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苞枿的拼音_bāo nie是什么意思

苞枿

【拼音】: bāo niè 【注音】: ㄅㄠㄋ一ㄝˋ 【结构】: 苞(上下结构)枿(左右结构)

苞枿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唐鼓吹铙歌十二曲之一,柳宗元作。苞枿[bāoniè]⒈唐鼓吹铙歌十二曲之一,柳宗元作。

引证解释⒈唐鼓吹铙歌十二曲之一,柳宗元作。

其他释义1.唐鼓吹铙歌十二曲之一,柳宗元作。

关于苞枿的诗词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苞枿》 《唐铙歌鼓吹曲十二篇。梁之馀保荆衡巴巫…为苞枿第六》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苞枿》

苞的意思

  拼音  bāo   注音  ㄅㄠ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AQNB  仓颉  TPRU  郑码  ERY  四角  44712  结构  上下电码  5383  区位  1690  统一码  82DE  笔顺  一丨丨ノフフ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苞的拼音:bāo(ㄅㄠ)  

⒈ 花托下面像叶的小片:花苞。苞片。含苞待放。

⒉ 茂盛:竹苞松茂。

统一码

苞字UNICODE编码U+82DE,10进制: 33502,UTF-32: 000082DE,UTF-8: E8 8B 9E。

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苞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包藨

汉英互译

bud

造字法

形声:从艹、包声

English

a variety of rush; firm, enduring; to burst for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苞的拼音: bāo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席草,可制席子和草鞋)

(2) 同本义 [bulrush]

苞,苞草也,南阳以为粗履。——《说文》

浸彼苞稂。——《诗·曹风·下泉》

(3) 又

浸彼包萧。

浸彼苞蓍。

系于包桑。——《易·否》

其高燥则生葴(zhēn  ,马兰)、菥(   ,麦的一种)、苞、荔(草名)。—— 司马相如《子虚赋》

(4) 又如:包屦(古人居丧所穿的一种草鞋)

(5) 苞片,花未开时包着花朵的变态叶 [bract]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南朝 宋· 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6) 又如:含苞未放

(7) 草木的根或茎干 [root or stem]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

(8) 又如:苞桑(原指根深柢固的桑树;比喻牢固的根基);苞桑磐石(比喻极其坚固);苞桑戒(系于根深蒂固的事物上而求得的牢靠鉴戒)

词性变化

苞的拼音: bāo  

〈词性:形〉

(1) 草木茂盛,丛生 [growingin profusion]

苞,丰也。——《尔雅·释诂》

方苞方体。——《诗·大雅·行苇》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草木渐苞。——《书·禹贡》

如竹苞也,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2) 又如:苞杞(丛生的枸杞);苞并(丛生)

苞的拼音: bāo  

〈词性:动〉

通“包”。包裹;怀抱 [wrap up;surround]

如山之苞。——《诗·大雅·常武》

厥苞橘柚锡贡。——《书·禹贡》

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礼记·曲礼上》

尔贡苞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常用词组

苞谷、苞米、苞片

  拼音  niè   注音  ㄋ一ㄝˋ   
部首  木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SFAH  仓颉  DJT  郑码  FEE  四角  44940  结构  左右统一码  67BF  笔顺  一丨ノ丶一丨一ノ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枿的拼音:niè(ㄋ一ㄝˋ)  

⒈ 古同“蘖”(a.树木砍去后又长出的芽子,如“山无槎枿。”b.树木砍去后留下的树桩子,如“今洲上犹有陈根余枿。”)。

统一码

枿字UNICODE编码U+67BF,10进制: 26559,UTF-32: 000067BF,UTF-8: E6 9E BF。

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