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翳
【拼音】: bì yì 【注音】: ㄅ一ˋ一ˋ 【结构】: 蔽(上下结构)翳(上下结构)蔽翳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遮蔽;隐蔽。蔽翳[bìyì]⒈遮蔽;隐蔽。
引证解释⒈遮蔽;隐蔽。引南朝宋谢灵运《登永嘉绿嶂山》诗:“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唐元稹《苦雨》诗:“逡巡崔嵬日,杲曜东西隅。已復云蔽翳,不使及泥涂。”宋苏舜钦《处州照水堂记》:“括苍郡署冠山之椒,林壑蔽翳。”清方苞《阮以南哀辞》:“老屋数间,蔽翳於丛篁高柳中。”
网络解释蔽翳蔽翳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ìyì,解释为遮蔽,隐蔽。
综合释义遮蔽;隐蔽。南朝宋谢灵运《登永嘉绿嶂山》诗:“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唐元稹《苦雨》诗:“逡巡崔嵬日,杲曜东西隅。已復云蔽翳,不使及泥涂。”宋苏舜钦《处州照水堂记》:“括苍郡署冠山之椒,林壑蔽翳。”清方苞《阮以南哀辞》:“老屋数间,蔽翳於丛篁高柳中。”蔽翳[bìyì]
汉语大词典遮蔽;隐蔽。南朝宋谢灵运《登永嘉绿嶂山》诗:“践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唐元稹《苦雨》诗:“逡巡崔嵬日,杲曜东西隅。已复云蔽翳,不使及泥涂。”宋苏舜钦《处州照水堂记》:“括苍郡署冠山之椒,林壑蔽翳。”清方苞《阮以南哀辞》:“老屋数间,蔽翳于丛篁高柳中。”
其他释义1.遮蔽;隐蔽。
蔽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遮,挡:蔽野。遮蔽。掩蔽。
⒉ 隐藏:蔽匿。隐蔽。
⒊ 欺骗,隐瞒:蒙蔽。蔽美扬恶。
⒋ 概括:一言以蔽之。
蔽字UNICODE编码U+853D,10进制: 34109,UTF-32: 0000853D,UTF-8: E8 94 BD。
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撇
my、ragged、shabby
形声:从艹、敝声
cover, hide, conceal; shelter
详细解释◎ 蔽的拼音: bì
〈词性:动〉
(1) (形声。从艸,敝声。本义:小草)
(2) 遮住,遮掩 [cover;shelter]
蔽,蔽蔽小草也。——《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盖覆也。”
蔽,障也,隐也。——《广雅》
蒲蔽。——《周礼·巾车》。注:“车旁御风尘者。”
乘马其蔽五。——《管子》。注:“所以捍车马。”
景以蔽日。——《淮南子·修务》
故能蔽不新成。——《老子》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 屈原《九歌·国殇》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史记》
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屏蔽;蔽天(遮蔽天空,布满了整个天空)
(4) 隐藏 [hide]蔽林间窥之。—— 唐· 柳宗元《三戒》
先生…引蔽驴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5) 又如:蔽贤(隐蔽贤者,不使上知);蔽形(遮掩身体)
(6) 庇护 [shelter;shield]
盖借塞墙为蔽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蔽护(掩护;庇护);蔽橹(古代防御用的大盾);蔽辜(抵罪)
(8) 掩饰 [cover up; conceal]
廉不蔽恶,耻不从枉。——《管子·牧民》
(9) 又如:蔽美(掩盖他人的美德、长处);蔽恶(掩饰过错和坏行为)
(10) 蒙蔽 [deceive]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蔽蒙(蒙蔽;隐瞒);蔽晦(蒙蔽。受遮蔽因而不明)
(12) 堵塞 [stop up]。如:蔽塞(堵塞,或耳目思想被蒙蔽)
(13) 审断,判决 [judge]。如:蔽罪(定罪);蔽狱(冤狱)
(14) 概括 [summarize]
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蔽聪塞明
翳的拼音:yì(一ˋ)
⒈ 用羽毛做的华盖。
⒉ 遮蔽,障蔽:荫翳。翳蔽。翳障。翳然。
⒊ 掩蔽物:“兵不解翳”。
⒋ 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白翳。
⒌ 古同“殪”,树木枯死,倒伏于地。
翳字UNICODE编码U+7FF3,10进制: 32755,UTF-32: 00007FF3,UTF-8: E7 BF B3。
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翳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医鷖瞖
形声:下形上声
shade, screen; to hide, screen
详细解释◎ 翳的拼音: yì
〈词性:名〉
(1) (形声。从羽,嫛( yī )声。本义:用羽毛做的华盖,舞具)
(2) 同本义 [feather cover]
翳,华盖也。——《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以羽覆车盖,所谓羽葆幢也。”
(3) 病证名 [nebula]
(4) 指引起黑睛(角膜)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以及病变愈后遗留于黑睛的疤痕
(5) 凡眼内、外障眼病所生遮蔽视线影响视力的症状皆可称翳
(6) 起障蔽作用的东西 [screen]。如:云翳;氛翳
(7) 鸟名 [five-colours bird]。如:翳鸟(五彩神鸟。相传飞行时其翼可蔽一乡)
◎ 翳的拼音: yì
〈词性:动〉
(1) 遮蔽,掩盖 [screen]
翳,障也。——《广雅》
百神翳其备降兮。——《楚辞·离骚》。注:“翳,蔽也。”
石嵯以翳日。——刘向《九叹·远逝》。注:’翳,蔽也。”
翳,掩也。——《方言十三》
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裔执翳而搏之。——《庄子·山水》。司马注:“执翳,执草以自翳也。”
树林阴翳。——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翳景(障蔽日月之光)
(3) 隐藏,藏匿 [conceal]
意者堂下其有翳憎臣者乎?——《韩非子》
◎ 翳的拼音: yi
〈词性:形〉
晦暗不明 [dark]。如:翳昧(隐晦不明的样子)
翳然、翳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