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髻
【拼音】: bā jiāo jì 【结构】: 芭(上下结构)蕉(上下结构)髻(上下结构)芭蕉髻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古代妇女发式,椭圆形,在髻的四周环以绿翠的一种髻式。
基础解释古代妇女发式。
综合释义古代妇女发式,椭圆形,在髻的四周环以绿翠的一种髻式,宋人《瑶台步月图》中有此髻式。
芭的拼音:bā(ㄅㄚ)
⒈ 〔芭蕉〕a.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宽大,叶柄一层一层紧裹着茎。叶和茎的纤维可编绳索;b.这种植物的果实,跟香蕉相似。
⒉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芭字UNICODE编码U+82AD,10进制: 33453,UTF-32: 000082AD,UTF-8: E8 8A AD。
芭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芭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艹、巴声
plantain or banana palm; fragrant
详细解释◎ 芭的拼音: bā
〈词性:名〉
(1) (形声。巴声。本义:①香草名。②芭蕉)
(2) 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 [a fragrant plant]
传芭兮代舞。——《楚辞·九歌·礼魂》
(3) 芭蕉 [banana]
乘兴书芭叶,闲来入豆房。——段成式《赠诸上人》
(4) 又如:芭叶(芭蕉的叶片);芭蕉扇
(5) 通“笆”。竹名 [a thorn bamboo]。如:芭犁(编竹以为屏障。即篱笆。也作芭黎);芭篱(用竹或草编成的遮挡物。今俗通作“篱笆”)
芭蕉、芭蕾舞
蕉的拼音:jiāo(ㄐ一ㄠ)
⒈ 指某些有像芭蕉那样的大叶子的植物:香蕉。美人蕉。
⒉ 生麻,未沤治的麻。
⒊ 〔芭蕉〕见“芭”。
⒋ 古同“焦”,枯焦。
蕉字UNICODE编码U+8549,10进制: 34121,UTF-32: 00008549,UTF-8: E8 95 89。
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蕉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艹、焦声
banana; plantain
详细解释◎ 蕉的拼音: jiāo
〈词性:名〉
(1) (形声。从艸,焦声。本义:生麻。麻未沤称蕉)
(2) 同本义 [hemp]
覆之以蕉。——《列子·周穆王》
(3) 又如:蕉布(蕉麻纤维织成的布);蕉衣(麻布制的衣服);蕉衫(用麻布缝制的衣衫)
(4) 指蕉布 [hemp cloth]。如:蕉纱(蕉布);蕉葛(蕉布)
(5) 植物名。芭蕉、香蕉、美人蕉等芭蕉科植物的简称 [banana]。如:蕉叶(芭蕉叶);蕉园(芭蕉园);蕉扇(用芭蕉叶制成的扇子);蕉书(用芭蕉叶代纸作书)
(6) 另见 qiáo
蕉农
◎ 蕉的拼音: qiáo
〈词性:名〉
(1) 通“樵”。柴 [firewood]
覆之以蕉。——《列子》。殷敬顺释文:“蕉,与樵同。”
(2) 另见 jiāo
蕉萃
髻的拼音:jì(ㄐ一ˋ)
⒈ 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髻丫。髻鬟。发髻。
髻字UNICODE编码U+9AFB,10进制: 39675,UTF-32: 00009AFB,UTF-8: E9 AB BB。
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髻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䦇結
形声:从髟、吉声
hair rolled up in a bun, topknot
详细解释◎ 髻的拼音: jì
〈词性:名〉
(1) (形声。从髟( biāo ),表示与毛发有关,吉声。本义:发髻) 同本义 [wispy bun;hair worn in a bun or coil]
头上倭堕髻。——《乐府诗集·陌上桑》
椎髻仰面。——明· 魏学洢《核舟记》
汝梳双髻(髻,梳在头顶上的发结。)——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髻珠(髻上的明珠;比喻主旨、善谛);髻丫(盘在头顶左右两侧的发结);髻根(发髻盘结如盘根错结);髻子(即发髻,头发拖到后面结成一个髻)
髻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