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词大全

贝多的拼音_bei duō是什么意思

贝多

【拼音】: bèi duō 【注音】: ㄅㄟˋㄉㄨㄛ 【结构】: 贝(独体结构)多(上下结构) 【简体】: 贝多 【繁体】: 貝多

贝多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梵语pattra的音译。意为树叶。古印度常以多罗树叶写经。亦指佛陀在其下成道的菩提树。借指佛经。传说中的国名。贝多[bèiduō]⒈梵语pattra的音译。意为树叶。古印度常以多罗树叶写经。亦指佛陀在其下成道的菩提树。借指佛经。传说中的国名。

引证解释⒈梵语的音译。意为树叶。古印度常以多罗树叶写经。亦指佛陀在其下成道的菩提树。引《佛说自誓三昧经》:“佛告天子:昔吾出家,以汝为证;诣贝多树,汝復为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贝多,出摩伽陁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一者多罗娑力叉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罗多梨。并书其叶,部闍一色取其皮书之。贝多是梵语,汉翻为叶。贝多婆力叉者,汉言叶树也。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清阎尔梅《遂初园诗》:“东隣賸有逃禪地,更向祗园种贝多。”亦译作“贝多罗”。清吴伟业《送张玉甲宪长之官邛雅》诗之三:“欲问辟支诸佛土,贝多罗树即关头。”清陈维崧《贺新郎·中元感怀》词:“亟倩兰陀张浄饌,抛作贝多罗子,早勘破人间生死。”⒉借指佛经。引唐张鼎《僧舍小池》诗:“贝多文字古,宜向此中翻。”清顾景星《<楝亭集>序》:“贝多、金碧、象数、艺术,无所不窥。”⒊传说中的国名。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周成王元年,贝多国人献舞萑,周公命返之。”

网络解释贝多贝多:移动交友平台

综合释义梵语的音译。意为树叶。古印度常以多罗树叶写经。亦指佛陀在其下成道的菩提树。《佛说自誓三昧经》:“佛告天子:昔吾出家,以汝为证;诣贝多树,汝復为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贝多,出摩伽陁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一者多罗娑力叉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罗多梨。并书其叶,部闍一色取其皮书之。贝多是梵语,汉翻为叶。贝多婆力叉者,汉言叶树也。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清阎尔梅《遂初园诗》:“东隣賸有逃禪地,更向祗园种贝多。”亦译作“贝多罗”。清吴伟业《送张玉甲宪长之官邛雅》诗之三:“欲问辟支诸佛土,贝多罗树即关头。”清陈维崧《贺新郎·中元感怀》词:“亟倩兰陀张浄饌,抛作贝多罗子,早勘破人间生死。”借指佛经。唐张鼎《僧舍小池》诗:“贝多文字古,宜向此中翻。”清顾景星《<楝亭集>序》:“贝多、金碧、象数、艺术,无所不窥。”传说中的国名。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周成王元年,贝多国人献舞萑,周公命返之。”贝多[bèiduō]古代印度人将佛经书写于贝多树的叶子上,故以此语为佛经的代称。唐.李商隐〈题僧壁〉诗:「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汉语大词典(1).梵语的音译。意为树叶。古印度常以多罗树叶写经。亦指佛陀在其下成道的菩提树。《佛说自誓三昧经》:“佛告天子:昔吾出家,以汝为证;诣贝多树,汝复为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贝多,出摩伽陁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一者多罗娑力叉贝多;二者多梨婆力叉贝多;三者部婆力叉多罗多梨。并书其叶,部阇一色取其皮书之。贝多是梵语,汉翻为叶。贝多婆力叉者,汉言叶树也。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若能保护,亦得五六百年。”清阎尔梅《遂初园诗》:“东邻剩有逃禅地,更向祗园种贝多。”亦译作“贝多罗”。清吴伟业《送张玉甲宪长之官邛雅》诗之三:“欲问辟支诸佛土,贝多罗树即关头。”清陈维嵩《贺新郎·中元感怀》词:“亟倩兰陀张净馔,抛作贝多罗子,早勘破人间生死。”(2).借指佛经。唐张鼎《僧舍小池》诗:“贝多文字古,宜向此中翻。”清顾景星《〈楝亭集〉序》:“贝多、金碧、象数、艺术,无所不窥。”(3).传说中的国名。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周成王元年,贝多国人献舞萑,周公命返之。”

国语辞典古代印度人将佛经书写于贝多树的叶子上,故以此语为佛经的代称。贝多[bèiduō]⒈古代印度人将佛经书写于贝多树的叶子上,故以此语为佛经的代称。引唐·李商隐〈题僧壁〉诗:「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辞典修订版古代印度人将佛经书写于贝多树的叶子上,故以此语为佛经的代称。唐.李商隐〈题僧壁〉诗:「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英语pattraBeethovenmoonlight sonata

其他释义贝叶树。也作

贝多造句

1.布鲁诺是勇敢的,因为他拥有为真理献身的勇敢;贝多芬是勇敢的,因为他拥有挑战命运的勇敢;屈原是勇敢的,因为他拥有为国投江的勇敢;戚继光是勇敢的,因为他拥有上阵杀敌的勇敢。

2.小泽征尔将指挥波士顿乐团演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3.尤其在听贝多芬的一首杰出的七重奏时。

4.贝多因人是养驯这个出色的品种第一。

5.海德堡巴赫合唱团拥有大量的保留曲目,从奥尔夫、贝多芬、巴赫的音乐会和交响乐作品,到勃拉姆斯的合唱曲和亨德尔的室内乐作品。

6.在去音乐厅听贝多芬交响乐、海顿的圣乐或莫扎特的歌剧的人流中,小店主和手艺人很容易有机会和这一王国的王子走在一起。

7.她精彩地演奏了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8.推荐者:你可以去巴贝多或加拿大。

9.牛顿,几乎无亲近女色的记录;柏拉图,“精神恋爱”的鼻祖;梵高,一生未恋爱;贝多芬,爱情不顺。这么多伟人都是光棍,咱还担心啥?做光棍,成大事!

10.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向贝多芬学习,敢于面对逆境,在逆境中,汲取精华,不畏惧逆境,敢于与它斗争。

关于贝多的诗词

《山居杂诗·闷就僧幮借贝多》 《访贝多芬故居,波恩》 《兴善寺贝多树》 《贝多罗花·奇英六出干三叉》

贝多的单词

pattra Beethoven moonlight sonata

贝的意思

  拼音  bèi   注音  ㄅㄟˋ   繁体    
部首  贝部  部外笔画  0画  总笔画  4画  
五笔  MHNY  仓颉  BO  郑码  LOA  四角  77802  结构  单一电码  6296  区位  1720  统一码  8D1D  笔顺  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贝(貝)的拼音:bèi(ㄅㄟˋ)  

⒈ 蛤蜊、珠母、刀蚌、文蛤等有介壳软体动物的总称。

⒉ 指贝类动物的硬壳:贝壳。贝雕。

⒊ 古代用贝壳做的货币。

⒋ 姓。

统一码

贝字UNICODE编码U+8D1D,10进制: 36125,UTF-32: 00008D1D,UTF-8: E8 B4 9D。

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贝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异体字

貝蛽

汉英互译

shellfish、cowri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ea shell; money, currenc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贝的拼音:

bèi  

〈词性: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海贝形。汉字部首之一。古时以贝壳为货币,又用作装饰,故从“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本义:海贝)

(2) 牡蛎、蛤或其它软体动物中腹足类和瓣鳃类的统称。体软无节,外束膜一层曰外套膜,能分泌液质,结构成壳,名为介 [shellfish]

(3) 贝壳 [shell]

(4) 又如:贝阁(用贝壳装饰宫门前的楼观);贝阙(以贝装饰的宫门楼观);贝文(贝壳的纹彩);贝饰(贝制的饰物);贝雕(在贝壳上雕刻或镶嵌的工艺品。包括人物、山川、花卉、动物以及家具、文具等)

(5) 古代货币 [tortoise coin]

大贝四寸八分以上。——《汉书·食货志》

(6) 又如:贝货(古代以贝壳为货币,故称贝货);贝财(货财);贝币(原始货币)

(7) 锦上的贝形花纹 [shellfish-like pattern]。如:贝胄(用文贝装饰的头盔)

(8) 印度贝多或贝多罗树的简称。佛教徒以其叶写经 [leaf]。如:贝函(佛经经匣);贝多叶(多罗树的叶;写经的树叶);贝典(贝夹。佛经);贝字(写在叶上的字。指佛经);贝书(贝叶书。佛经)

(9) 贝尔的简称 [bel(缩写b,B)]

(10) 姓

常用词组

贝雕、贝多芬、贝壳、贝勒、贝母、贝斯开湾

  拼音  duō   注音  ㄉㄨㄛ   
部首  夕部  部外笔画  3画  总笔画  6画  
五笔  QQU  仓颉  NINI  郑码  RSRS  四角  27207  结构  上下电码  1122  区位  2264  叠字  二叠字拆字  两个夕  统一码  591A  笔顺  ノフ丶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多的拼音:duō(ㄉㄨㄛ)  

⒈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多。多年。多姿。多层次。多角度。多难(nàn   )兴(xīng   )邦。多多益善。多行不义必自毙。

⒉ 数目在二以上:多年生草。多项式。多义词。多元论。

⒊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多余。一年多。

⒋ 过分,不必要的:多嘴。多心。多此一举。

⒌ 相差的程度大:好得多。

⒍ 表示惊异、赞叹:多好。

⒎ 表示某种程度: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

⒏ 表疑问:有多大呢?多会儿?

⒐ 姓。

统一码

多字UNICODE编码U+591A,10进制: 22810,UTF-32: 0000591A,UTF-8: E5 A4 9A。

多字由两个夕字组成,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多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xcessive、many、more、much

相关字词

少、寡

造字法

会意:从二夕

English

much, many; more than, ov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多的拼音: duō  

〈词性:形〉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2) 同本义 [many;much;more]

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说文》

多,众也。——《尔雅·释诂》

何多日也。——《诗·邶风·旄丘》

与为多焉。——《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

宽裕而多容。——《荀子·致仕》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多次;多分(多半);多士(众多士子);多感(多谢,非常感激);多口(多嘴);多般(许多事端;多半;大概);多口可(许多);多花(方言。许多);多许(多少)

(4) 超过正确的或需要的数目;过多 [too many;too much]。如:这个字多了一个点;多因(多应。多半,大概);多时间(很久);多管(多敢。多半);多定(多半;肯定);多分(多半;差不多)

(5) 重。与“轻”相对 [heavy]

士亦以此多之。——《汉书·灌夫传》。注:“犹重之。”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老子》

(6) 贤;好 [good]

听者自多而不得。——《吕氏春秋·谨听》。注:“自贤也。”

(7) 又如:多才(多才俊。女子昵称她所钟情的男子)

(8) [数词]∶[用于数量词后] 表示整数以下的余数或零头 [odd]。如:两个多月;三尺多宽;五年多

(9) [相差] 程度大 [much more]。如:病人今天好多了;多样时(过了很久;好一会)

(10) 赞许,推崇 [praise]

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

(11) 姓

词性变化

多的拼音: duō  

〈词性:副〉

(1) 多么 [how]

(2) 用在疑问句里询问程度数量。如:多钱一斤?多早(什么时候)

(3) 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如:你看人家做得多好!

(4) 虚指某种程度

(5) 只,仅仅 [only]

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

吾今实过,悔之何及,多遗秦禽。——《左传·襄公十四年》

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左传·定公十五年》

(6) [mostly]∶大多

以故多持女远逃亡。——《西门豹治邺》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常用词组

多半、多边、多边贸易、多边协定、多边形、多变、多才、多才多艺、多采、多产、多侧面、多吃多占、多重国籍、多重性、多愁多病、多愁善感、多此一举、多端、多多少少、多多益善、多尔衮、多发病、多方、多方面、多方位、多分、多高、多个、多股、多寡、多国公司、多会儿、多角形、多久、多口相声、多亏、多劳多得、多礼、多么、多面角、多面手、多面体、多民族国家、多谋善断、多幕剧、多难兴邦、多瑙河、多钱善贾、多情、多日、多如牛毛、多少、多时、多事、多事之秋、多视角、多数、多文为富、多闻、多闻阙疑、多项式、多谢、多心、多行不义必自毙、多凶少吉、多言癖、多一半、多一个、多疑、多义、多义词、多音、多音多义字、多音节词、多音字、多用、多于、多余、多元、多元论、多灾多难、多咱、多早晚、多种多样、多助、多姿、多足动物、多足类、多嘴、多嘴多舌

成语首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