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背匠
【拼音】: biǎo bèi jiàng 【注音】: ㄅ一ㄠˇㄅㄟˋㄐ一ㄤˋ 【结构】: 裱(左右结构)背(上下结构)匠(左包围结构)裱背匠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亦作'裱褙匠'。
基础解释亦作/'裱褙匠/'。
引证解释⒈见“裱褙匠”。
网络解释裱背匠1.见'裱褙匠'。
汉语大词典见“裱褙匠”。《汉语大词典》:裱褙匠 拼音:biǎobèijiàng亦作“裱背匠”。装潢或修补书画的工匠。明阮大铖《燕子笺·误画》:“[净围裙扮裱背匠上]门挂招牌利市,家传裱背生涯。”清褚人穫《坚瓠秘集·装潢》:“《唐·百官志》:‘秘书省,熟纸装潢匠八人。’意是今之裱褙匠。”
其他释义1.见'裱褙匠'。
包含裱背匠的歇后语
叫化子背不起 马背上放屁
裱的拼音:biǎo(ㄅ一ㄠˇ)
⒈ 用纸或丝织物把书、画等衬托粘糊起来:装裱。裱褙。裱贴。
⒉ 用纸或其他材料糊屋子的墙壁或顶棚:裱糊。
裱字UNICODE编码U+88F1,10进制: 35057,UTF-32: 000088F1,UTF-8: E8 A3 B1。
裱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裱字收录于 现通表 。
back up
形声:左形右声
to mount maps or scrolls to paste
详细解释◎ 裱的拼音: biǎo
〈词性:动〉
(1) 装潢书画的俗称。用纸、布或丝织物做衬托,衬糊在书画下面把书画等粘糊起来 [mount a picture]。如:裱背(装潢字画);裱工(裱褙书画的工匠);裱手(裱褙的技艺)
(2) 用纸糊饰屋子的内部或物件 [paper a ceiling or wall]。如:裱糊店(经营裱糊业的店铺);裱糊匠(以裱糊为业的工人)
裱褙、裱糊、裱画、裱画艺人
背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背脊。背包。背影。
⒉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背面。刀背。背后。背景。
⒊ 用背部对着,与“向”相对:背光。人心向背。
⒋ 向相反的方向:背地性(植物向上生长的性质)。背道而驰。
⒌ 避开,离开:背地。背井离乡。
⒍ 凭记忆读出:背书。背诵。背台词。
⒎ 违反:违背。背离。背信弃义。
⒏ 不顺:背运。背兴(xìng )。
⒐ 偏僻:背静。
⒑ 听觉不灵:耳背。
背的拼音:bēi(ㄅㄟ)
⒈ 人用背驮(tuó )东西,引申为负担:背负。背包。背黑锅(喻受冤枉代人受过)。背包袱(喻有沉重的思想负担或经济负担)。
背字UNICODE编码U+80CC,10进制: 32972,UTF-32: 000080CC,UTF-8: E8 83 8C。
背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背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倍偝北揹褙
back、recite、violate、unlucky
负、向、腹
形声:从月、北声
back; back side; behind; betray
详细解释◎ 背的拼音:
揹 bēi
〈词性:动〉
(1) 人用脊背驮 [东西] [have on one's shoulder]
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州。——罗邺《雁》
(2) 又如:背粮食;背头(男子头发由鬓角起都向后梳的发式);背锅(方言。驼背)
(3) 负担;承受 [bear]。如:背了一身债;背利(负担很重的或长期的利息);背罪(承担罪责)
(4) 另见 bèi
背包、背本就末、背不住、背部、背场儿、背城借一,背城一战、背驰、背搭子、背褡、背道儿、背道而驰、背地里、背篼、背恩忘义、背风、背风港、背风面、背旮旯儿、背光、背后、背脊、背井离乡、背景、背静、背靠、背靠背、背离、背理、背篓、背面、背谬、背叛、背气、背弃、背人、背山起楼、背生芒刺、背时、背书、背熟、背水一战、背水阵、背诵、背向、背心、背信、背信弃义、背兴、背眼、背阴儿、背影儿、背约、背运、背着手
匠的拼音:jiàng(ㄐ一ㄤˋ)
⒈ 有手艺的人:匠人。木匠。画匠。能工巧匠。
⒉ 灵巧,巧妙:独具匠心。
⒊ 具有某一方面熟练技能,但平庸板滞,缺乏独到之处:匠气。
匠字UNICODE编码U+5320,10进制: 21280,UTF-32: 00005320,UTF-8: E5 8C A0。
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匠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匞
artisan、craftsman
craftsman, artisan; workman
详细解释◎ 匠的拼音: jiàng
〈词性:名〉
(1) (会意。从匚( fāng ),盛放工具的筐器,从斤(斧)。工具筐里放着斧头等工具,表示从事木工。本义:木工)
(2) 同本义 [carpenter]
匠,木工也。——《说文》
攻木之工七:轮、舆、弓、庸、匠、车、梓。匠人建国,匠人营国,匠人为沟洫。——《考工记》
执斧以涖匠师。——《周礼·乡师》。注:“主丰碑之事。”
遂匠纳车于阶间。——《仪礼·既夕记》。注:“匠人主载柩窆。”
(3) 又如:匠氏(木匠);匠者(木工);匠营(土木工)
(4) 亦泛指工匠 [artisan]
能剒削柱梁谓之木匠;能穴凿穴埳谓之土匠,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论衡·量知》
(5) 又如:匠作(工匠,以技艺做工谋生的人);匠役(工匠,做工的仆役);匠户(世业的工匠);匠指(工匠);匠门弃材(比喻无用之人,自称的谦词)
(6) 指在某一方面造诣高深的人 [master]。如:匠手(技艺高明的能手);匠石(古代名石的巧匠);匠意(精巧的心思。同“匠心”);匠郢(比喻技艺高明)
◎ 匠的拼音: jiàng
〈词性:动〉
(1) 治理 [manage]
匠,治也。——《小尔雅》
(2) 又如:匠世(治世);匠理(精心治理)
(3) 教 [educate]
今私门之正匠兮。——《楚辞·哀命》。注:“教也。”
(4) 又如:匠化(教化);匠成(培养造就)
(5) 制作;创造 [make]。如:匠费(施工的费用);匠资(施工的费用)
匠人、匠心、匠心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