谙熟
【拼音】: ān shú 【注音】: ㄢㄕㄨˊ 【词性】: 动词。 【结构】: 谙(左右结构)熟(上下结构) 【繁体】: 諳熟谙熟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熟悉(某种事物):~地理。培养~经济管理的人才。谙熟[ānshú]⒈熟悉(某种事物):谙熟地理ㄧ培养谙熟经济管理的人才。
引证解释⒈十分熟悉。引唐温庭筠《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诗:“秦苑飞禽諳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元阳恪《平蛮记》:“田兴祖諳熟蛮洞地理山川形势。”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凡边关险塞,敌情缓急,将领贤否,士马强弱,皆已諳熟。”曹靖华《飞花集·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这个中情况,鲁迅先生是谙熟的。”
网络解释谙熟【释义】:熟悉(某种事物):~地理ㄧ培养~经济管理的人才。
综合释义十分熟悉。唐温庭筠《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诗:“秦苑飞禽諳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元阳恪《平蛮记》:“田兴祖諳熟蛮洞地理山川形势。”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凡边关险塞,敌情缓急,将领贤否,士马强弱,皆已諳熟。”曹靖华《飞花集·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这个中情况,鲁迅先生是谙熟的。”
汉语大词典十分熟悉。唐温庭筠《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诗:“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元阳恪《平蛮记》:“田兴祖谙熟蛮洞地理山川形势。”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凡边关险塞,敌情缓急,将领贤否,士马强弱,皆已谙熟。”曹靖华《飞花集·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这个中情况,鲁迅先生是谙熟的。”
其他释义熟悉(某种事物):~地理ㄧ培养~经济管理的人才。
谙熟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谙习 熟谙 纯熟
反义词 生疏 陌生 生硬
谙熟造句
1.显然,苏童赋予这个女性过多的女人味,她谙熟女人之间的争风吃醋和勾心斗角,甚至以"床上的机敏"博取陈佐千的欢心。
2.于己于人,了解承诺的力量,相信自律的回报,谙熟信念的意义。
3.他谙熟传统绘画技法,具有扎实的写生能力,画风苍劲浑厚,他一生只用羊毫笔作画,却能写出刚健挺拔之美。
4.由于作者谙熟一土一木、一河一船,构图并不生疏,下笔并不犹豫,以“生拙”巧胜“熟巧”。
5.只有不曾获得成功的人才谙熟人生成功的秘诀。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
6.苦读寒窗十几载,拥有小学、中学、中专等不同阶段的母校,谙熟了一条条通往母校的道路。那么多年,人在路上,与时光携手行走,脚下的每一条路,无疑见证了风风雨雨的人生,润色了摇曳多姿的风景。
7.长期浸泡在校对室里,司徒炯昌谙熟了各类新闻,各种稿件风格、编辑手法。
8.他们谙熟了太极玄空掌武当十三法、三大神虎术、行者刀、暗器功,九位点穴功,蹿房越脊功。
9.谙熟曲阜旅游情况的陈国忠曾建议曲阜市搞一批“诗礼人家”,传承和展示儒家的文化精髓,将儒家文化引向城区,引向乡村,引入家庭。
10.长大后的我们,虽然谙熟了如何避免幼稚的伤害,却往往也失去了开始的勇气。
谙(諳)的拼音:ān(ㄢ)
⒈ 熟悉,精通:谙练。谙悉。谙晓。谙达。深谙医道。
⒉ 熟记,背诵:谙记。谙诵。一览便谙。
谙字UNICODE编码U+8C19,10进制: 35865,UTF-32: 00008C19,UTF-8: E8 B0 99。
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谙字收录于 现通表 。
諳
know well
形声:从讠、音声
versed in, fully acquainted with
详细解释◎ 谙的拼音:
諳 ān
〈词性:动〉
(1) (形声。从言,音声。本义:熟悉)
(2) 同本义 [familiar;know well]
谙,悉也。——《说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协久在中朝,谙练旧事。——《晋书·刁协传》
故谙事识体者,善权轻重。——《晋书·刑法志》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王建《淅嫁娘》。
(3) 又如:谙悉(熟知);谙练(熟知,有经验)
(4) 熟记 [learn by heart]
其陵树株蘖,皆谙其数。——《后汉书·虞延传》
熟的拼音:shú(ㄕㄨˊ)、shóu(ㄕㄡˊ)
⒈ 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饭熟了。
⒉ 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又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成熟。瓜熟蒂落。
⒊ 程度深:熟睡。熟思(经久而周密地思考)。深思熟虑。
⒋ 做某种工作时间长了,精通而有经验:熟练。娴熟。熟习。熟能生巧。
⒌ 习惯,常见,知道清楚:熟人。熟悉。熟记(强记)。轻车熟路。
⒍ 经过加工炼制的:熟铁。熟皮子。熟石膏。熟石灰。
熟字UNICODE编码U+719F,10进制: 29087,UTF-32: 0000719F,UTF-8: E7 86 9F。
熟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熟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孰
cooked、deeply、familiar、processed、ripe、skilled
生
形声
well-cooked; ripe; familiar with
详细解释◎ 熟的拼音: shóu
(1) ——口语,义同“熟”( shú )
(2) 另见 shú
◎ 熟的拼音: shú
〈词性:动〉
(1) (形声。从火,孰( shú )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2) 同本义 [cooked]
熟治万物。——《礼记·礼运》。疏:“谓烹煮。”
宰夫胹熊蹯不熟。——《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熟末(指煮得烂熟的食物);熟切店(卖熟肉的店铺);熟水(开水);熟献(指烹熟的上献祭品)
(4) 谷物、水果或微生物等成熟 [harvest]
秋,大熟,未收。——《书·金滕》
五谷熟而民人育。——《孟子·滕文公上》
瓜熟蒂落。——张君房《云笈七签》
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早熟;熟岁(谷熟之岁);熟颗(指成熟的粮食颗粒)
(6) 成熟 [ripen]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
功成业熟也何难。——庐肇《成名后作》
(7) 熟悉 [familiarize;have intimate knowledge of]
胡不谋之人心以熟吾道?——柳宗元《断刑论下》
无他,但手熟尔。——宋· 欧阳修《归田录》
(8) 又如:熟娴(即“娴熟”。熟练);熟嘴(油嘴;贫嘴);纯熟(很熟练);熟精(熟悉精通);熟会(熟练);熟溜(熟练貌);熟口(娴于唱曲的人)
◎ 熟的拼音: shú
〈词性:形〉
(1) 经过加工或处理过的 [wrought]。如:熟麻(煮熟的麻);熟药(经过加工炮制的药材);熟衣(煮炼过的丝制品制成的衣服);熟纸(经过煮捶或涂蜡的纸);熟货(用原料加工制成的物品);熟肚(怀孕或生育过的妇女);熟粪(沤熟的粪肥)
(2) 有收成;丰收 [bumper]
天之道出阳为煖以生之,出阴为清以成之,是故非薰也不能有育,非薰也不能有熟,岁之精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煖燠孰多》
(3) 又如:熟年(丰年);熟岁(丰年);熟荣(丰收)
(4) 熟悉 [familiar]
此论不可不熟。——《吕氏春秋·重已》。注:“犹知也。”
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 宁南意合。——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5) 又如:熟口(熟悉演唱的人);熟间(熟悉的行业);熟精(熟悉精通);熟脚(熟悉情况的人);熟落(熟悉);熟会(熟悉);熟晓(十分了解);熟滑(熟悉);熟分(熟悉;相熟);熟狎(过分亲昵、随便);熟不讲礼(熟人不必计较礼数)
(6) 土壤经过多年耕耘,已适于作物生长的 [cultirated]。如:熟土;熟地;熟田
(7) 精审,仔细 [carefully]
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吕氏春秋·察传》
愿大王熟察,少加怜焉。——汉·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8) 又如:熟念(反覆斟酌,仔细考虑);熟视(细看);熟味(仔细体会);熟筹(仔细筹划);熟算(深入细致地谋划);熟寻(仔细探索);熟议(仔细计议);熟耕(精耕);熟计(周密地谋划)
(9) 表示程度深 [deeply]
守门卒方熟寐,尽杀之。——《资治通鉴·唐纪》
(10) 又如:熟卧(熟睡);熟寐(熟睡);熟寝(熟睡);醉熟(沉醉);熟暑(酷暑);熟红(深红)
◎ 熟的拼音: shú
〈词性:量〉
(1) 在一年内农田作物成熟的次数 [crop]。如:两熟
(2) 结果、开花或生出其他产品的活动或事实 [bearing]。如:一年三熟
(3) 另见 shóu
熟谙、熟菜、熟道,熟道儿、熟地、熟化、熟荒、熟记、熟客、熟练、熟料、熟路、熟虑、熟门熟路、熟能生巧、熟人熟事、熟稔、熟食、熟石膏、熟石灰、熟视无睹、熟识、熟手、熟睡、熟丝、熟思、熟铁、熟土、熟悉、熟习、熟语、熟知、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