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颐
【拼音】: bǎo yí 【注音】: ㄅㄠˇ一ˊ 【结构】: 葆(上下结构)颐(左右结构) 【繁体】: 葆頤葆颐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保养。葆,通'保'。
基础解释保养。葆,通/'保/'。
引证解释⒈保养。葆,通“保”。引宋陆游《立皇后丞相率文武百僚称贺寿皇表》:“独观道妙,将就葆颐。”
网络解释葆颐葆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ǎoyí,是指保养。
综合释义保养。葆,通“保”。宋陆游《立皇后丞相率文武百僚称贺寿皇表》:“独观道妙,将就葆颐。”葆颐[bǎoyí]
其他释义1.保养。葆,通'保'。
葆的拼音:bǎo(ㄅㄠˇ)
⒈ 草茂盛的样子,草木丛生的样子:“头如蓬葆”。
⒉ 古书上说的一种菜。
⒊ 车盖:羽葆。
⒋ 藏,蔽:葆光(隐蔽其光不让人知道,喻才智藏而不露)。
⒌ 保持:葆真。永葆青春。
⒍ 古同“宝”,珍贵。
⒎ 古同“保”,保护。
⒏ 姓。
葆字UNICODE编码U+8446,10进制: 33862,UTF-32: 00008446,UTF-8: E8 91 86。
葆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葆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堡
nurture、preserve
形声:从艹、保声
reserve, preserve; conceal
详细解释◎ 葆的拼音: bǎo
〈词性:形〉
(1) (形声。保声。本义:草木茂盛的样子)
(2) 同本义 [(grass) clustered;luxuriant]
葆,草盛貌。——《说文》
头如蓬葆。——《汉书·燕刺王旦传》
(3) 通“宝”。珍贵 [precious;rare;valuable]
天子之葆龟也。——《史记·乐书》
天之降葆命。——《史记·周公世家》
取而保祠之。——《史记·留侯世家》
(4) 又如:葆龟(即宝龟。占卜的用具);葆爱(珍爱;珍视)
◎ 葆的拼音: bǎo
〈词性:名〉
(1) 丛生的枝、芽 [teller]
得时之稻,大本而茎葆。——《吕氏春秋》
(2) 车盖 [hood]
垂翟葆,建羽旗。——张衡《西京赋》
(3) 又如:葆车(有五彩羽毛编成车盖的坐车);葆羽(仪仗名。以鸟羽为饰)
◎ 葆的拼音: bǎo
〈词性:动〉
(1) 通“保”。保持;保护;守卫 [keep;defend;guard]
小城不自守通者,尽葆其老弱粟米畜产。——《墨子·号令》
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庄子·田子方》
五粟之土,干而不格,湛而不泽,无高下葆泽以处,是谓粟土。——《管子·地员》
(2) 又如:永葆青春
颐(頤)的拼音:yí(一ˊ)
⒈ 面颊,腮:支颐。解(jiě )颐。颐指气使。
⒉ 休养,保养:颐神。颐养。
⒊ 文言助词,无义:“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
颐字UNICODE编码U+9890,10进制: 39056,UTF-32: 00009890,UTF-8: E9 A2 90。
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颐字收录于 现通表 。
頤頉頥顊㶊
cheek、keep fit
形声:左形右声
cheeks; jaw; chin; rear; to nourish
详细解释◎ 颐的拼音:
頤 yí
〈词性:名〉
(1) (形声。从页( xié ),臣( yí )声。臣,面颊,繁化作“颐”。本义:下巴) 同本义 [the lower jaw]
颐,颌也。——《方言十》
颐,或曰辅车,或曰牙车,或曰颊车。——《释名》
后稷岐颐自求。——《春秋元命苞》
端行颐霤如矢。——《礼记·玉藻》
手指颐指。——《庄子·天地》
擢项颐。——《汉书·东方朔传》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易·噬嗑》
大耳横颐方面相,肩查腹满身躯胖。——《西游记》
方额广颐。——《新唐书》
(2) 又如: 颐腮(头颅);颐脱(下颚骨脱臼); 颐溜(俯身伸首平视, 下巴如屋溜下垂。形容礼敬的样子)
◎ 颐的拼音:
頤 yí
〈词性:动〉
(1) 保养 [keep fit;take care of oneself]
颐者,养也。——《易·序卦》
百年曰期颐。——《礼记·曲礼》
恶饮食乎陋巷兮,亦足以颐神而保年。——唐· 韩愈《闵己赋》
(2) 又如:颐志(养志);颐育(养育);颐神(保养精神);颐爱(保养爱惜);颐贤(培养人才);颐养精神(保养元气);颐身(保养身心);颐年(保养延年);颐老(养老);颐养天年(保养年寿);颐神养性(保养精神元气)
颐和园、颐养、颐指、颐指气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