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诚意的拼音_cheng yi是什么意思

诚意

【拼音】: chéng yì 【注音】: ㄔㄥˊ一ˋ 【词性】: 名词。 【结构】: 诚(左右结构)意(上下结构) 【简体】: 诚意 【繁体】: 誠意

诚意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诚意chéngyì。(1)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诚意[chéngyì]⒈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例没有诚意。英sincerity;goodfaith;

基础解释(名)真诚的心意:表达爱的~。

引证解释⒈使心志真诚。引语出《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然则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先生教人,自致知至於知止,诚意至於平天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大学扼要在诚意,诚意扼要在慎独。”⒉心意真诚。引《太平广记》卷一九六引唐薛用弱《集异记·贾人妻》:“因诚意与言,气甚相得。”⒊指真诚的心意。引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正月日具位某,谨脩诚意,奉书於夏国大王。”明叶盛《水东日记·沉简庵词翰品行》:“先生端厚谨恪,好奬借后进,皆出诚意,而取与则甚严。”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但是敌人对谈判并无诚意,仍继续加强准备,补充兵员。”

网络解释诚意(词语释义)诚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éngyì,一般指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一般用于人与人之间相处态度诚恳,真心实意。语出《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综合释义使心志真诚。语出《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然则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先生教人,自致知至於知止,诚意至於平天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大学扼要在诚意,诚意扼要在慎独。”心意真诚。《太平广记》卷一九六引唐薛用弱《集异记·贾人妻》:“因诚意与言,气甚相得。”指真诚的心意。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正月日具位某,谨脩诚意,奉书於夏国大王。”明叶盛《水东日记·沉简庵词翰品行》:“先生端厚谨恪,好奬借后进,皆出诚意,而取与则甚严。”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但是敌人对谈判并无诚意,仍继续加强准备,补充兵员。”

网友释义诚意,中国常用词汇,拼音:chéngyì一般指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

汉语大词典(1).使心志真诚。语出《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然则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先生教人,自致知至于知止,诚意至于平天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大学扼要在诚意,诚意扼要在慎独。”(2).心意真诚。《太平广记》卷一九六引唐薛用弱《集异记·贾人妻》:“因诚意与言,气甚相得。”(3).指真诚的心意。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正月日具位某,谨脩诚意,奉书于夏国大王。”明叶盛《水东日记·沉简庵词翰品行》:“先生端厚谨恪,好奖借后进,皆出诚意,而取与则甚严。”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但是敌人对谈判并无诚意,仍继续加强准备,补充兵员。”

国语辞典心意诚恳,如:「他很有诚意的邀大家一起去。」诚意[chéngyì]⒈心意诚恳。例如:「他很有诚意的邀大家一起去。」近真心诚心

辞典简编版使意念真诚。语本《礼记.大学》。 【造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诚恳的心意。 【造句】他很诚意的邀请大家参加他的婚礼。

英语in good faithinsincerityfaithfullysincere desireempty promisetongue-in-cheekabsolute sinceritysincerely recommend

法语intention sincère、sans feinte、de bonne foi

其他释义1.使心志真诚。语出《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2.心意真诚。3.指真诚的心意。

诚意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真心 诚心 忠心 由衷 至心 赤心 真意

反义词 假意

诚意造句

1.他诚心诚意地邀请你,你就不要推辞了。

2.我们对人要真心诚意,不要虚情假意。

3.你女朋友会这么说,可能是你说想你之类的话说得太多了,而实际行动又没有看到你为她做了什么,她感觉你的爱有些虚伪吧!你还是少表达,多拿点诚意出来对她好一点吧。

4.他一再来请你到学校主持教务,真有三顾茅庐之诚意,你怎能不去助他一臂之力?

5.由于对方毫无诚意,使贸易谈判陷入僵局。

6.对老师为我们好的一番诚意,同学们是理解的。

7.对犯错误的同志应当抱着治病救人的态度,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

8.正心诚意,思无邪,心无私。

9.我其实觉得如果你自己说会更有诚意,关键在可以煽情但别矫情,可以承诺但别太遥远,真实的会让你的女友觉得温暖。

10.大家诚意推荐你,你就不要过谦了。

关于诚意的诗词

《深喜绝句·九重诚意格天关》 《诚意吟》 《诚意吟·正心谨独时》 《匡庐杂诗·果然诚意达匡君》 《临江仙·谒诚意伯刘基祠》 《三十自述·立身诚意两操持》 《有感·子思问学惟诚意》

诚意的单词

in good faith insincerity faithfully sincere desire empty promise tongue-in-cheek absolute sincerity sincerely recommend

诚的意思

  拼音  chéng   注音  ㄔㄥˊ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6画  总笔画  8画  
五笔86  YDNT  五笔98  YDNN  仓颉  IVIHS  郑码  SHV  四角  33750  结构  左右电码  6134  区位  1947  统一码  8BDA  笔顺  丶フ一ノフ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诚(誠)的拼音:chéng(ㄔㄥˊ)  

⒈ 真心:诚恳。诚朴。诚实。诚挚。忠诚。心悦诚服。

⒉ 实在,的确:诚然。诚有此事。

统一码

诚字UNICODE编码U+8BDA,10进制: 35802,UTF-32: 00008BDA,UTF-8: E8 AF 9A。

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诚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讠、成声

English

sincere, honest; true, re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诚的拼音:

chéng  

〈词性:形〉

(1)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2) 同本义[sincere;honest]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3)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4) 真实 [real]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5)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词性变化

诚的拼音:

chéng  

〈词性:副〉

(1) 确实,的确 [indeed]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3) 果真;如果 [actually]

楚诚能绝 齐, 秦愿献 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常用词组

诚笃、诚服、诚惶诚恐、诚恳、诚朴、诚然、诚实、诚心、诚意、诚挚

  拼音    注音  一ˋ   
部首  心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3画  
五笔  UJNU  仓颉  YTAP  郑码  SUKW  四角  00336  结构  上中下电码  1942  区位  5066  统一码  610F  笔顺  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丶フ丶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意的拼音:yì(一ˋ)  

⒈ 心思: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

⒉ 心愿,愿望: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⒊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

⒋ 料想,猜想:意料。意想。意外。

统一码

意字UNICODE编码U+610F,10进制: 24847,UTF-32: 0000610F,UTF-8: E6 84 8F。

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意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噫悥憶

汉英互译

expect、intention、meaning、suggestion、wish

造字法

会意:从心、从音

English

thought, idea, opinion; thin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意的拼音:   

〈词性:名〉

(1)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2) 同本义 [meaning;idea]

意,志也。——《说文》

心之所谓意。——《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通其意。——汉· 贾谊《过秦论》

中有真意。——晋· 陶渊明《饮酒》

不快我意。——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无意则已。——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蔡伦立意造纸。——《齐民要术》

醉翁之意不在酒。——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其意深长。——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文章大意;词不达意。亦指念头,想法。如:意投道合(心意投合,志向一致);意故(意思,缘故);意定(认定);意头(心意;想法);意马(意念的马。比喻意念像野马般奔驰,难以驾驭)

(4) 意志;愿望。亦引申为志向 [desire;intention;will]

明君在上,便僻不能食其意。——《管子·君臣下》

(5) 又如:意缓心劳(冀求不执着;三心二意);意足心满(非常满足);意树(喻意念。佛教认为人的一切善果、恶果都由意念所生);意宪(意志,意思);意望(愿望,希望)

(6) 胸怀;内心 [heart]

除尔贪图,祗慎意业。——《云门颂》

(7) 又如:意业(佛教语。指内心的贪、淫、痴等心理行为);意气超迈(器宇轩昂,抱负远大);意概(气概,胸怀);意会(内心领会)

(8) 情意;感情 [affection;emotion]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

(9) 又如:意蕊横飞(非常高兴);意得过(过意得去);意孜孜(情意缠绵);意不过(情意上过不去);意分(交情,情分);意好(感情);意孜孜(情意缠绵貌);意性(情态);意情(情意)

(10) 意气; 气势 [will and spirit]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世说新语·雅量》

(11) 又如:意大(傲慢);意小(小气,气量小);意局(气度);意脉(气质;情态);意量(气度);意貌(神色);意调(意境);意界(意境,境界)

(12) 意图 [intention]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楚辞》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聊斋志异·狼三则》

(13) 神情、态度 [expression;manner]

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意少舒。——《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词性变化

意的拼音:   

〈词性:动〉

(1) 思念;放在心上 [miss]。如:意悬悬(忐忑不安;提心吊胆);意悬(挂念);意顾(挂念)

(2) 意料;猜测 [anticipate;expect]

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管子·小问》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意北亦尚可以。——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

不意作缘。——清· 周容《芋老人传》

多以意构。——蔡元培《图画》

(3) 又如:意定(猜定);意度(揣测;设想)

(4) 怀疑 [doubt]

于是天子意梁。——《汉书·梁孝王武传》

(5) 又如:意意似似(意意思思。犹犹豫豫;吞吞吐吐);意疑(怀疑);意忌(疑忌)

常用词组

意表、意会、意见、意匠、意境、意料、意马心猿、意念、意气、意气风发、意气用事、意趣、意色、意识、意识形态、意思、意图、意外、意外、意味、意味着、意想、意向、意象、意兴、意义、意译、意愿、意蕴、意在言外、意旨、意志、意致、意中、意中人、意中事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