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诐淫的拼音_bi yin是什么意思

诐淫

【拼音】: bì yín 【注音】: ㄅ一ˋ一ㄣˊ 【结构】: 诐(左右结构)淫(左右结构) 【繁体】: 詖淫

诐淫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佞辞淫说。诐淫[bìyín]⒈佞辞淫说。

引证解释⒈佞辞淫说。参见“詖辞”。引清唐鉴《<学案小识>序》:“逮及鼎革,託为老师宿儒者尚欲以詖淫邪遁,淆乱人心,伤何如哉?”

网络解释诐淫词语解释

综合释义佞辞淫说。清唐鉴《<学案小识>序》:“逮及鼎革,託为老师宿儒者尚欲以詖淫邪遁,淆乱人心,伤何如哉?”参见“詖辞”。

网友释义bìyínㄅㄧˋㄧㄣˊ诐淫佞辞淫说。清唐鉴《序》:“逮及鼎革,托为老师宿儒者尚欲以詖淫邪遁,淆乱人心,伤何如哉?”参见“詖辞”。

汉语大词典佞辞淫说。清唐鉴《〈学案小识〉序》:“逮及鼎革,托为老师宿儒者尚欲以诐淫邪遁,淆乱人心,伤何如哉?”参见“诐辞”。《汉语大词典》:诐辞(诐辞)  拼音:bìcí偏邪不正的言论。《孟子·公孙丑上》:“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唐柳宗元《唐故兵部郎中杨君墓碣》:“然卒中于诐辞,不得朝请,以检校吏部郎中为宣武军节度判官。”清包世臣《艺舟双楫·清故国子监生凌君墓表》:“抉经之心,以一何郑,排斥诐辞,章明先训。”

国语辞典不正当而放荡的言论。诐淫[bìyín]⒈不正当而放荡的言论。引语本《孟子·公孙丑上》:「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

其他释义1.佞辞淫说。

诐的意思

  拼音    注音  ㄅ一ˋ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5画  总笔画  7画  
五笔86  YHCY  五笔98  YBY  仓颉  IVDHE  郑码  SXI  四角  34747  结构  左右统一码  8BD0  笔顺  丶フフノ丨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诐(詖)的拼音:bì(ㄅ一ˋ)  

⒈ 偏颇,邪僻:诐行。诐辞。

统一码

诐字UNICODE编码U+8BD0,10进制: 35792,UTF-32: 00008BD0,UTF-8: E8 AF 90。

诐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诐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讠、皮声

English

argue; biased; one-sid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诐的拼音: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皮声。本义:辩论)

(2) 同本义 [argue]

诐,辩论也。——《说文》。段玉裁注:“此诐字正义。皮,剥取兽革也。披,析也。凡从皮之字,皆有分析之意,故诐为辩论也。”

(3) 谄媚 [flatter]

险诐阴贼。——《汉书》

词性变化

诐的拼音:

  

〈词性:形〉

(1) 通“颇”(   )。偏颇,不正 [biased,biassed]

不从俗而诐行兮。——《楚辞·刘向·离世》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孟子·公孙丑上》

(2) 又如:诐行(不正当的行为);诐辞(偏颇邪僻的言论)

  拼音  yín   注音  一ㄣˊ   
简体部首  氵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  水部  
五笔  IETF  仓颉  EBHG  郑码  VPMB  四角  32114  结构  左右电码  3230  区位  5089  统一码  6DEB  笔顺  丶丶一ノ丶丶ノノ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淫的拼音:yín(一ㄣˊ)  

⒈ 过多,过甚:淫辞。淫雨。淫威。

⒉ 渐浸,浸渍:浸淫。

⒊ 迷惑:富贵不能淫。

⒋ 在男女关系上态度或行为不正当:奸淫。淫荡。淫乱。淫秽。淫猥。淫书。

⒌ 放纵,沉溺:淫湎(沉溺于酒)。骄奢淫逸。

统一码

淫字UNICODE编码U+6DEB,10进制: 28139,UTF-32: 00006DEB,UTF-8: E6 B7 AB。

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淫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婬湛霪滛㸒

汉英互译

excessive、lascivious、lewd、loose、wanton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obscene, licentious, lew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淫的拼音:

yín  

〈词性:动〉

(1) (形声。从水,侌( yín  )声。本义:浸淫;浸渍)

(2) 同本义 [soak]

淫,侵淫随理也。——《说文》。徐锴注:“随其脉理而浸渍也。”

善防者水淫之。——《考工记·匠人》

女娲积芦苇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注:“平地出水为淫水。”

(3) 涂染 [paint]

谏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周礼》。郑玄注:“淫,薄粉之,令帛白”

(4) 又如:淫溢(逐渐浸染)

(5) 特指通奸; 奸淫 [have illicit sexual relations]

男女不淫。——《管子·小匡》

(6) 又如:淫奔(淫乱放荡;私跟男子交往);淫垢(淫媾。奸污);淫污(奸污)

(7) 放纵;恣肆 [let sb.have his own way;allow to run wild]

其无淫于观。——《书·无逸》。疏:郑玄云:“淫,放恣也。”

(8) 引申为骄纵。如:淫汰(骄纵奢侈);淫行(纵欲放荡的行为);淫放(纵欲放荡);淫暴(放纵暴戾);淫纵(纵欲淫乱)

(9) 贪欲;贪心 [be greedy for]

吾闻国之昏,不由声色,必由奸利好乐声色者淫也,贪奸者惑也。——汉· 刘向《说苑·反质》

(10) 又如:淫心(贪心);淫思(淫欲之念)

(11) 惑乱,沉湎;沉浸 [indulge in]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

(12) 又如:淫溺(迷恋沉溺。多指酒色。耽于积习;沉迷于癖好)

(13) 僭越 [exceed]。如:淫名(超越本分的称号);淫黩(超越分际而亵读轻慢)

(14) 侵淫;侵犯 [invade]

足於性者,天损不能入;贞於期者,时累不能淫。李善注:“淫,犹侵也”。——《文选·陆机》

(15) 通“游”( yóu  )。遨游 [travel]

不淫意于法之外。——《管子·明法》。孙星衍云:“《韩非子·有度》篇淫作游。”

归来兮,不可以久淫些。——《楚辞·招魂》。洪兴祖补注:“淫,游也。”

词性变化

淫的拼音: yín  

〈词性:形〉

(1) 过度,无节制;滥。引申为过失 [excessive]

罔淫于乐。——《书·大禹谟》。传:“淫,过也。”

不淫其色。——《诗·关雎序》。疏:“淫者,过也,过其度量谓之为淫。”

骄奢淫泆。——《左传·隐公三年》。疏:“淫,谓耆欲过度。”

齐八政以防淫。——《礼记·王制》。疏:“淫,谓过奢侈。”

淫侈之俗。——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淫用(过度役用);淫行(过分的行为;不合礼制的行为);淫宴(不合礼制、越规逾节的宴会);淫酗(饮酒无度);淫费(过分花费;不正当的花费);淫滥(过度;越轨);淫杀(滥杀);淫潦(久雨积水为灾);淫滞(长久停留);淫佚(荒淫无度);淫声邪语(淫乱狎邪的声音语言);淫夫(淫荡的男子);淫汰(骄纵奢侈);淫长(浮华奢侈的风尚);淫物(奢华无用的玩物);淫侈(奢侈;浮夸,夸大);淫惑(荒淫惑乱);淫愚(惑乱愚弄);淫巫(惑乱人心的巫师)

(3) 犹大。指规模广,程度深,力量强 [grand]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诗·周颂·有客》

(4) 又如:淫威(盛大的礼仪、法度);淫祸(大祸)

(5) 邪恶,奸邪 [evil]

善人劝焉,淫人惧焉。——《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6) 又如:淫人(邪恶的人);淫悖(邪恶违道);淫诈(奸诈)

(7) 乱杂;邪乱 [in disorder]

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左传·襄公二九年》

(8) 又如:淫心(邪乱的思想;淫乱的念头);淫气(淫邪之气)

常用词组

淫奔、淫辞,淫词、淫荡、淫风、淫妇、淫鬼、淫画、淫秽、淫贱、淫乐、淫乱、淫靡、淫虐、淫辱、淫书、淫威、淫猥、淫猥下流、淫亵、淫刑、淫逸、淫雨,霪雨、淫欲、淫乐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