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谙习的拼音_ān xi是什么意思

谙习

【拼音】: ān xí 【注音】: ㄢㄒ一ˊ 【结构】: 谙(左右结构)习(独体结构) 【简体】: 谙习 【繁体】: 諳習

谙习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熟习。谙习[ānxí]⒈熟习。

基础解释指深谙熟习。

引证解释⒈熟习。引宋苏轼《答赵晦之书》之一:“乃知剖符南徼,贤者处之,固不择远近剧易,矧风土旧諳习,而兵兴多事,适足以发明利器。”《明史·耿裕传》:“裕为人坦夷谅直,諳习朝章。”茅盾《手的故事》九:“所以兄弟提议,社章上规定,‘凡谙习武术者皆入社,’那就面面俱到了。”

网络解释谙习谙习,拼音ānxí,是指熟习,出自《答赵晦之书》。

综合释义熟习。宋苏轼《答赵晦之书》之一:“乃知剖符南徼,贤者处之,固不择远近剧易,矧风土旧諳习,而兵兴多事,适足以发明利器。”《明史·耿裕传》:“裕为人坦夷谅直,諳习朝章。”茅盾《手的故事》九:“所以兄弟提议,社章上规定,‘凡谙习武术者皆入社,’那就面面俱到了。”

网友释义谙习,拼音ānxí,是指熟习,出自《答赵晦之书》。

国语辞典熟习,如:「她谙习多国语言,是个不可多得的翻译人才。」谙习[ānxí]⒈熟习。例如:「她谙习多国语言,是个不可多得的翻译人才。」近谙熟

其他释义熟习;熟练:久居江东,谙习水战。

谙习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谙熟 熟谙 纯熟 熟悉

反义词 生疏 生硬 陌生

谙习造句

1.这类官员往往是谙习律令、直接从事一线司法工作的官员。

2.梳理这些年发生的种种溺亡事故,不难发现,溺水者往往是年轻人,很多人仗着自己谙习水性而漠视警示标志,不顾水域环境,只图一时痛快,而导致悲剧发生。

3.还有一些人仗着自己谙习水性过于自信而漠视警示标志,不顾水域环境,只图一时痛快,而导致悲剧发生。

4.不知是什么样的思维定势,国人更谙习于前一种逻辑,却无视后一种逻辑的存在。

5.在公堂上的三次较量,逐步地多方面地揭示出他谙习官场、老辣干练、矜才使气、倔强而富有风趣,正直中又带某些狡黠的品质。

6.其实他不是神,他只是熟读百书,谙习天文地理而已。

7.严嵩精熟经史典章,谙习音律诗文,对永字八法。

8.这些技艺,大多经由酿酒师傅的口传身授,代代相传,非经年累月的经验无以谙习。

9.事实上,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太仓数百年的海运历史已经造就了众多的航海家和"谙习水性"的水手。

10.王总,发射领域的顶尖高手,谙习各派武功,并熟悉各路武功的破解之术。

谙的意思

  拼音  ān   注音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9画  总笔画  11画  
五笔  YUJG  仓颉  IVYTA  郑码  SSK  四角  30761  结构  左右电码  6173  区位  5847  统一码  8C19  笔顺  丶フ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谙(諳)的拼音:ān(ㄢ)  

⒈ 熟悉,精通:谙练。谙悉。谙晓。谙达。深谙医道。

⒉ 熟记,背诵:谙记。谙诵。一览便谙。

统一码

谙字UNICODE编码U+8C19,10进制: 35865,UTF-32: 00008C19,UTF-8: E8 B0 99。

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谙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know well

造字法

形声:从讠、音声

English

versed in, fully acquainted wi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谙的拼音:

ān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音声。本义:熟悉)

(2) 同本义 [familiar;know well]

谙,悉也。——《说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协久在中朝,谙练旧事。——《晋书·刁协传》

故谙事识体者,善权轻重。——《晋书·刑法志》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王建《淅嫁娘》。

(3) 又如:谙悉(熟知);谙练(熟知,有经验)

(4) 熟记 [learn by heart]

其陵树株蘖,皆谙其数。——《后汉书·虞延传》

  拼音    注音  ㄒ一ˊ   繁体    
部首  乙部  部外笔画  2画  总笔画  3画  
五笔  NUD  仓颉  SIM  郑码  YT  四角  17120  结构  单一电码  5045  区位  4716  统一码  4E60  笔顺  フ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习(習)的拼音:xí(ㄒ一ˊ)  

⒈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练习。学习。实习。

⒉ 学:习文。习武。

⒊ 对某事熟悉:习见。习闻。习以为常。

⒋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习惯。积习。陈规陋习。

⒌ 相因:世代相习。习习相因。

⒍ 姓。

统一码

习字UNICODE编码U+4E60,10进制: 20064,UTF-32: 00004E60,UTF-8: E4 B9 A0。

习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习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e used to、custom、habit、practise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羽、白声

English

practice; flapping wing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习的拼音:

  

〈词性:动〉

(1) (会意。从羽 。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

(2) 同本义 [fly frequently]

習,数飞也。——《说文》

鹰乃学习。——《礼记·月令》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晋· 左思《咏史》

(3) 反覆练习,钻研 [review;practise;exercise]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象下传》

是皆习民数者也。——《国 语·周语》。注;“习,简习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皇侃义疏:“习是修故之称也。言人不学则已,既学必因仍而修习,日夜无替也。”

(4) 又如:习容(练习举止,整饬仪表);习肄(犹练习);习战(练习作战);习非胜是(对错误的事物相习既久,无法矫正,反以为是)

(5) 通晓,熟悉 [become familiar with;be used to]

不习于诵。——《战国策·秦策》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

皆通习之。——唐· 韩愈《师说》

益习其声。——唐· 柳宗元《三戒》

不习水战。——《资治通鉴》

习见习闻。——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习方俗

(6) 又如:习流(熟悉水流。又指熟悉水战的兵士);习士(熟悉法制的人);习事(熟谙事理);习知(熟知);习水(熟习水性)

(7) 学习 [learn]

始习于大豆。——《吕氏春秋·造父》。注:“学也。”

习其句读。——唐· 韩愈《师说》

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8) 又如:习学(学习);习文练武;讲习(讲授与学习);习业(攻习学业,钻研学问)

(9) 习惯;习惯于,习以为常 [get accustomed to;be used to]

圣人者,明于治乱之道,习于人事之终始者也。——《管子》

民习以力攻难,故轻死。——《商君法·战法》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不习水土。——《资治通鉴》

家人习奢。

习于钟鼓。——宋· 苏轼《教战守》

(10) 又如:习熟(习惯熟悉);习闲(游手好闲者);习闻;习安(习惯于安定)

(11) 训练 [train]

不习,则民不可使也。——《大戴礼记》

(12) 又如:习教(犹训练);习勒(严格训练);习练(练习;训练);习用(演习);习兵(操演军事);习阵(演习战阵之事)

(13) 习染 [fall into a bad habit]

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论衡·本性》

习其家风。——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词性变化

习的拼音:

  

〈词性:名〉

(1) 习性;习惯 [habit;custom;usual practice]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荀子·大略》

(2) 又如:固习;陋习;恶习;习性;积习

(3) 亲信 [trusted follower]

凡当涂者之于人主也,希不信爱也,又且习故。——《韩非子·孤愤》

(4) 又如:习故(亲近故旧。又指熟悉故旧的人)

习的拼音:

  

〈词性:副〉

(1) 经常,常常 [often]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柳宗元《三戒》

车户李旺行了多日,习见匣子沉重,晓得是银子在内。——《二刻拍案惊奇》

(2) 又如:习洽(经常交往,关系密切);习闻;习用

常用词组

习兵、习而不察、习非成是、习惯、习惯、习见、习气、习染、习尚、习俗、习题、习性、习以成俗,习以成风、习以成性、习以为常、习艺、习用、习字、习字帖,习字簿、习作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