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谤黩的拼音_bang du是什么意思

谤黩

【拼音】: bàng dú 【注音】: ㄅㄤˋㄉㄨˊ 【结构】: 谤(左右结构)黩(左右结构) 【繁体】: 謗黷

谤黩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怨恨毁谤。黩﹐通'讟'。

基础解释怨恨毁谤。黩﹐通/'讟/'。

引证解释⒈怨恨毁谤。黷,通“讟”。引《宋书·自序》:“在职八年,神州大治,民无谤黷,璞有力焉。”宋欧阳修《论陈留桥事乞黜御史王砺札子》:“其虚妄谤黷之罪,可诛一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乃因弟子中颇有浇伪之徒,致起流言,大被谤黷。”

网络解释谤黩bàngdúㄅㄤˋㄉㄨˊ谤黩

综合释义怨恨毁谤。黷,通“讟”。《宋书·自序》:“在职八年,神州大治,民无谤黷,璞有力焉。”宋欧阳修《论陈留桥事乞黜御史王砺札子》:“其虚妄谤黷之罪,可诛一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乃因弟子中颇有浇伪之徒,致起流言,大被谤黷。”谤黩[bàngdú]

汉语大词典怨恨毁谤。黩,通“讟”。《宋书·自序》:“在职八年,神州大治,民无谤黩,璞有力焉。”宋欧阳修《论陈留桥事乞黜御史王砺札子》:“其虚妄谤黩之罪,可诛一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乃因弟子中颇有浇伪之徒,致起流言,大被谤黩。”

其他释义1.怨恨毁谤。黩﹐通'讟'。

谤的意思

  拼音  bàng   注音  ㄅㄤˋ   繁体    
部首  讠部  部外笔画  10画  总笔画  12画  
五笔86  YUPY  五笔98  YYUY  仓颉  IVYBS  郑码  SSWS  四角  30727  结构  左右电码  6196  区位  1689  统一码  8C24  笔顺  丶フ丶一丶ノ丶フ丶一フ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谤(謗)的拼音:bàng(ㄅㄤˋ)  

⒈ 恶意攻击别人,说别人的坏话:谤讥。谤讪。谤议。谤毁。诽谤。

⒉ 责备:谤木(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后代仿效。亦称“华表木”)。“厉王虐,国人谤王”。

统一码

谤字UNICODE编码U+8C24,10进制: 35876,UTF-32: 00008C24,UTF-8: E8 B0 A4。

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谤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fame、slander、vilify

造字法

形声:从讠、旁声

English

slander, libe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谤的拼音:

bàng  

〈词性:动〉

(1) (形声兼会意。从言,旁声。本义:在背后公开地议论或批评某人的短处)

(2) 同本义 [criticise openly]

谤,毁也。——《说文》。按,谤者道人之实,事与诬谮不同。大言曰谤,小言曰诽,曰讥。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有能谤讥于市朝。——《战国策·齐策》

以致天下怨谤也。——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3) 又如:谤书(攻击别人或揭发别人隐私的文书;亦专指《史记》)

(4) 诽谤 [defame;slander]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是故事修而谤兴。——唐· 韩愈《原毁》

(5) 又如:谤言(公开指责他人的话。同谤议);谤誉(毁谤或赞誉)

(6) 诅咒 [curse]

进胙者莫不谤令尹。——《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常用词组

谤讪、谤议

  拼音    注音  ㄉㄨˊ   繁体    
部首  黑部  部外笔画  8画  总笔画  20画  
五笔  LFOD  仓颉  WFJNK  郑码  LKTG  四角  64384  结构  左右电码  7830  区位  8782  统一码  9EE9  笔顺  丨フ丶ノ一丨一一丶丶丶丶一丨フ丶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黩(黷)的拼音:dú(ㄉㄨˊ)  

⒈ 污辱,玷污:黩货(贪财,贪污)。黩誓。

⒉ 随随便便,滥用:黩武。黩烦。

⒊ 黑:“林木为之润黩。”

统一码

黩字UNICODE编码U+9EE9,10进制: 40681,UTF-32: 00009EE9,UTF-8: E9 BB A9。

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黩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to dishonor, defile, corrupt; soil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黩的拼音:

  

〈词性:形〉

(1) (形声。从黑,卖声。本义:污浊)

(2) 同本义 [dirty]

黩,握持垢也。——《说文》。段玉裁注:“垢非可握持之物,而入于握持,是辱也。”

黩,污也。——《汉书·谷永传》注

亟则黩。——《公羊传·桓公八年》

(3) 又如:黩昏(污浊昏乱)

(4) 轻慢不敬 [slight;not showing proper respect]

敬而不黩。——《汉书·郊祀志》

黩,狎也。——《广雅·释言》

(5) 又如:黩慢(轻浮而不庄重);黩贱(轻视);黩近(亲近,狎近)

(6) 引申为黑色的 [black]

林木为之润黩。——《文选·左思·吴都赋》。李善注:“黩,黑茂貌。”

词性变化

黩的拼音:

  

〈词性:动〉

(1) 污辱 [humiliate]。如:黩敬(亵黩同类);黩穹(亵渎上天);黩冒(渎犯)

(2) 贪,求 [be greedy for]。如:黩货病民(贪财害民);黩财(贪求财货)

(3) 滥用 [act wantonly;misuse]。如:穷兵黩武;黩祭(滥施祭祀);黩伦(乱伦);黩征(滥于征伐);黩刑(滥施刑罚);黩札(滥写文章)

黩的拼音:

  

〈词性:副〉

频繁,多次 [frequently]。如:黩烦(屡屡烦扰)

常用词组

黩货、黩誓、黩武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