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弘
【拼音】: cháng hóng 【注音】: ㄔㄤˊㄏㄨㄥˊ 【结构】: 苌(上下结构)弘(左右结构) 【繁体】: 萇弘苌弘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亦作苌宏,字叔(约公元前565年—前492年),古蜀地资州人。为中国古代著名学者、政治家、教育家、天文学家。其博闻强识,涉猎广泛,通晓历数、天文,且精于音律乐理,以才华闻名于诸侯,周景王、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曾为孔子之师。2.兵书名。《汉书·艺文志》:“《萇弘》十五篇。”苌弘[chánghóng]⒈亦作“苌宏”。人名。字叔,又称苌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⒉兵书名。
引证解释⒈亦作“萇宏”。人名。字叔,又称萇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萇弘被周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引《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汉张衡《东京赋》:“萇弘、魏舒,是廓是极。”晋左思《蜀都赋》:“碧出萇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不是我竇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寃情不浅……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鹃。”周伟仁《痛哭周烈士实丹》诗:“千古奇冤同武穆,三年化碧慟萇弘。”⒉兵书名。引《汉书·艺文志》:“《萇弘》十五篇。”
网络解释苌弘(历史人物)苌弘,亦作苌宏。字叔,又称苌叔。蜀地资州人(今四川资中人)周景王、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
综合释义亦作“萇宏”。人名。字叔,又称萇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萇弘被周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於江,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汉张衡《东京赋》:“萇弘、魏舒,是廓是极。”晋左思《蜀都赋》:“碧出萇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不是我竇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寃情不浅……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鹃。”周伟仁《痛哭周烈士实丹》诗:“千古奇冤同武穆,三年化碧慟萇弘。”兵书名。《汉书·艺文志》:“《萇弘》十五篇。”
汉语大词典(1).亦作“苌宏”。人名。字叔,又称苌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汉张衡《东京赋》:“苌弘、魏舒,是廓是极。”晋左思《蜀都赋》:“碧出苌弘之血,鸟生杜宇之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周伟仁《痛哭周烈士实丹》诗:“千古奇冤同武穆,三年化碧恸苌弘。”(2).兵书名。《汉书·艺文志》:“《苌弘》十五篇。”
其他释义1.亦作'苌宏'。人名。字叔,又称苌叔。周景王﹑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为婚姻,在晋卿内讧中,由于帮助了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苌弘被周人杀死。传说死后三年,其血化为碧玉。事见《左传.哀公三年》。《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亦用以借指屈死者的形象。2.兵书名。
苌弘造句
1.苌弘是东周大臣,因忠义蒙冤,相传死后其血化为碧玉,这就是成语“碧血丹心”的由来。
2.淬剑江湖,但凭丹心一片,任他苌弘碧血。
3.杜鹃哀鸣,苌弘化碧也就是李慎之先生给后人留下的具体感受吧!
4.天其废我是耶非,叹息苌弘强欲违。著述自惭甘毁弃,妻儿何托任寒饥。西浮瀛海言空许,北望幽燕骨待归。先君柩暂厝北平,待归葬西湖。弹指八年多少恨,蔡威唯有血沾衣。陈寅恪
5.他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过;入太庙,对不懂的东西“每事问”。
6.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7.当SARS张牙舞爪、袭扰华北之际,山东百姓又像当年戮力支前那样苌弘碧血、临危受命、无私匡助。
8.12岁的孤儿秦无双,在和同村的伙伴的打闹中,不意掉下神仙崖,得到周景王时大夫苌弘的丹心碧血,从而走向的渺渺仙途。
9.在我们生存的精神和山水之间,苌弘碧血、信仰精髓,为国牺牲的母亲赵一曼,你的血旗闪耀灯塔的光芒。
10.郡及县治地达两千多年;古城可谓之有名,历代名人辈出,春秋时孔子之师苌弘、唐朝经学家李鼎祚、宋代状元赵逵和南宋宰相赵雄都生于资州。
关于苌弘的诗词
《苌弘·宗周危可悯》 《绝命词·夫为苌弘血》 《古意·苌弘殁已久》 《再和所酬·苌弘灭迹已绵久》 《苌弘墓·西去麻鞋谒至尊》
苌(萇)的拼音:cháng(ㄔㄤˊ)
⒈ 〔苌楚〕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
⒉ 姓。
苌字UNICODE编码U+82CC,10进制: 33484,UTF-32: 000082CC,UTF-8: E8 8B 8C。
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苌字收录于 现通表 。
萇
形声:从艹、长声
averrhora carambola; surname
详细解释◎ 苌的拼音:
萇 cháng
〈词性:名〉
(1) 即苌楚 [yangtao actinidia]。羊桃的别名。中华猕猴桃的古名
(2) 姓
弘的拼音:hóng(ㄏㄨㄥˊ)
⒈ 大(现多用“宏”):弘愿。弘图。弘业。弘谋。恢弘(a.宽阔、广大,如“气度弘弘”;b.发扬,如“弘弘士气”。亦作“恢宏”)。
⒉ 扩充,光大:弘扬。
⒊ 姓。
弘字UNICODE编码U+5F18,10进制: 24344,UTF-32: 00005F18,UTF-8: E5 BC 98。
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弘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形声:从弓、厶声
enlarge, expand; liberal, great
详细解释◎ 弘的拼音: hóng
〈词性:名〉
(1) (形声。从弓。厶( gōng )声。本义:弓声)
(2) 同本义 [sound of bow]
弘,弓声也。——《说文》
(3) 姓。如:弘仁(1610—1664),清初画家。本姓“江”,名“韬”,安徽人。工画山水;弘法(774—835),日本留学唐朝的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之开宗祖师
◎ 弘的拼音: hóng
〈词性:形〉
(1) 假借为“宏”。大的(现多作宏) [great]
弘,大也。——《尔雅》
弘璧。——《书·顾命》
丧乱弘多。——《诗·小雅·节南山》
式虽小子,而式弘大。——《诗·大雅·民劳》
诚取善之弘大。——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弘功(大功);弘慈(大慈大悲);弘绩(伟大的功绩);弘长(远大;扩大;昌盛)
(3) 广,广大 [vast]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 又如:弘休(广大的福泽);弘浃(广大普遍);弘致(广泛招来,极力延揽;大致的意思;大旨);弘深(广大渊深)
(5) 宽宏 [broad-minded;magnanimous]。如:弘方(宽宏方正);弘和(宽宏和善);弘宥(宽宏);弘通(宽宏通大);弘量(宽宏的度量)
◎ 弘的拼音: hóng
〈词性:动〉
(1) 扩大;推广;光大 [carry forward;glorify]
弘,大之也。——《字汇》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2) 又如:弘化(推广教化);弘长(光大发扬);弘道(弘扬大道)
(3) 宽容 [forgive]。如:弘厚(宽大忠厚);弘宥(宽恕);弘恕(宽容)
弘大、弘论、弘扬、弘愿、弘毅、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