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绑
【拼音】: bèi bǎng 【注音】: ㄅㄟˋㄅㄤˇ 【结构】: 背(上下结构)绑(左中右结构) 【繁体】: 背綁背绑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反绑。背绑[bèibǎng]⒈反绑。
引证解释⒈反绑。引《水浒传》第四七回:“只见七八十个军人背绑着一个人过来。”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净执牌前行,杂背绑二人,赤身披髮,急拉下。”峻青《黎明的河边》七:“老大娘背绑着双手,满脸血迹,披头散发的站在沙丘上。”
网络解释背绑背绑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èibǎng,意思是反绑。
综合释义反绑。《水浒传》第四七回:“只见七八十个军人背绑着一个人过来。”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净执牌前行,杂背绑二人,赤身披髮,急拉下。”峻青《黎明的河边》七:“老大娘背绑着双手,满脸血迹,披头散发的站在沙丘上。”
网友释义bèibǎngㄅㄟˋㄅㄤˇ背绑意思是指:反绑。引用于:《水浒传》第四七回:“只见七八十个军人背绑着一个人过来。”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净执牌前行,杂背绑二人,赤身披发,急拉下。”峻青《黎明的河边》七:“老大娘背绑着双手,满脸血迹,披头散发的站在沙丘上。”
其他释义1.反绑。
包含背绑的歇后语
叫化子背不起 马背上放屁
背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⒉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
⒊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人心向背。
⒋ 向相反的方向: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背道而驰。
⒌ 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
⒍ 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背台词。
⒎ 违反:违背。背离。背信弃义。
⒏ 不顺:背运。背兴(xìng )。
⒐ 偏僻:背静。
⒑ 听觉不灵:耳背。
背的拼音:bēi(ㄅㄟ)
⒈ 人用背驮(tuó )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背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背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背字UNICODE编码U+80CC,10进制: 32972,UTF-32: 000080CC,UTF-8: E8 83 8C。
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倍偝北揹褙
back、recite、violate、unlucky
负、向、腹
形声:从月、北声
back; back side; behind; betray
详细解释◎ 背的拼音:
揹 bēi
〈词性:动〉
(1) 人用脊背驮 [东西] [have on one's shoulder]
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州。——罗邺《雁》
(2) 又如:背粮食;背头(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背锅(方言。驼背)
(3) 负担;承受 [bear]。如:背了一身债;背利(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背罪(承担罪责)
(4) 另见 bèi
背包、背本就末、背不住、背部、背场儿、背城借一,背城一战、背驰、背搭子、背褡、背道儿、背道而驰、背地里、背篼、背恩忘义、背风、背风港、背风面、背旮旯儿、背光、背后、背脊、背井离乡、背景、背静、背靠、背靠背、背离、背理、背篓、背面、背谬、背叛、背气、背弃、背人、背山起楼、背生芒刺、背时、背书、背熟、背水一战、背水阵、背诵、背向、背心、背信、背信弃义、背兴、背眼、背阴儿、背影儿、背约、背运、背着手
绑(綁)的拼音:bǎng(ㄅㄤˇ)
⒈ 捆,缚:捆绑。绑架。绑扎。
绑字UNICODE编码U+7ED1,10进制: 32465,UTF-32: 00007ED1,UTF-8: E7 BB 91。
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绑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綁
bind、tie
形声:从纟、邦声
bind, tie, fasten
详细解释◎ 绑的拼音:
綁 bǎng
〈词性:动〉
(1) (形声。从糸( mì ),邦声。古无此字。“绑”字出现于元、明之间。本义:捆,缚)
(2) 同本义 [bind;tie]
众军向前,用索绑缚住了。——《三国演义》
(3) 又如:绑扎所(军队在战地特设为伤员包扎、治疗的处所);绑缚(捆绑)
(4) 绑票 [kidnap (for ransom)]。如:绑劫(绑架)
绑带,绑带儿、绑匪、绑架、绑票、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