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障
【拼音】: bì zhàng 【注音】: ㄅ一ˋㄓㄤˋ 【结构】: 蔽(上下结构)障(左右结构)蔽障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遮蔽;障碍。蔽障[bìzhàng]⒈遮蔽;障碍。
引证解释⒈亦作“蔽鄣”。⒉阻隔;阻碍。引《楚辞·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汉书·李寻传》:“忠直进,不蔽障。”清曹国榘《顾梁汾纂<张太岳书札奏疏>小引》:“其功尽在社稷,乃不能取悦群情,芥蔕於同时者,遂蔽障於谗。”严复《论八股存亡之关系》:“徒以八股未去,挟进士以为重,横塞宇内,蔽障聪明。”⒊遮蔽;护卫。引汉王充《论衡·率性》:“起屋筑墻,以自蔽障。”宋李纲《条具防冬利害事件状》:“臣所管江西一路,实为上流,辅翼建康驻蹕之所,蔽障闽广。”宋程大昌《演繁露·公侯干城》:“扞者,櫓也。雉堞可以蔽障城,是扞城也。”
网络解释蔽障蔽障,bìzhàngㄅㄧˋㄓㄤˋ,亦作“蔽鄣”。
综合释义亦作“蔽鄣”。阻隔;阻碍。《楚辞·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汉书·李寻传》:“忠直进,不蔽障。”清曹国榘《顾梁汾纂<张太岳书札奏疏>小引》:“其功尽在社稷,乃不能取悦群情,芥蔕於同时者,遂蔽障於谗。”严复《论八股存亡之关系》:“徒以八股未去,挟进士以为重,横塞宇内,蔽障聪明。”遮蔽;护卫。汉王充《论衡·率性》:“起屋筑墻,以自蔽障。”宋李纲《条具防冬利害事件状》:“臣所管江西一路,实为上流,辅翼建康驻蹕之所,蔽障闽广。”宋程大昌《演繁露·公侯干城》:“扞者,櫓也。雉堞可以蔽障城,是扞城也。”
网友释义蔽障,bìzhàngㄅㄧˋㄓㄤˋ,亦作“蔽鄣”。
英语keep in obscurity
汉语大词典亦作“蔽鄣”。(1).阻隔;阻碍。《楚辞·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鄣于谗。”《汉书·李寻传》:“忠直进,不蔽障。”清曹国矩《顾梁汾纂〈张太岳书札奏疏〉小引》:“其功尽在社稷,乃不能取悦群情,芥蒂于同时者,遂蔽障于谗。”严复《论八股存亡之关系》:“徒以八股未去,挟进士以为重,横塞宇内,蔽障聪明。”(2).遮蔽;护卫。汉王充《论衡·率性》:“起屋筑墙,以自蔽障。”宋李纲《条具防冬利害事件状》:“臣所管江西一路,实为上流,辅翼建康驻跸之所,蔽障闽广。”宋程大昌《演繁露·公侯干城》:“捍者,橹也。雉堞可以蔽障城,是捍城也。”
蔽障造句
1.其次,浮冰也构成了海水和大气之间的蔽障,减少了从海洋中逸入空气的热量。
2.他要睁开眼睛,站起身来,要奋斗、要工作、要学习,直到眼前没有了蔽障,舌尖没有了挂碍,能够把他丰富的幻觉与露丝共享。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
蔽障的单词
keep in obscurity
蔽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遮,挡:蔽野。遮蔽。掩蔽。
⒉ 隐藏:蔽匿。隐蔽。
⒊ 欺骗,隐瞒:蒙蔽。蔽美扬恶。
⒋ 概括:一言以蔽之。
蔽字UNICODE编码U+853D,10进制: 34109,UTF-32: 0000853D,UTF-8: E8 94 BD。
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蔽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撇
my、ragged、shabby
形声:从艹、敝声
cover, hide, conceal; shelter
详细解释◎ 蔽的拼音: bì
〈词性:动〉
(1) (形声。从艸,敝声。本义:小草)
(2) 遮住,遮掩 [cover;shelter]
蔽,蔽蔽小草也。——《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盖覆也。”
蔽,障也,隐也。——《广雅》
蒲蔽。——《周礼·巾车》。注:“车旁御风尘者。”
乘马其蔽五。——《管子》。注:“所以捍车马。”
景以蔽日。——《淮南子·修务》
故能蔽不新成。——《老子》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 屈原《九歌·国殇》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史记》
阴翳蔽日。——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隐蔽(借旁的事物来遮掩);屏蔽;蔽天(遮蔽天空,布满了整个天空)
(4) 隐藏 [hide]蔽林间窥之。—— 唐· 柳宗元《三戒》
先生…引蔽驴后。——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5) 又如:蔽贤(隐蔽贤者,不使上知);蔽形(遮掩身体)
(6) 庇护 [shelter;shield]
盖借塞墙为蔽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蔽护(掩护;庇护);蔽橹(古代防御用的大盾);蔽辜(抵罪)
(8) 掩饰 [cover up; conceal]
廉不蔽恶,耻不从枉。——《管子·牧民》
(9) 又如:蔽美(掩盖他人的美德、长处);蔽恶(掩饰过错和坏行为)
(10) 蒙蔽 [deceive]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齐策》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 又如:蔽蒙(蒙蔽;隐瞒);蔽晦(蒙蔽。受遮蔽因而不明)
(12) 堵塞 [stop up]。如:蔽塞(堵塞,或耳目思想被蒙蔽)
(13) 审断,判决 [judge]。如:蔽罪(定罪);蔽狱(冤狱)
(14) 概括 [summarize]
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蔽聪塞明
障的拼音:zhàng(ㄓㄤˋ)
⒈ 阻隔,遮挡:障蔽。障翳。障碍。故障。障眼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⒉ 中国秦、汉两代边塞上作防御用的城堡:“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⒊ 用作遮蔽、防卫的东西:屏障。
⒋ 古同“幛”,画轴。
障字UNICODE编码U+969C,10进制: 38556,UTF-32: 0000969C,UTF-8: E9 9A 9C。
障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障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嶂㢓墇章鄣
barrier、block、hinder
形声:从阝、章声
separate; shield; barricade
详细解释◎ 障的拼音: zhàng
〈词性:动〉
(1) (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
(2) 同本义 [block;separate;cut off]
障,隔也。——《说文》
蕃隔曰障。——《通俗文》
陂障九泽。——《国语·周语》
障大泽。——《左传·昭公元年》。服注:“陂障其水也。”
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吕氏春秋》
(3) 又如:障翼(遮挡掩护);障距(阻隔,壅蔽);障塞(阻塞不通);障隔(阻隔)
(4) 阻挡;拒绝 [obstruct;stop;block;resist;refuse]
令而不行,谓之障。——《管子》
(5) 又如:障海(阻挡水流入海);障壅(阻挡);障遏(阻挡,阻止);障害(阻碍,妨碍);障故(障碍变故)
(6) 遮挡;遮蔽 [cover]
而障之以手。——《淮南子·精神》。注:“蔽也。”
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 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南齐书·刘祥传》
障隙处。——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障日(遮蔽太阳);障覆(遮蔽覆盖);障蔽(遮蔽;遮盖);障袂(扬袖遮日);障庇(遮蔽庇护);障袖(以袖遮面)
(8) 佛教用语。烦恼 [be vexed]
能碍圣道,说以为障。——《大乘义章》
(9) 又如:障恼(烦恼);障难(烦恼苦难);障盖(烦恼)
◎ 障的拼音: zhàng
〈词性:名〉
(1) 古时边塞上险要处用以防捍寇盗而另筑的小城 [border town]
障,小城也。——《苍颉篇》
为置吏筑障。——《汉书·朝鲜王满传》
居一障间。——《史记·酷吏传》。正义:“谓塞上要险之处。”
逾岷越障。—— 祢衡《鹦鹉赋》
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班彪《北征赋》
(2) 又如:障隧(边塞上的烽火台);障堡(边塞险要处的城堡)
(3) 遮蔽物 [block;barrier;shelter]。如:路障;障泥(马鞯。因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旁以挡泥土,故称);声障;风障;屏障;热障;障壁(屏障;墙壁);障扇(长柄扇);障面(折扇的别称)
(4) 步障,布帷或屏风 [screen]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唐· 白居易《胡旋女》
(5) 又如:障幕(帷幕)
(6) 幛子 [a large,oblong sheet of silk],上面题有文字或画有图画的整幅绸布
出地标图,临流写障。——唐· 李庾《东都赋》
手提新画青松障。——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障碍、障碍赛跑、障碍物、障蔽、障眼法、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