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苌楚的拼音_chang chǔ是什么意思

苌楚

【拼音】: cháng chǔ 【注音】: ㄔㄤˊㄔㄨˇ 【结构】: 苌(上下结构)楚(上下结构) 【简体】: 苌楚 【繁体】: 萇楚

苌楚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即羊桃。野生,开紫红花,实如小桃,可食。苌楚[chángchǔ]⒈即羊桃。野生,开紫红花,实如小桃,可食。

引证解释⒈即羊桃。野生,开紫红花,实如小桃,可食。引《诗·桧风·隰有萇楚》:“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南朝宋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粳粮虽御,独为萇楚。”清李调元《卍斋琐录》卷三:“羊桃,即《毛诗》之萇楚也。”

网络解释苌楚即羊桃。野生,开紫红花,实如小桃,可食。《诗·桧风·隰有苌楚》:“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南朝宋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粳粮虽御,独为苌楚。”清李调元《卍斋琐录》卷三:“羊桃,即《毛诗》之苌楚也。”

综合释义即羊桃。野生,开紫红花,实如小桃,可食。《诗·桧风·隰有萇楚》:“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南朝宋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粳粮虽御,独为萇楚。”清李调元《卍斋琐录》卷三:“羊桃,即《毛诗》之萇楚也。”

网友释义即羊桃。野生,开紫红花,实如小桃,可食。《诗·桧风·隰有苌楚》:“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南朝宋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粳粮虽御,独为苌楚。”清李调元《卍斋琐录》卷三:“羊桃,即《毛诗》之苌楚也。”

汉语大词典即羊桃。野生,开紫红花,实如小桃,可食。《诗·桧风·隰有苌楚》:“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南朝宋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粳粮虽御,独为苌楚。”清李调元《卐斋琐录》卷三:“羊桃,即《毛诗》之苌楚也。”

国语辞典杨桃的别名。参见「杨桃」条。苌楚[chángchǔ]⒈杨桃的别名。参见「杨桃」条。英语plantmentionedinBookofSongs,uncertainlyidentifiedascarambolaorstarfruit(Averrhoacarambola)​,kiwifruit

其他释义1.即羊桃。野生,开紫红花,实如小桃,可食。

苌楚造句

1.我原来并不知道秦钜这个名字,第一次知道秦钜是读刘声木的笔记《苌楚斋随笔》。

2.苌印昌对文化的执著,对他的后代影响深远,他的儿子苌楚裳、苌楚霖都是秀才,五个孙子也都成为秀才,曾孙苌仕周考中进士。

3.苌楚油价涨,炼油业务亏损;油价跌,采油业务亏损。

4.刘声木《苌楚斋五笔》还谈到了这样一则趣事。

5.《苌楚斋四笔》载有宣统元年(1909年)《时事报》刊登的一篇《拟考试人员上唐宝锷书》,有趣得很,不妨录来解颐。

6.《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第1095页,因均系第二手孤证,难以作为可信材料使用,录此备考。 网

7.刘声木《苌楚斋三笔》云:“前人别立名号,必另有取义,然亦有奇异,以病自名者。

8.相形之下,刘声木《苌楚斋三笔》云:“慈溪郑寒村性晚得痹疾,改其名为风。

9.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

10.《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第1095页,因均系第二手孤证,难以作为可信材料使用,录此备考。

关于苌楚的诗词

《小楼·苌楚乐无知》 《平谷秋兴·苌楚阿娜枝自摇》 《苌楚轩歌·人言识字忧患始》 《隰有苌楚》

苌的意思

  拼音  cháng   注音  ㄔㄤˊ   繁体    
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  ATAY  仓颉  TPO  郑码  ECH  四角  44734  结构  上下电码  5500  区位  6041  统一码  82CC  笔顺  一丨丨ノ一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苌(萇)的拼音:cháng(ㄔㄤˊ)  

⒈ 〔苌楚〕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

⒉ 姓。

统一码

苌字UNICODE编码U+82CC,10进制: 33484,UTF-32: 000082CC,UTF-8: E8 8B 8C。

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苌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艹、长声

English

averrhora carambola; surn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苌的拼音:

cháng  

〈词性:名〉

(1) 即苌楚 [yangtao actinidia]。羊桃的别名。中华猕猴桃的古名

(2) 姓

  拼音  chǔ   注音  ㄔㄨˇ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SSNH  仓颉  DDNYO  郑码  FFXI  四角  44801  结构  上下电码  2806  区位  1994  统一码  695A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ノ丶フ丨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楚的拼音:chǔ(ㄔㄨˇ)  

⒈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

⒉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挞(拷打)。

⒊ 中国春秋时国名: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楚声。楚歌(楚人之歌)。楚狂。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楚辞。四面楚歌。楚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

⒋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楚剧。

⒌ 痛苦:苦楚。痛楚。凄楚。酸楚。

⒍ 清晰,鲜明,整洁:清楚。衣冠楚楚。

⒎ 姓。

统一码

楚字UNICODE编码U+695A,10进制: 26970,UTF-32: 0000695A,UTF-8: E6 A5 9A。

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䠂椘檚

造字法

形声:从林、疋声

English

name of feudal state; cle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楚的拼音: chǔ  

〈词性:名〉

(1) (形声。从林,疋( shū  )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2) 同本义 [thistle]。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楚,丛木也。一名荆。——《说文》

言刈其楚。——《诗·周南·汉广》

不流束楚。——《诗·王风·扬之水》

夏楚二物。——《礼记·学记》

楚扑长如笴。——《仪礼·乡射礼》

民无箠楚之忧。——《汉书·汉延寿传》

(3) 又如:楚棘(荆棘);楚焞(古时占卜用以灼龟的木棒。以荆木制成);楚藿(用荆条做的捕鱼笼);楚楚(丛生的样子;鲜明的样子);楚木(丛生之木);楚林(丛林)

(4) 周朝时国名 [Chu state]

(5) 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七雄之一。熊绎受封于周成王,立国于荆山一带,都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周人称为荆蛮。后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王城)。春秋战国时国势强盛,疆域由湖北、湖南扩展到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战国末,屡败于秦,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6) 秦楚之际,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自号楚王;汉元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汉六年,国除

(7) 五代十国之一。马殷据今湖南,都长沙,称楚王。后为南唐所灭

(8) 姓

词性变化

楚的拼音: chǔ  

〈词性:形〉

(1) 酸辛痛苦 [aching;grieved]

慷慨含辛楚。——陆机诗

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楚辱(苦痛与耻辱);楚痛(痛苦);楚酷(痛楚)

(3) 齐整;清晰 [in good order;neat;clear]

笾豆有楚。——《诗·小雅·宾之初筵》

(4) 又如:一清二楚;楚洁(整洁);楚楚可爱(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5) 鲜艳,华丽 [bright-coloured]

不韦使楚服而见。——《战国策·秦策》

衣裳楚楚。——《诗·曹风·蜉蝣》

(6) 又如:楚服(美盛的服饰);楚丽(华美绚丽)

(7) 伧俗,粗俗 [vulgar]。如:楚鞋(粗糙的鞋,草鞋);楚剌(粗莽乖戾)

楚的拼音: chǔ  

〈词性:动〉

(1) 拷打 [flog;torture]

入狱楚掠。——《新唐书·严郢传》

(2) 又如:楚挞(笞打,拷打);楚拷(拷打)

常用词组

楚材晋用、楚辞、楚楚、楚楚不凡、楚楚可怜、楚弓楚得、楚囚、楚声、楚天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