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荜辂的拼音_bi lu是什么意思

荜辂

【拼音】: bì lù 【注音】: ㄅ一ˋㄌㄨˋ 【结构】: 荜(上中下结构)辂(左右结构) 【繁体】: 蓽輅

荜辂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柴车。荜辂[bìlù]⒈柴车。

基础解释柴车。

引证解释⒈柴车。参见“蓽路蓝缕”。引《列子·力命》:“乘其蓽輅,若文轩之饰。”

网络解释荜辂荜辂(荜辂)

综合释义柴车。《列子·力命》:“乘其蓽輅,若文轩之饰。”参见“蓽路蓝缕”。荜辂[bìlù]

荜的意思

  拼音    注音  ㄅ一ˋ   繁体    
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五笔  AXXF  仓颉  TPPJ  郑码  ERRE  四角  44401  结构  上中下电码  5598  区位  6074  统一码  835C  笔顺  一丨丨一フノフ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荜(蓽)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同“筚”

统一码

荜字UNICODE编码U+835C,10进制: 33628,UTF-32: 0000835C,UTF-8: E8 8D 9C。

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荜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艹、毕声

English

species of bean; piper longtum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荜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用荆条竹木之类编成的篱笆)

(2) 同本义 [bamboo or wicker fence]

筚,荆竹织门也。亦作荜。——《玉篇》

荜露兰蒌,以处草莽。——《史记·楚世家》。裴驷集解引服虔:“荜露,柴车素木也。”

(3) 豆名 [bean]

土贡:火筋、荜豆、澡豆。——《新唐书·地理志一》

(4) 又如:荜路(柴草);荜门(用荆竹和树枝所编成的门);荜路蓝缕(柴车和破衣,形容创业的艰辛)

  拼音    注音  ㄌㄨˋ   繁体    
部首  车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LTKG  仓颉  KQHER  郑码  HERJ  四角  47564  结构  左右电码  6526  区位  7391  统一码  8F82  笔顺  一フ丨一ノフ丶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辂(輅)的拼音:lù(ㄌㄨˋ)  

⒈ 古代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

⒉ 古代的一种大车。

统一码

辂字UNICODE编码U+8F82,10进制: 36738,UTF-32: 00008F82,UTF-8: E8 BE 82。

辂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辂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车、各声

English

a chariot, carriage; a carriage pull-ba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辂的拼音:

  

〈词性:名〉

(1) (形声。从车,各声。本义:绑在车辕上用来牵引车子的横木)

(2) 同本义 [horizontal beam]

辂,车軨前横木也。——《说文》。按,人挽之车施辂,与驾牛马者不同。

当前辂。——《仪礼·既夕礼》。注:“辕缚所以属引。”

脱輓辂。——《史记·刘敬传》。索隐:“鹿车前横木。”

(3) 引申为古代的大车,多指帝王用的 [chariot]

大辂、次辂。——《书·顾命》

辂车十五乘。——《国语·晋语》

乘殷之辂。——《论语》

(4) 又如:辂车(天子的乘车);辂马(天子乘车之驾马);辂车衮冕(大车与礼服)

词性变化

辂的拼音:

  

〈词性:动〉

(1) 拉车 [pull a cart]

服牛辂马。——《管子·小匡》

(2) 假借为“络”。用网状物兜住头 [hold sth. in place with a net]

服牛辂马。——《管子·小匡》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