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圉
【拼音】: bì yǔ 【注音】: ㄅ一ˋㄩˇ 【结构】: 蔽(上下结构)圉(全包围结构)蔽圉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防御。蔽圉[bìyǔ]⒈防御。
引证解释⒈防御。引《管子·国蓄》:“夫国之君不相中,举兵而相攻,必以为扞挌蔽圉之用。”
网络解释蔽圉蔽圉防御。《管子·国蓄》:“夫国之君不相中,举兵而相攻,必以为扞挌蔽圉之用。”
网友释义红白双料猪骨汤是一道美食,原料有猪大骨(腔骨)、胡萝卜等。
其他释义1.防御。
蔽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遮,挡:蔽野。遮蔽。掩蔽。
⒉ 隐藏:蔽匿。隐蔽。
⒊ 欺骗,隐瞒:蒙蔽。蔽美扬恶。
⒋ 概括:一言以蔽之。
蔽字UNICODE编码U+853D,10进制: 34109,UTF-32: 0000853D,UTF-8: E8 94 BD。
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撇
my、ragged、shabby
形声:从艹、敝声
cover, hide, conceal; shelter
详细解释◎ 蔽的拼音: bì
〈词性:动〉
(1) (形声。从艸,敝声。本义:小草)
(2) 遮住,遮掩 [cover;shelter]
蔽,蔽蔽小草也。——《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盖覆也。”
蔽,障也,隐也。——《广雅》
蒲蔽。——《周礼·巾车》。注:“车旁御风尘者。”
乘马其蔽五。——《管子》。注:“所以捍车马。”
景以蔽日。——《淮南子·修务》
故能蔽不新成。——《老子》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 屈原《九歌·国殇》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史记》
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屏蔽;蔽天(遮蔽天空,布满了整个天空)
(4) 隐藏 [hide]蔽林间窥之。—— 唐· 柳宗元《三戒》
先生…引蔽驴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5) 又如:蔽贤(隐蔽贤者,不使上知);蔽形(遮掩身体)
(6) 庇护 [shelter;shield]
盖借塞墙为蔽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蔽护(掩护;庇护);蔽橹(古代防御用的大盾);蔽辜(抵罪)
(8) 掩饰 [cover up; conceal]
廉不蔽恶,耻不从枉。——《管子·牧民》
(9) 又如:蔽美(掩盖他人的美德、长处);蔽恶(掩饰过错和坏行为)
(10) 蒙蔽 [deceive]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蔽蒙(蒙蔽;隐瞒);蔽晦(蒙蔽。受遮蔽因而不明)
(12) 堵塞 [stop up]。如:蔽塞(堵塞,或耳目思想被蒙蔽)
(13) 审断,判决 [judge]。如:蔽罪(定罪);蔽狱(冤狱)
(14) 概括 [summarize]
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蔽聪塞明
圉的拼音:yǔ(ㄩˇ)
⒈ 养马的地方:圉人。
⒉ 边陲:“亦聊以固吾圉也”。
⒊ 防御:“其来不可圉”。
⒋ 同“圄”。
⒌ 古代乐器名。
圉字UNICODE编码U+5709,10进制: 22281,UTF-32: 00005709,UTF-8: E5 9C 89。
圉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圉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圄敔
会意
stable, corral, enclosure; frontier, border
详细解释◎ 圉的拼音: yǔ
〈词性:动〉
(1) 同本义 [arrest;stop]
圉,囹圉,所以拘罪人也。——《说文》
圉,禁也。——《尔雅》
不圉我哉!——《周书·宝典》。注:“圉,禁也。”
终莫之圉。——《太玄·卷三疆》。注:“圉,止也。”
守圉之国,用盐独甚。——《管子·轻重甲》
其来不可圉。——《庄子》
(2) 养马 [keep horses]
不有行者,谁扞牧圉?——《左传》
(3) 通“御”( yù )。抵挡,防御 [defense]
然不能以此圉鬼神之诛。——《墨子·明鬼下》
其来不可圉。——《庄子·缮性》
瘖者可使守圉。——《淮南子·主术》
◎ 圉的拼音: yǔ
〈词性:名〉
(1) 监狱 [jail]
小圉不下十数。——银雀山汉墓竹简《尉缭子》
(2) 又如:圉空(圄空,牢空着)
(3) 养马的地方 [horse stable]
(4) 养马的人 [groom]
马有圉,牛有牧。——《左传·昭公七年》
(5) 又如:圉人(《周礼》官名。掌管养马放牧等事;泛称养马的人);圉牧(饲养牛马的人)
(6) 边境 [border]
孔棘我圉。——《诗·大雅·桑柔》
亦聊以固吾圉也。——《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