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伪
【拼音】: chéng wěi 【注音】: ㄔㄥˊㄨㄟˇ 【结构】: 诚(左右结构)伪(左右结构) 【繁体】: 誠偽诚伪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1.真诚与虚伪。诚伪[chéngwěi]⒈真诚与虚伪。
引证解释⒈真诚与虚伪。引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观器械之良窳,察俗化之诚伪。”清唐甄《潜书·受任》:“君子之始得君也,观其聪明,观其用舍,观其诚伪,观其度量。”清傅维鳞《明书·乱贼传二·满四》:“贼虽降,诚伪叵测。”
网络解释诚伪诚伪,汉语词汇。
释义真诚与虚伪。
综合释义真诚与虚伪。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观器械之良窳,察俗化之诚伪。”清唐甄《潜书·受任》:“君子之始得君也,观其聪明,观其用舍,观其诚伪,观其度量。”清傅维鳞《明书·乱贼传二·满四》:“贼虽降,诚伪叵测。”诚伪[chéngwěi]真诚与虚伪。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观器械之良窳,察俗化之诚伪。”清唐甄《潜书·受任》:“君子之始得君也,观其聪明,观其用舍,观其诚伪,观其度量。”清傅维鳞《明书·乱贼传二·满四》:“贼虽降,诚伪叵测。”
汉语大词典真诚与虚伪。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观器械之良窳,察俗化之诚伪。”清唐甄《潜书·受任》:“君子之始得君也,观其聪明,观其用舍,观其诚伪,观其度量。”清傅维鳞《明书·乱贼传二·满四》:“贼虽降,诚伪叵测。”
诚伪造句
1.伏维中国与洋人交接,必先通其志,达其欲,周知其虚实诚伪,而后有称物平施之效。
诚(誠)的拼音:chéng(ㄔㄥˊ)
⒈ 真心:诚恳。诚朴。诚实。诚挚。忠诚。心悦诚服。
⒉ 实在,的确:诚然。诚有此事。
诚字UNICODE编码U+8BDA,10进制: 35802,UTF-32: 00008BDA,UTF-8: E8 AF 9A。
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誠
形声:从讠、成声
sincere, honest; true, real
详细解释◎ 诚的拼音:
誠 chéng
〈词性:形〉
(1)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2) 同本义[sincere;honest]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3)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4) 真实 [real]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5)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 诚的拼音:
誠 chéng
〈词性:副〉
(1) 确实,的确 [indeed]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3) 果真;如果 [actually]
楚诚能绝 齐, 秦愿献 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诚笃、诚服、诚惶诚恐、诚恳、诚朴、诚然、诚实、诚心、诚意、诚挚
伪(僞)的拼音:wěi(ㄨㄟˇ)
⒈ 假,不真实:伪造。伪装。伪劣。伪证。伪善。虚伪。去伪存真。
⒉ 不合法的:伪政府。伪军。
伪字UNICODE编码U+4F2A,10进制: 20266,UTF-32: 00004F2A,UTF-8: E4 BC AA。
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伪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偽僞
bogus、fake、false、puppet
真
形声:从亻、为声
false, counterfeit, bogus
详细解释◎ 伪的拼音:
偽、僞 wěi
〈词性:动〉
(1)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为,为亦声。本义:欺诈)
(2) 同本义 [cheat;swindle]
伪,诈也。——《说文》。徐锴曰:“伪者,人为之,非天真也。”
无或诈伪淫巧。——《礼记·月令》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篇》
(3) 又如:伪诈(欺诈);伪怠(欺诈懈怠);伪服(骗居尊位);伪人(伪夫。伪善、诈伪之人);伪巧(诈伪奸滑);伪臣(诈伪之臣);伪民(诈伪的人);伪行(诈伪的行为)
(4) 人为;矫饰 [do]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5) 伪装;假装 [pretend;feign;disguise]
然则舜伪喜者与?——《孟子·万章上》
(6) 又如:伪廉(假装廉洁);伪行(假装出某种行为;假装);伪冒(假冒;冒充);伪从(假作同意);伪让(假意谦让)
(7) 伪造,假作 [forge]。如:伪易(作假偷换);伪作(假造);伪从(假作同意)
◎ 伪的拼音:
僞 wěi
〈词性:形〉
(1) 虚假;不真实 [false;fake]
作伪主以行。——《礼记·曾子问》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庄子·齐物论》
寄伪儿啼。——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古书之正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伪为屋券。——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家藏伪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伪言(虚假的言论);伪名(假名);伪行(虚假的行为);伪命(虚假的命令);伪辞(虚假的言辞);伪态(虚伪的态度);伪意(虚假的心意);伪戾(诈伪乖戾);伪俗(诈伪的风气)
(3) 非法;非正统 [puppet;illegal]
且臣少事伪朝。——晋· 李密《陈情表》
(4) 又如:伪政府;伪组织;伪庭(伪朝);伪师(僭伪、非正统政权的军队);伪国(僭伪之国);伪朝( 伪、非正统的王朝)
伪币、伪经、伪军、伪君子、伪劣、伪善、伪饰、伪书、伪托、伪造、伪证、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