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裹
【拼音】: bāo guǒ 【注音】: ㄅㄠㄍㄨㄛˇ 【结构】: 苞(上下结构)裹(上中下结构)苞裹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同'包裹'。2.包含;包容。苞,通'包'。
基础解释同/'包裹/',(名)将东西包扎成件儿:邮寄~。②(动)包扎起来:~好伤口。包含;包容。苞,通/'包/'。
引证解释⒈同“包裹”。包含;包容。苞,通“包”。引《大戴礼记·劝学》:“受恶不让似贞,苞裹不清似入。”《文子·道原》:“夫道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苞裹天地,禀受无形。”《吕氏春秋·离俗》:“若夫舜汤,则苞裹覆容,缘不得已而动,因时而为。”
网络解释苞裹苞裹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āoguǒ,解释为包含,包容。
综合释义同“包裹”。包含;包容。苞,通“包”。《大戴礼记·劝学》:“受恶不让似贞,苞裹不清似入。”《文子·道原》:“夫道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苞裹天地,禀受无形。”《吕氏春秋·离俗》:“若夫舜汤,则苞裹覆容,缘不得已而动,因时而为。”苞裹[bāoguǒ]
汉语大词典同“包裹”。包含;包容。苞,通“包”。《大戴礼记·劝学》:“受恶不让似贞,苞裹不清似入。”《文子·道原》:“夫道者,高不可极,深不可测,苞裹天地,禀受无形。”《吕氏春秋·离俗》:“若夫舜汤,则苞裹覆容,缘不得已而动,因时而为。”
苞的拼音:bāo(ㄅㄠ)
⒈ 花托下面像叶的小片:花苞。苞片。含苞待放。
⒉ 茂盛:竹苞松茂。
苞字UNICODE编码U+82DE,10进制: 33502,UTF-32: 000082DE,UTF-8: E8 8B 9E。
苞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苞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包藨
bud
形声:从艹、包声
a variety of rush; firm, enduring; to burst forth
详细解释◎ 苞的拼音: bāo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席草,可制席子和草鞋)
(2) 同本义 [bulrush]
苞,苞草也,南阳以为粗履。——《说文》
浸彼苞稂。——《诗·曹风·下泉》
(3) 又
浸彼包萧。
浸彼苞蓍。
系于包桑。——《易·否》
其高燥则生葴(zhēn ,马兰)、菥( sī ,麦的一种)、苞、荔(草名)。—— 司马相如《子虚赋》
(4) 又如:包屦(古人居丧所穿的一种草鞋)
(5) 苞片,花未开时包着花朵的变态叶 [bract]
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南朝 宋· 谢灵运《酬从弟惠连》
(6) 又如:含苞未放
(7) 草木的根或茎干 [root or stem]
苞有三蘖。——《诗·商颂·长发》
(8) 又如:苞桑(原指根深柢固的桑树;比喻牢固的根基);苞桑磐石(比喻极其坚固);苞桑戒(系于根深蒂固的事物上而求得的牢靠鉴戒)
◎ 苞的拼音: bāo
〈词性:形〉
(1) 草木茂盛,丛生 [growingin profusion]
苞,丰也。——《尔雅·释诂》
方苞方体。——《诗·大雅·行苇》
集于苞栩。——《诗·唐风·鸨羽》
草木渐苞。——《书·禹贡》
如竹苞也,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
(2) 又如:苞杞(丛生的枸杞);苞并(丛生)
◎ 苞的拼音: bāo
〈词性:动〉
通“包”。包裹;怀抱 [wrap up;surround]
如山之苞。——《诗·大雅·常武》
厥苞橘柚锡贡。——《书·禹贡》
凡以弓剑苞苴箪笥问人者。——《礼记·曲礼上》
尔贡苞茅不入。——《左传·僖公四年》
苞谷、苞米、苞片
裹的拼音:guǒ(ㄍㄨㄛˇ)
⒈ 包;缠绕:裹脚。把这包糖裹好。裹足不前。
⒉ 夹带;夹杂:不该把次货裹进去卖。好人坏人裹在一起一时分不清。
⒊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来就会裹奶。奶头被这孩子裹得生疼。
裹字UNICODE编码U+88F9,10进制: 35065,UTF-32: 000088F9,UTF-8: E8 A3 B9。
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䙨褁
swathe、wrap
形声:从衣、果声
wrap, bind; encircle, confine
详细解释◎ 裹的拼音: guǒ
〈词性:动〉
(1)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
(2) 同本义 [wrap up;bind together]
裹,缠也。——《说文》
朱三百,裹。——《穆天子传》
富之以国裹。——《管子·君臣》。注:“谓财货所苞裹而藏也。”
无不裹也。——《吕氏春秋·本生》。注:“犹囊也。”
绿叶紫裹。——宋玉《高唐赋》
濯颖散裹。——郭璞《江赋》
乃取蒙冲头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资治通鉴》
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醊而哭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裹束(包裹束缚);裹足(包裹足部。亦作“果足”:盘缠,盘费);裹革(马革裹尸)
(4) 携带 [bring]
吾闻开元中,下天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 唐· 孙樵《书褒城驿壁》
(5) 又如:裹粮策马(携带粮食,鞭赶马匹。形容忠义之士踊跃参军的情景);裹持(包裹挟持,犹携带)
(6) 停止 [stop]
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秦· 李斯《谏逐客书》
(7) 又如:裹足(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裹足不前(缠住脚不前进。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
(8) 包罗;笼罩 [surround]。如:裹合(纠合;聚集);裹掖(包围);裹抹(遮掩)
裹脚、裹乱、裹腿、裹胁、裹挟、裹足、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