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卫
【拼音】: bǎo wèi 【注音】: ㄅㄠˇㄨㄟˋ 【结构】: 葆(上下结构)卫(独体结构) 【繁体】: 葆衛葆卫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葆宫的卫兵。2.仪仗和侍卫。3.护卫。葆,通'保'。
基础解释葆宫的卫兵。仪仗和侍卫。护卫。葆,通/'保/'。
引证解释⒈葆宫的卫兵。引《墨子·号令》:“葆卫必取戍卒有重厚者。”⒉仪仗和侍卫。引《新唐书·张仲方传》:“万乘之行,必具葆卫,易则失威重。”⒊护卫。葆,通“保”。引宋戴埴《鼠璞·彭籛经》:“是籛之採纳,以存真葆卫为先务,与世之论大相反。”
网络解释葆卫bǎowèiㄅㄠˇㄨㄟˋ
综合释义葆宫的卫兵。《墨子·号令》:“葆卫必取戍卒有重厚者。”仪仗和侍卫。《新唐书·张仲方传》:“万乘之行,必具葆卫,易则失威重。”护卫。葆,通“保”。宋戴埴《鼠璞·彭籛经》:“是籛之採纳,以存真葆卫为先务,与世之论大相反。”葆卫[bǎowèi]
汉语大词典(1).葆宫的卫兵。《墨子·号令》:“葆卫必取戍卒有重厚者。”(2).仪仗和侍卫。《新唐书·张仲方传》:“万乘之行,必具葆卫,易则失威重。”(3).护卫。葆,通“保”。宋戴埴《鼠璞·彭篯经》:“是篯之采纳,以存真葆卫为先务,与世之论大相反。”
葆的拼音:bǎo(ㄅㄠˇ)
⒈ 草茂盛的样子,草木丛生的样子:“头如蓬葆”。
⒉ 古书上说的一种菜。
⒊ 车盖:羽葆。
⒋ 藏,蔽:葆光(隐蔽其光不让人知道,喻才智藏而不露)。
⒌ 保持:葆真。永葆青春。
⒍ 古同“宝”,珍贵。
⒎ 古同“保”,保护。
⒏ 姓。
葆字UNICODE编码U+8446,10进制: 33862,UTF-32: 00008446,UTF-8: E8 91 86。
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葆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堡
nurture、preserve
形声:从艹、保声
reserve, preserve; conceal
详细解释◎ 葆的拼音: bǎo
〈词性:形〉
(1) (形声。保声。本义:草木茂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grass) clustered;luxuriant]
葆,草盛貌。——《说文》
头如蓬葆。——《汉书·燕刺王旦传》
(3) 通“宝”。珍贵 [precious;rare;valuable]
天子之葆龟也。——《史记·乐书》
天之降葆命。——《史记·周公世家》
取而保祠之。——《史记·留侯世家》
(4) 又如:葆龟(即宝龟。占卜的用具);葆爱(珍爱;珍视)
◎ 葆的拼音: bǎo
〈词性:名〉
(1) 丛生的枝、芽 [teller]
得时之稻,大本而茎葆。——《吕氏春秋》
(2) 车盖 [hood]
垂翟葆,建羽旗。——张衡《西京赋》
(3) 又如:葆车(有五彩羽毛编成车盖的坐车);葆羽(仪仗名。以鸟羽为饰)
◎ 葆的拼音: bǎo
〈词性:动〉
(1) 通“保”。保持;保护;守卫 [keep;defend;guard]
小城不自守通者,尽葆其老弱粟米畜产。——《墨子·号令》
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庄子·田子方》
五粟之土,干而不格,湛而不泽,无高下葆泽以处,是谓粟土。——《管子·地员》
(2) 又如:永葆青春
卫(衛)的拼音:wèi(ㄨㄟˋ)
⒈ 保护,防护:保卫。捍卫。卫道(卫护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如“卫卫士”)。卫戍(警备,多用于首都)。卫冕。
⒉ 防护人员:警卫。后卫。
⒊ 古代称驴:“策双卫来迎”。
⒋ 中国明代驻兵的地点(后只用于地名):威海卫(在山东省)。
⒌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⒍ 姓。
卫字UNICODE编码U+536B,10进制: 21355,UTF-32: 0000536B,UTF-8: E5 8D AB。
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卫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衛䘙
defend、guard、protect
会意
guard, protect, defend
详细解释◎ 卫的拼音:
衛、衞 wèi
〈词性:动〉
(1) (会意。从韋币从行。甲骨文中“卫、韦”同字。意思是在大道(行)站岗保卫(韦)。本义:保卫;防护)
(2) 同本义 [defend]
卫,宿卫也。——《说文》
卫护也。——《玉篇》
以卫王宫。——《战国策·赵策》
备一夕之卫。——《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卫籍(军籍);守卫(防守保卫);自卫(保卫自己);捍卫(保卫);卫守(保卫防守);卫助(保卫协助);卫足(比喻自全或自卫);卫侍(保卫侍奉);卫社(保卫国家);保家卫国;卫卒(护卫的兵卒);卫养(保护安抚);卫从(护卫侍从);卫蔽(卫护遮掩)
(4) 防护使之不受危险 [guard]。如:卫奉(守护侍奉)
(5) 谋求 [seek]
有货,以卫身也。——《国语·鲁语下》
◎ 卫的拼音:
衛 wèi
〈词性:名〉
(1) 卫士,保镖 [bodyguard]。如:卫帮(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
(2) 担任卫护、防守之职的人 [guard]
文公之入也无卫,故有 吕、 却之难。——《左传》
(3) 周代京师以外的行政区域之一 [an ancient district]
过了半年,松潘卫边外生番与内地民人互市,因买卖不公,彼此吵闹起来。——《儒林外史》
(4) 驴的别称 [donkey]
南中丞卓,吴楚游学十余年,衣布缕,乘牝卫,薄游 上蔡。——《云溪友议》
(5) 箭羽 [arrow's feather]
楚熊渠子出,见寝石,以为伏虎,将弓射之,矢没其卫。——《论衡·儒增》
(6) 卫生的简称 [sanitation]。如:环卫部门
(7) 古国名 [Wei state]。周武王弟康叔封地。至懿公为狄所灭。戴公野处漕邑,文公又徙居楚丘。秦始皇既统一全国,独置卫君,为附庸,至二世元年废
之晋过 卫。——《吕氏春秋·慎行论》
宋、 卫、 中山。—— 汉· 贾谊《过秦论》
(8) 边陲,边远的地方 [border area]
侯卫之班,藩服之职。——《文选》
(9) 水名 [Wei River]。源出河北省灵寿县东北,南流至县东南,合滹沱河
恒、 卫既从,大陆既作。——《书·禹贡》
(10) 肢体 [limbs]
四卫变强。——《吕氏春秋》
(11) 姓。如:卫青(汉武帝时的大将军,在讨匈战争中,屡立战功);卫夫人(晋卫恒从女,李矩妻,也称“李夫人”。善书法。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为她所传授)
卫兵、卫城、卫道、卫道士、卫队、卫顾、卫护、卫冕、卫生、卫生纸、卫士、卫戍、卫戍区、卫星、卫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