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奸
【拼音】: cáng jiān 【注音】: ㄘㄤˊㄐ一ㄢ 【结构】: 藏(上下结构)奸(左右结构) 【简体】: 藏奸 【繁体】: 藏奸藏奸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藏奸cángjiān。(1)心中不怀好意。(2)〈方〉不使出全副精力或不愿尽全部力量帮助别人。
基础解释∶心中不怀好意笑里藏奸[notdoone/'sbest]〈方〉∶不使出全副精力或不愿尽全部力量帮助别人
引证解释⒈谓骨子里狡猾,心眼坏。引《红楼梦》第四九回:“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⒉方言。不肯拿出全副精力或不肯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引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三段:“李春三这孩子说话率,做事也率,从来不会藏奸取巧,挺对姚长庚心意。”
网络解释藏奸藏奸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ángjiān,是指心中不怀好意。
综合释义谓骨子里狡猾,心眼坏。《红楼梦》第四九回:“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方言。不肯拿出全副精力或不肯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三段:“李春三这孩子说话率,做事也率,从来不会藏奸取巧,挺对姚长庚心意。”藏奸[cángjiān]心怀奸诈恶意,不肯尽力助人。《红楼梦.第四九回》:「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
网友释义[notdoone/'sbest]〈方〉∶不使出全副精力或不愿尽全部力量帮助别人(1).谓骨子里狡猾,心眼坏。《红楼梦》第四九回:“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2).方言。不肯拿出全副精力或不肯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三段:“李春三这孩子说话率,做事也率,从来不会藏奸取巧,挺对姚长庚心意。”
汉语大词典(1).谓骨子里狡猾,心眼坏。《红楼梦》第四九回:“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2).方言。不肯拿出全副精力或不肯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三段:“李春三这孩子说话率,做事也率,从来不会藏奸取巧,挺对姚长庚心意。”
国语辞典心怀奸诈恶意,不肯尽力助人。
辞典修订版心怀奸诈恶意,不肯尽力助人。《红楼梦.第四九回》:「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
其他释义1.谓骨子里狡猾,心眼坏。2.方言。不肯拿出全副精力或不肯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
藏奸造句
1.后来,天子授意,官场藏奸,我家门倾覆,父母皆亡。
2.从小,爸爸把正直和善良的人格种子播撒在你内心深处,一向仁义宽厚的你不会藏奸耍滑,就这样,那一晚,你成了别人肆意放纵之后的替罪羊。
3.查明盱眙、来安两县交界之古城镇地方并与江苏六合县接壤,该处地僻人稀,向多伏莽,此拿彼窜,最易藏奸。
4.郑贵妃及其家人的险恶用心很快被识破,御史陈登云谴责郑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
5.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6.看样子这只怕是太藏奸卖乖了!
7.要视伺候的失能老人为自己的亲人,不藏奸耍滑,不贪图安逸。
8.书生罹难,美人萦怀;巨凶横行,伪道藏奸;官兵突来,胡骑环伺。
9.谦,美德也,过谦者多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或藏奸。
10.小孩子嘛不藏奸,说的都是实在话,不能再过多地责怪孩子了。
藏的拼音:cáng(ㄘㄤˊ)
⒈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⒉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藏的拼音:zàng(ㄗㄤˋ)
⒈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⒉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⒊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⒋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⒌ 古同“臟”。
藏字UNICODE编码U+85CF,10进制: 34255,UTF-32: 000085CF,UTF-8: E8 97 8F。
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臟蔵臧匨䒙
conceal、hide、store
躲、匿、露
形声:从艹、臧声
hide, conceal; hoard, store up
详细解释◎ 藏的拼音: cáng
〈词性:动〉
(1)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 储积,收藏 [store]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4) 隐匿 [hide]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6) 怀有 [nurse]。如:包藏;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藏红花、藏蓝、藏历、藏青、藏戏
奸的拼音:jiān(ㄐ一ㄢ)
⒈ 阴险,虚伪,狡诈:奸人。奸狡。奸刁。奸佞。奸雄。奸智(为非作歹的心计)。藏(cáng )奸。
⒉ 不忠于国家或自己一方的人:奸细。内奸。
⒊ 男女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奸淫。强奸(亦指统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如“奸奸民意”)。通奸。
奸字UNICODE编码U+5978,10进制: 22904,UTF-32: 00005978,UTF-8: E5 A5 B8。
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奸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姦姧
evil、illicit sexual relations、traitor、wicked
忠
会意
crafty, villainous, false
详细解释◎ 奸的拼音: gān
〈词性:动〉
(1) 干犯,抵触 [offend;conflict]
奸时以动,而疲民以逞。——《左传·成公十六年》
使而失命,召而不来,是再奸也。——《左传·昭公二十年》。杜预注:奸,犯也。
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庄子·天运》
各守其职,不得相奸。——《淮南子·主术》
以渔钓奸周西伯。——《史记·齐太公世家》
察其驰骋步骤,芒炎或长或短,所历奸犯。——《汉书·五行志下》
(2) 另见 jiān
◎ 奸的拼音:
姦 jiān
〈词性:形〉
(1) (会意。从三女。本义:奸邪,虚伪狡诈)
(2) 同本义 [evil;wicked;treacherous]
姦,私也。——《说文》
姦,盗也。——《广雅》
在内曰姦,在外曰宄。——《三苍》
用轨之财者为姦。——《国语·鲁语》
寇贼姦宄。——《书·舜典》
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衺(xié 同邪)。——《墨子·辞过》
故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姦,无姦则民安其所乐。——《商君书·开塞》
荡渨湋之姦咎兮。——《梦辞·惜贤》。注:“乱在内曰姦。”
盗器为姦。——《左传·文公十八年》
多贼姦些。——《楚辞·招魂》。注:“恶也。”
姦宄是防。——张衡《西京赋》。注:“邪也。”
作奸犯科。——诸葛亮《出师表》
攘除奸凶。
吏奸而不知禁。——明· 刘基《卖柑者言》
奸人构陷。——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奸慝(奸诈;邪恶);奸顽(奸诈凶顽);奸回(奸恶邪僻;奸邪);奸智(奸诈邪恶的企图);奸侠(心怀邪恶的人。即俗称的无赖汉);奸非(作奸犯法的人);奸利(作奸犯法所获得的利益);奸证(做坏事的脏证);奸钱(私铸的钱币);奸事(不正当的事;非法的事);奸市(违法交易);奸宄(违法作乱的事情)
(4) 伪 [false]
姦,伪也。——《广雅》
夫神者好和而恶姦。——《庄子·徐无鬼》。注:“私自许者姦也。”
十姦。——《周书·宝典》。注:“不诚之行故曰姦。”
◎ 奸的拼音: jiān
〈词性:动〉
(1) (会意。从女,从干,干亦声。本义:奸淫;私通)
(2) 同本义 [commit adultery]
奸,犯淫也。——《说文》
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书,姦也。——《左传·庄公二年》
(3) 又如:奸私(通奸);奸占(非法占人妻女);奸状(男女私通);奸宿(奸通);奸乱(淫乱)
(4) 作乱或窃夺 [stage an armed rebellion or steal]
奸,犯也。——《小尔雅》
臣敢奸之。——《左传·襄公十四年》
是再奸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奸时以动。——《左传·成公十六年》
以奸忠直。——《汉书·孔光传》
以奸者七十二君。——《庄子·天运》
各守其职,不得相姦。——《淮南子·主术》。按,姦假借为干。”
(5) 又如:奸赃(营私纳贿);奸盗(指为非作歹、劫盗财物)
(6) 欺骗;作弄 [deceive; make a fool of; dupe]
你奸得我索性。——元· 高明 《琵琶记》
◎ 奸的拼音: jiān
〈词性:名〉
(1) 犯法作乱的人,歹徒;恶人 [evildoers]
故佼众者誉多,外内朋党,虽有大姦,其蔽主多矣。——《管子·明法》
不告奸者腰斩。——《史记·商君列传》
奸宄不得萌动而破灭。——《汉书·辛庆忌传》
(2) 又如:奸宄(为非作歹的坏人;奸臣);奸凶(邪恶凶顽的人);奸乱(心术不正,行迹不轨)
(3) 出卖国家、民族、集团利益的人 [traitor]。如:奸相(指弄权误国的宰相);奸谍(间谍。为敌方刺探情况的人);奸蠹(有害国家社会的不法行为;亦指行为不法的坏人);内奸;汉奸
(4) 另见 gān
奸臣、奸党、奸恶、奸官、奸宄、奸猾,奸滑儿、奸民、奸佞、奸情、奸商、奸徒、奸污、奸细、奸险、奸笑、奸邪、奸雄、奸淫、奸贼、奸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