12227  结构  上下电码  5154  区位  1719  统一码  80CC  笔顺  丨一一ノ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背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⒉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

⒊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人心向背。

⒋ 向相反的方向: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背道而驰。

⒌ 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

⒍ 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背台词。

⒎ 违反:违背。背离。背信弃义。

⒏ 不顺:背运。背兴(xìng   )。

⒐ 偏僻:背静。

⒑ 听觉不灵:耳背。

其他字义

背的拼音:bēi(ㄅㄟ)  

⒈ 人用背驮(tuó  )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背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背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统一码

背字UNICODE编码U+80CC,10进制: 32972,UTF-32: 000080CC,UTF-8: E8 83 8C。

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倍偝北揹

汉英互译

back、recite、violate、unlucky

相关字词

负、向、腹

造字法

形声:从月、北声

English

back; back side; behind; betra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背的拼音:

bēi  

〈词性:动〉

(1) 人用脊背驮 [东西] [have on one's shoulder]

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州。——罗邺《雁》

(2) 又如:背粮食;背头(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背锅(方言。驼背)

(3) 负担;承受 [bear]。如:背了一身债;背利(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背罪(承担罪责)

(4) 另见 bèi  

常用词组

背包、背本就末、背不住、背部、背场儿、背城借一,背城一战、背驰、背搭子、背褡、背道儿、背道而驰、背地里、背篼、背恩忘义、背风、背风港、背风面、背旮旯儿、背光、背后、背脊、背井离乡、背景、背静、背靠、背靠背、背离、背理、背篓、背面、背谬、背叛、背气、背弃、背人、背山起楼、背生芒刺、背时、背书、背熟、背水一战、背水阵、背诵、背向、背心、背信、背信弃义、背兴、背眼、背阴儿、背影儿、背约、背运、背着手

  拼音  bāo   注音  ㄅㄠ   
部首  勹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5画  
五笔  QNV  仓颉  PRU  郑码  RY  四角  27712  结构  右上包围电码  0545  区位  1692  统一码  5305  笔顺  ノフ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包的拼音:bāo(ㄅㄠ)  

⒈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⒉ 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èi   )包。

⒊ 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⒋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⒌ 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

⒍ 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

⒎ 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

⒏ 围:包围。包剿。

⒐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

⒑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

⒒ 姓。

统一码

包字UNICODE编码U+5305,10进制: 21253,UTF-32: 00005305,UTF-8: E5 8C 85。

包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包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勹鞄匏庖胞苞

汉英互译

bundle、bag、fold、package、wind、wrap

造字法

形声:从巳、勹声

English

wrap, pack, bundle; pack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包的拼音: bāo  

〈词性:动〉

(1)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   )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2) 用纸、布等裹东西 [wrap up]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诗·召南·野有死麕》

草木渐包。——《书·禹贡》

包有鱼。——《易·姤》

包之以虎皮。——《礼记·乐记》

(3) 又如:纸包不住火;包缠(包裹缠绕)

(4) 包含,包容。里面含有 [contain;include]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 李朝威《柳毅传》

皆包在诸谷中。——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把小费包在内;包函(包有,含有);包吞(包含);包荒(掩饰;遮盖;原谅,宽容)

(6) 包围。四面围住 [surround]

河水分流,包山而过。——《水经注·河水》

(7) 又如:包络(包围环绕)

(8) 保证,担保 [guarantee]

包你没事。——萧德祥《杀狗劝夫》

(9) 又如:包换;包退;包赔;包管(保证;保险;保单);包票

(10) 约定专用 [charter]

烂倾新酿酒,包载下江船。——梅尧臣《村豪诗》

(11) 又如:全包(全部占有);包饭;包厢;包程;包机

(12) 承担,即答应负责办好 [do sth.all by oneself;shoulder a task on one's own]。如:包销;包办;包产;包工;包医;包教

(13) 镀上一层 [clad]。如:包金;包银

(14) 做 [make]。如:包饺子

词性变化

包的拼音: bāo  

〈词性:名〉

(1) 装东西的袋子 [bag]。如:书包;旅行包;行李包

(2) 包裹起来的东西 [parcel]。如:药包;邮包;包复(包袱。用布包起来的包裹)

(3) 因碰撞而引起的肿块 [bump;swelling]。如:脑门儿上碰了个包;脚上起了个包

(4)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食物 [bun]。如:菜包;汤包

(5) 毡制的圆顶帐篷 [tent]。如:蒙古包

(6) 姓

包的拼音: bāo  

〈词性:量〉

(1) 包装好的一堆单件 [pack]

五官掾献橘数包。——《后汉书·杨由传》

(2) 又如:一包香烟

常用词组

包办、包办代替、包办婚姻、包被、包庇、包藏、包藏祸心、包产、包产到户制、包场、包抄、包车、包乘、包乘制、包乘组、包船、包打天下、包饭、包房、包封、包袱、包袱底儿、包干、包干制、包工、包工头、包公、包谷、包裹、包裹、包含、包涵、包换、包伙、包机、包间、包剿、包巾、包金、包举、包括、包揽、包揽词讼、包罗、包罗万象、包米、包囊、包赔、包皮、包票、包容、包身工、包粟、包探、包围、包厢、包销、包衣、包衣、包衣种子、包银、包圆儿、包月、包扎、包拯、包装、包子、包租

  拼音    注音  ㄈㄨˊ   
简体部首  衤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衣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  PUWD  仓颉  LOIK  郑码  WTGS  四角  33284  结构  左右电码  5931  区位  2404  统一码  88B1  笔顺  丶フ丨ノ丶ノ丨一ノ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袱(襆)的拼音:fú(ㄈㄨˊ)  

⒈ 包裹或覆盖用的布单:袱子。包袱(a.包裹衣物的布单;b.用布单包成的包裹;c.喻思想上的负担或使行动受到牵制的障碍;d.指相声等曲艺中的笑料,把笑料说出来称“抖袱袱”。“袱”均读轻声)。

统一码

袱字UNICODE编码U+88B1,10进制: 34993,UTF-32: 000088B1,UTF-8: E8 A2 B1。

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袱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a piece of cloth used wrap bundl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袱的拼音:   

〈词性:名〉

(1) 妇女的包头巾 [woman's scarf]

首取帛为袱,体用衾自裹。——元· 方回文

(2) 包袱 [cloth-wrapper]。如:袱驼(驼在马上的包裹);袱被(用布巾卷捆衣被);袱头(包头发的巾帕。即头巾)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