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蓖麻蚕的拼音_bi ma can是什么意思

蓖麻蚕

【拼音】: bì má cán 【注音】: ㄅ一ˋㄇㄚˊㄘㄢˊ 【结构】: 蓖(上下结构)麻(半包围结构)蚕(上下结构) 【简体】: 蓖麻蚕 【繁体】: 蓖麻蠶

蓖麻蚕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绢丝昆虫。蓖麻蚕[bìmácán]⒈绢丝昆虫。原产印度。一生中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老熟后能吐丝作茧。喜吃蓖麻叶子,饲养简便,生长迅速,中国南方可终年饲养。蚕丝耐酸、耐碱、吸湿性好、富有弹性,是优良的绢纺原料。

网络解释蓖麻蚕蓖麻蚕:蓖麻蚕

国语辞典动物名。昆虫纲鳞翅目天蚕蛾科。幼虫因品种不同而有多种颜色,以蓖麻叶为食。幼虫吐的丝可做为纺织原料。蓖麻蚕[bìmácán]⒈动物名。昆虫纲鳞翅目天蚕蛾科。幼虫因品种不同而有多种颜色,以蓖麻叶为食。幼虫吐的丝可做为纺织原料。

其他释义绢丝昆虫。原产印度。一生中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老熟后能吐丝作茧。喜吃蓖麻叶子,饲养简便,生长迅速,中国南方可终年饲养。蚕丝耐酸、耐碱、吸湿性好、富有弹性,是优良的绢纺原料。

蓖麻蚕造句

1.定量调查了间歇性大气苯酚在蓖麻蚕生态系统中的积累和迁移。

2.许善长说,野蚕种类很多,如天蚕、柞蚕、栗蚕、樗蚕、樟蚕、柳蚕、透目大蚕、蓖麻蚕、野桑蚕等。

3.据男子介绍,他这有桑蚕、柞蚕、蓖麻蚕,桑蚕丝最好。

4.选择性适应试验表明,蓖麻蚕雄蛾触角的毛形感器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嗅觉感受细胞。

5.类似于家蚕的还有譬如蓖麻蚕、柞蚕等。

6.蓖麻植株光滑,大叶互生,宛如手掌分裂,通身披挂蜡粉,虽然它的叶子是蓖麻蚕的标本食物,却也名列时珍大爷名著中47种毒草之内。

7.通过9个雄核的SC测量数据作成蓖麻蚕的核型模式图,并就蓖麻蚕的减数分裂时期进行了讨论。

8.此外,陈小州还种植了100亩的蓖麻,提取蓖麻油、养殖蓖麻蚕等。

9.叶子来饲养蓖麻蚕,待蚕结茧后可。【查字典www。chazidian。com】

包含蓖麻蚕的歇后语

麻秸秆儿打狼

蓖的意思

  拼音    注音  ㄅ一ˋ   
简体部首  艹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3画  
繁体部首  艸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6画  
五笔  ATLX  仓颉  THWP  郑码  ENRR  四角  44712  结构  上下电码  5557  区位  1745  统一码  84D6  笔顺  一丨丨ノ丨フノ丶一一フ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蓖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蓖麻〕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称“蓖麻子”,可榨油,医药上用做轻泻剂,工业上用做润滑油等。亦称“大麻子”。

统一码

蓖字UNICODE编码U+84D6,10进制: 34006,UTF-32: 000084D6,UTF-8: E8 93 96。

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蓖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萆萞

造字法

形声:从艹、卑声

English

castor-oil plant, Ricinus commumi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蓖的拼音:

  

常用词组

蓖麻

  拼音    注音  ㄇㄚˊ   
部首  麻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86  YSSI  五笔98  OSSI  仓颉  IDD  郑码  TGFF  四角  00294  结构  左上包围电码  7802  区位  3473  统一码  9EBB  笔顺  丶一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麻的拼音:má(ㄇㄚˊ)  

⒈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⒉ 指“芝麻”:麻酱。麻油。

⒊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⒋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⒌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⒍ 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⒎ 喻纷乱:麻乱。麻沸。

⒏ 姓。

统一码

麻字UNICODE编码U+9EBB,10进制: 40635,UTF-32: 00009EBB,UTF-8: E9 BA BB。

麻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麻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痳蔴

汉英互译

hemp、pocked、rough、sesame、tingle

造字法

会意:从广、从林

English

hemp, jute, flax; sesam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麻的拼音:   

另见   

常用词组

麻麻黑、麻麻亮

基本词义

麻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广( yǎn  ),从林( fèi  )。广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合而表示在家里劈麻,进行剥制。本义:麻类植物的总名。古代专指大麻) 同本义 [fiber crops]。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茎部韧皮纤维长坚韧,可供纺织。有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俗称“火麻”

麻,枲也。——《说文》。按,枲已缉者曰麻。

丘中有麻。——《诗·王风·丘中有麻》

可以沤麻。——《诗·陈风·东门之池》

麻冕。——《论语》。孔注:“缁布冠也。”

缌麻三月。——《仪礼·丧服》

雨脚如麻未断绝。——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仙之人兮列如麻。——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陶潜《归园田居》

雄者名麻枲,雌者名苴麻。——《本草纲目·大麻》

(2) 又如:麻田(种麻的田地);麻炬(用麻干作成的火把);麻畦(麻田);麻蒸(去皮的麻秆);麻稭(麻的茎);麻苇(麻与芦苇);麻苎(大麻与苎麻)

词性变化

麻的拼音:   

〈词性:名〉

(1) 麻的茎皮纤维 [hemp fiber]

不续其麻,市也婆娑。——《诗·陈风·东门之枌》

(2) 又如:麻搭(一种在长杆顶端缚扎散麻蘸吸泥水灭火的工具);麻核桃(用麻结成球结);麻槌(旧时刑具,用麻绞扎而成的带疙瘩短鞭);麻屣鹑衣(麻鞋破衣)

(3) 古代丧服中的麻带 [rope made of hemp,flax,jute,etc.]。如:麻绖(服丧时系在头部或腰部的麻带)

(4) 麻布丧服,亲属死后穿的白色麻布衣服 [mouring apparel]

麻不加于采。——《礼记·杂记下》

(5) 又如:披麻戴孝;麻衣(孝服);麻裙(服丧时穿的麻布裙)

(6) 代指唐宋时的诏书 [imperial edict],因为是用黄、白麻纸写的,故名

三麻九制笔如神。——刘克庄《内翰洪公舜俞哀》

(7) 又如:麻命(任命的诏书);麻词(麻辞。任命宰相的诏书);麻尾(诏书结尾)

(8) 芝麻 [sesame]。如:麻团;麻油;麻酱;麻酥糖(用芝麻、米粉和糖制成的食品)

(9) 中医对麻疹的简称 [measles]。如:麻出红肿;麻毒陷肺;麻毒入营

(10) 麻醉 [anaesthesia]。如:麻肺汤(一种有麻醉作用的汤药);麻沸散(汉末华佗研制的一种麻醉药);麻针;麻药

(11) 脸部皮肤的痘瘢,俗称麻子脸 [pockmarks]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柳敬亭说书》

(12) 又如:麻皮(麻子脸皮)

麻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容众多,混乱 [numerous;confusion;chaos]

麻麻胡子红脸蛋。——王老九《张老汉卖余粮》

(2) 又如:麻麻(浓密的样子);麻乱(纷乱);麻列(比喻众多)

(3) 表面粗糙的、凹凸不平的 [coarse;rough]。如:这种纸一面光,一面麻

(4) 带细碎斑点的 [spotty;pitty]。如:麻雀;麻点(细碎的斑点);麻灰色(灰色中带麻点)

麻的拼音:   

〈词性:动〉

(1) 穿丧服 [wear mourning apparel]

麻者不绅。——《礼记·杂记》

(2) 麻木

走的我这两腿酸麻。——秦简夫《孝义士赵礼让肥》

(3) 又:感觉神经受压迫,暂失知觉 [numbness]。如:麻辣(麻木);麻酥(麻木无力);麻做一团(全身麻木,没有知觉);麻痹

(4) 姓

常用词组

麻包、麻痹、麻痹大意、麻布、麻袋、麻刀、麻捣、麻豆腐、麻烦、麻烦、麻纺、麻风、麻风病人、麻花、麻将、麻酱、麻秸、麻经儿、麻辣辣、麻利、麻溜,麻溜儿、麻乱、麻面、麻木、麻木不仁、麻雀、麻仁、麻线,麻线儿、麻药、麻衣、麻蝇、麻油、麻渣、麻疹、麻纸、麻子、麻醉、麻醉剂

  拼音  cán   注音  ㄘㄢˊ   繁体    
部首  虫部  部外笔画  4画  总笔画  10画  
五笔  GDJU  仓颉  HKLMI  郑码  AGI  四角  10136  结构  上下电码  5729  区位  1847  统一码  8695  笔顺  一一ノ丶丨フ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蚕(蠶)的拼音:cán(ㄘㄢˊ)  

⒈ 昆虫,有“家蚕”和“柞(zuò  )蚕”,通常指“家蚕”,吃桑叶,吐丝做茧。丝可织绸缎。“柞蚕”吃柞树叶,丝可织茧绸:蚕丝。蚕茧。蚕食。蚕宝宝(蚕的爱称)。

统一码

蚕字UNICODE编码U+8695,10进制: 34453,UTF-32: 00008695,UTF-8: E8 9A 95。

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蚕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蠶蝅蠺䗝䗞䘉

汉英互译

silkworm

造字法

形声:从虫、天声

English

silkworm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蚕的拼音:

cán  

〈词性:名〉

(1) (形声。本义:一种能吐丝结茧的昆虫)

(2) 同本义 [silkworm]。有家蚕、柞蚕等。蚕丝为重要的纤维资源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 张俞《蚕妇》

(3) 又如:蚕舍(蚕屋。蚕房);蚕精(蚕神);蚕蜕(蚕眠期所脱的皮)

(4) 蚕事。养蚕的工作 [silkworm-raising jobs]

罗敷善蚕桑。——《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蚕功(蚕事);蚕母(古时主管蚕事的女官)

词性变化

蚕的拼音:

cán  

〈词性:动〉

养蚕 [raise silkworm]。如:蚕具(养蚕所用的器具);蚕作(养蚕的劳作);蚕耕(养蚕与耕田)

常用词组

蚕宝宝、蚕箔、蚕蔟、蚕豆、蚕茧、蚕眠、蚕农、蚕沙、蚕山、蚕食、蚕丝、蚕蚁、蚕蛹、蚕纸、蚕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