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乘
【拼音】: bài chéng 【结构】: 败(左右结构)乘(镶嵌结构) 【繁体】: 敗乘 【拼音】: bài chéng败乘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犹下品,劣等品。败乘[bàichéng]⒈犹下品,劣等品。
引证解释⒈犹下品,劣等品。引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沉山人子登﹞时有清音……如‘野日寒如月,河冰聚若刀’,宛见旷思。至俞氏所编,是其败乘耳。”
网络解释败乘败乘是汉语词汇,读音是bàichéng,意思是犹下品,劣等品。
网友释义败乘,读音为bàichéng,汉语词语,意思是下品,劣等品。
其他释义1.犹下品,劣等品。
败(敗)的拼音:bài(ㄅㄞˋ)
⒈ 输,失利,不成功,与“胜”相对:败北。败退。败绩(①连队溃败;②事业的失利)。败诉。败笔。败局。两败俱伤。
⒉ 战胜,使失败:大败敌军。
⒊ 毁坏:败坏。败露。
⒋ 解除,消散:败火。败毒。
⒌ 破旧,衰落,腐烂:败絮。败落。败兴(xìng )(情绪低落)。腐败。叶残花败。
败字UNICODE编码U+8D25,10进制: 36133,UTF-32: 00008D25,UTF-8: E8 B4 A5。
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敗贁䢙
defeat、fail、lose
成、胜、开
形声:从攵、贝声
be defeated, decline, fail
详细解释◎ 败的拼音:
敗 bài
〈词性:动〉
(1) (会意。从贝,从攴。攴( pū ),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
(2) 同本义 [ruin;fail;spoil]
败,毁也。——《说文》
无俾正败。——《诗·大雅·民劳》
若唇之与击,空柔相摩而不致败。——《淮南子·说林》
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吕氏春秋·尊师》
法败则国乱。——《韩非子》
败家丧身。——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
以侈自败者多矣。
于是纵散约败。——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败辕裂犁(比喻把事情弄坏);败名(败坏名声);败好(败坏盟好);败事(败坏事情);败家相(败坏家业的情状);败俗(败坏风俗)
(5) 损害;损伤 [damage]
死而形体朽,精气散,犹囊橐穿败,粟米弃出也。——《论衡》
蠹鱼败书编,萍草粘户半。——宋· 陆游《久雨喜晴十韵》
(6) 又如:败足(伤脚);败物(破损之物);败面(毁伤面容);败群(危害集体)
(7) 失败;战败 [lose the battle;be defeated]
齐师败矣。——《左传·成公二年》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孙子兵法·形篇》
赵尝五战于 秦,二败而三胜。—— 宋· 苏洵《六国论》
赵兵果败, 括死军覆。—— 汉· 刘向《列女传》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宋义论 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史记·项羽本纪》
(8) 又如:成败(成功或失败);败道(失败的原因);败走(战败逃跑);败却(败退);败于垂成(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败阵(对阵时被打败)
(9) 打败。使…战败 [defeat]
败宋师于 黄。——《左传·隐公元年》
匈奴入杀 辽西太守,败 韩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
秦数败 赵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公用 咎犯之言,而败 楚人于 城濮。——《吕氏春秋·义赏》
(10) 又如:败衄(战败)
(11) 解除;消散 [remove;dispel;relieve]。如:败火(中医指清热、凉血、解毒等);败毒(解毒)
(12) 腐烂变质 [putrid]
鱼馁而肉败,不食。——《论语·乡党》
◎ 败的拼音:
敗 bài
〈词性:形〉
(1) 破旧 [worn-out]
则干若败絮。——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败絮(破絮);败纸;败物(破损的东西);败衲(破旧的僧衣);败敝(破旧);败褐(破旧的粗布衣服)
(4) 衰落;破旧;凋谢 [rotten;become worn-out;withered]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败叶(落叶;枯叶);枯枝败叶;衰败(衰落);花开败了;败没(衰落;破败)
◎ 败的拼音:
敗 bài
〈词性:名〉
(1) 灾年;荒年 [blank year]
丰年补败。——《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2) 弊端;过失 [disadvantge;fault]
汉兴,改 秦之败。——《汉书》
舜之求败也,则是 尧有失也。——《韩非子·难一》
(3) 姓
败北、败笔、败草、败毒、败坏、败火、败绩、败家子、败将、败井颓垣、败局、败军、败军之将、败类、败柳残花、败露、败落、败损、败退、败亡、败胃、败像、败兴、败絮、败血病、败仗、败阵、败子
乘的拼音:chéng(ㄔㄥˊ)
⒈ 骑,坐:乘马。乘车。乘客。乘警。
⒉ 趁着,就着: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xìng )。因利乘便。
⒊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乘法。乘幂(mì )。乘数。
⒋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上乘。下乘。
⒌ 姓。
乘的拼音:shèng(ㄕㄥˋ)
⒈ 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千乘之国。
⒉ 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⒊ 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野乘。
乘字UNICODE编码U+4E58,10进制: 20056,UTF-32: 00004E58,UTF-8: E4 B9 98。
乘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乘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乗椉
ride、multiply
会意
ride, ascend; avail oneself of; numerary adjunct for vehicles
详细解释◎ 乘的拼音:
乗 chéng
〈词性: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大”象“人”正面。本义:登,升)
(2) 同本义 [ascend]
乘,升也。——《玉篇》
亟其乘屋。——《诗·豳风·七月》
却叔虎将乘城。——《国语·晋语一》
淮阴侯复乘之。——《史记·高帝纪》
俱乘高台。——《列子·黄帝》
(3) 又如:乘槎(神话中指乘木排上天);乘城(登城;守城);乘屋(登上屋顶)
(4) 骑;坐 [ride]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 崔颢《黄鹤楼》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5) 又如:乘车;乘舟(乘船);乘奔(乘坐奔驰的快马);乘轩(乘坐大夫的车子);乘桴(乘坐竹木小筏以代舟船。后用以比喻避世)
(6) 驱马驾车;驾驭 [drive]
服牛乘马。——《易·系辞下》
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7) 又如:乘驭(驱使车马行进;驱使;役使);乘云(驾云;驭云);乘马(驾马,用马驾车)
(8) 趁着;利用 [take advantage of]
乘今之时,因无之助。——汉· 贾谊《治安策》
其锋不可犯,而其未可乘。——宋· 苏轼《留侯论》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9) 又如:乘衅(乘机;趁空子);乘闲(趁着空闲);乘空(趁着空闲);乘胜(趁着胜利的形势)
(10) 凭持;依仗 [rely on]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11) 又如:乘利席胜(凭借着胜利的形势);乘正(依据正道);乘利(凭借有利的形势)
(12) 冒着 [brave]
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长清…至于 泰安。—— 清· 姚鼐《登泰山记》
(13) 交错(出现) [alternate]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汉· 贾谊《论积贮疏》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4) 算术中用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 [multiply]。如:8乘以7得56
◎ 乘的拼音: chéng
〈词性:名〉
(1) 算术中的乘法运算,亦指乘法的运算方法 [multiplication]。如:加减乘除
(2) 佛教的教义 [yana]。如:大乘,小乘
(3) 另见 shèng
乘便、乘除、乘法、乘法表、乘方、乘风、乘风破浪、乘号、乘火打劫、乘机、乘积、乘坚策肥、乘警、乘客、乘凉、乘龙快婿、乘幂、乘人之危、乘胜、乘胜追击、乘势、乘数、乘务员、乘隙、乘兴、乘虚
◎ 乘的拼音: shèng
〈词性:名〉
(1) 用以指车兵 [chariot soldier]
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左传》
(2)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history]
晋之《乘》, 楚之《梼杌》, 鲁之《春秋》,一也。——《孟子》
(3) 又如:乘籍(史书)
◎ 乘的拼音: shèng
〈词性:量〉
(1) 古时计物以四为乘 [four]
郑商人 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乘处(四个同处);乘壶(四个壶);乘禽(成双而群居的鸟)
(3) [量]
(4) 用以计算车子
公车千乘。——《诗·鲁颂·閟宫》
驾我乘马。——《诗·陈风·株林》
晋师乘和。——《左传·成公十二年》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赵策》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 梁。——《战国策·齐策》
(5) 又如:乘丘(形同马车的土丘);乘白(古代指战车和军旗);乘车(安车;古代行丧葬礼所用的魂车);乘马(四匹马拉的车);乘传(古代驿站用的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乘广(春秋时楚王或主帅率领的兵车);乘路(即王路。周代天子所乘之车)
(6) 用以计算马。四匹
路车乘马。——《诗·小雅·采菽》
乘马在厩。——《诗·小雅·鸳鸯》
陈文子有马十乘。——《论语》。 刘宝楠正义:“一乘是四匹马。”
(7) 又如:乘黄(四匹黄色的马);乘黄朱(四匹黄毛朱鬃的马);乘鸨(四匹黑白杂毛的马)
(8) 用以计算船只
舫千余乘。——《宋书》
(9) 用以计算田地、区域的单位,犹丘
(10) 用以计算轿子、梯子等
一乘素轿,将二姐儿抬来。——《红楼梦》
(11) 军赋的计算单位。古井田制,九夫为井,十六井为丘,四丘为甸,一甸土地所出的军赋叫乘(包括战车、甲士和步卒) [Sheng]
且鲁赋八百乘,君之贰也!——《左传》
(12) 另见 chéng
乘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