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俗
【拼音】: bài sú 【注音】: ㄅㄞˋㄙㄨˊ 【结构】: 败(左右结构)俗(左右结构) 【繁体】: 敗俗败俗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败坏风俗。败俗[bàisú]⒈败坏风俗。
引证解释⒈败坏风俗。引汉冯衍《显志赋》:“恶丛巧之乱世兮,毒纵横之败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阮籍无礼败俗,嵇康凌物凶终。”明马中锡《罪言》:“杀人巨盗亦可获福……弑父与君亦无大害,伤教败俗,莫过於此。”
网络解释败俗败俗,汉语词汇。
释义指败坏风俗
综合释义败坏风俗。汉冯衍《显志赋》:“恶丛巧之乱世兮,毒纵横之败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阮籍无礼败俗,嵇康凌物凶终。”明马中锡《罪言》:“杀人巨盗亦可获福……弑父与君亦无大害,伤教败俗,莫过於此。”败俗[bàisú]
网友释义词语:败俗注音:bàisú释义:指败坏风俗。示例:伤风败俗的事,为人所不齿。
汉语大词典败坏风俗。汉冯衍《显志赋》:“恶丛巧之乱世兮,毒纵横之败俗。”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阮籍无礼败俗,嵇康凌物凶终。”明马中锡《罪言》:“杀人巨盗亦可获福……弑父与君亦无大害,伤教败俗,莫过于此。”
其他释义1.败坏风俗。
败俗造句
1.那时赐婚到来,相公便可推却,说已经娶有正室,不敢停妻再娶作伤风败俗之事,又不敢辜负圣恩,将钦赐夫人为妾,上表辞婚,名正言顺,岂不是两全之策。
2.但是,土风舞完全是另一码事,它不仅本身不道德而且明显地促使人们干出伤风败俗的事来。
3.他从未做过任何伤风败俗的事。
4.正因为他缺乏起码的道德观念,才干出这伤风败俗的勾当来。
5.露意莎不断地从楼梯上一级级往下,朝那个伤风败俗的泥坑走去。
6.奶奶横眉竖眼地在骂孙女小丽:“你昏了头,咋个伤风败俗地穿起露肚脐的短衣到处跑。“小丽满不在呼地说:“我这是第三眼看世界,清醒着呢!”。
7.他介绍,“彩绘女”下身穿有裤子,上身穿有透明内衣,但已用颜料覆盖,看不到敏感部位,根本不存在伤风败俗。
8.我万万没想到,你竟会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丑事!
9.这些伤风败俗的非法出版物,对青少年身心的毒害是不容忽视的。
10.汉王殿下,晋徽商会的那些奸商伤风败俗,坏我大汉民风士气,实在是最大恶极,天津、保定一带士民群情激奋,若朝廷还不断然处置,我等恐有不测之事矣!!
败(敗)的拼音:bài(ㄅㄞˋ)
⒈ 输,失利,不成功,与“胜”相对:败北。败退。败绩(①连队溃败;②事业的失利)。败诉。败笔。败局。两败俱伤。
⒉ 战胜,使失败:大败敌军。
⒊ 毁坏:败坏。败露。
⒋ 解除,消散:败火。败毒。
⒌ 破旧,衰落,腐烂:败絮。败落。败兴(xìng )(情绪低落)。腐败。叶残花败。
败字UNICODE编码U+8D25,10进制: 36133,UTF-32: 00008D25,UTF-8: E8 B4 A5。
败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败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
敗贁䢙
defeat、fail、lose
成、胜、开
形声:从攵、贝声
be defeated, decline, fail
详细解释◎ 败的拼音:
敗 bài
〈词性:动〉
(1) (会意。从贝,从攴。攴( pū ),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在现代汉字中,“攴”大多写成“攵”,只有极少数字保留着“攴”的写法。从“攴”的字多与打、敲、击等手的动作有关。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是“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
(2) 同本义 [ruin;fail;spoil]
败,毁也。——《说文》
无俾正败。——《诗·大雅·民劳》
若唇之与击,空柔相摩而不致败。——《淮南子·说林》
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吕氏春秋·尊师》
法败则国乱。——《韩非子》
败家丧身。——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
以侈自败者多矣。
于是纵散约败。——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败辕裂犁(比喻把事情弄坏);败名(败坏名声);败好(败坏盟好);败事(败坏事情);败家相(败坏家业的情状);败俗(败坏风俗)
(5) 损害;损伤 [damage]
死而形体朽,精气散,犹囊橐穿败,粟米弃出也。——《论衡》
蠹鱼败书编,萍草粘户半。——宋· 陆游《久雨喜晴十韵》
(6) 又如:败足(伤脚);败物(破损之物);败面(毁伤面容);败群(危害集体)
(7) 失败;战败 [lose the battle;be defeated]
齐师败矣。——《左传·成公二年》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孙子兵法·形篇》
赵尝五战于 秦,二败而三胜。—— 宋· 苏洵《六国论》
赵兵果败, 括死军覆。—— 汉· 刘向《列女传》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宋义论 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史记·项羽本纪》
(8) 又如:成败(成功或失败);败道(失败的原因);败走(战败逃跑);败却(败退);败于垂成(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败阵(对阵时被打败)
(9) 打败。使…战败 [defeat]
败宋师于 黄。——《左传·隐公元年》
匈奴入杀 辽西太守,败 韩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
秦数败 赵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公用 咎犯之言,而败 楚人于 城濮。——《吕氏春秋·义赏》
(10) 又如:败衄(战败)
(11) 解除;消散 [remove;dispel;relieve]。如:败火(中医指清热、凉血、解毒等);败毒(解毒)
(12) 腐烂变质 [putrid]
鱼馁而肉败,不食。——《论语·乡党》
◎ 败的拼音:
敗 bài
〈词性:形〉
(1) 破旧 [worn-out]
则干若败絮。——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中。——《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败絮(破絮);败纸;败物(破损的东西);败衲(破旧的僧衣);败敝(破旧);败褐(破旧的粗布衣服)
(4) 衰落;破旧;凋谢 [rotten;become worn-out;withered]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如:败叶(落叶;枯叶);枯枝败叶;衰败(衰落);花开败了;败没(衰落;破败)
◎ 败的拼音:
敗 bài
〈词性:名〉
(1) 灾年;荒年 [blank year]
丰年补败。——《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
(2) 弊端;过失 [disadvantge;fault]
汉兴,改 秦之败。——《汉书》
舜之求败也,则是 尧有失也。——《韩非子·难一》
(3) 姓
败北、败笔、败草、败毒、败坏、败火、败绩、败家子、败将、败井颓垣、败局、败军、败军之将、败类、败柳残花、败露、败落、败损、败退、败亡、败胃、败像、败兴、败絮、败血病、败仗、败阵、败子
俗的拼音:sú(ㄙㄨˊ)
⒈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⒉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⒊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⒋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俗字UNICODE编码U+4FD7,10进制: 20439,UTF-32: 00004FD7,UTF-8: E4 BF 97。
俗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俗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
圱圲
common、convention、custom、secular、vulgar
雅、僧
形声:从亻、谷声
social customs; vulgar, unrefined
详细解释◎ 俗的拼音: sú
〈词性:名〉
(1) (形声。从人,谷( gǔ )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custom]
俗,习也。——《说文》
六曰以俗教安。——《周礼·大司徒》
入国而问俗。——《礼记·曲礼》
循俗未足多也。——《淮南子·泛论》
俗主亏情。——《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论》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风俗(风,指一时普遍流行的风气;俗,指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习俗(习惯和风俗);民俗(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俗忌(一般习俗所忌讳的事);俗化(民俗教化)
(4) 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 [this mortal world]
时有沙门释惠林… 世祖命使还俗。——《宋书·徐堪之传》
(5) 又如:俗计(尘世间的生计);俗缘(尘缘。指佛门信徒与世俗的人际关系);俗本(民间通行的版本);俗骨(尘世间人的资质或禀赋);俗界(凡界,尘界);俗纷(尘世的纷扰);俗声,俗喧(尘世的喧扰);俗间(世间,尘间)
(6) 一般人;百姓 [layman]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史记·管晏列传》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僧俗(僧尼和一般人);俗家(指一般人家。对出家人而言);俗姓(僧侣未出家前的姓氏);俗父(出家人称生父为俗父);俗众(群众,普通人);俗圣(凡庸人与圣人)
◎ 俗的拼音: sú
〈词性:形〉
(1) 平凡;普通;一般 [mediocre;plain]
请回俗士驾,为君谢逋客。——孔稚圭《北山移文》
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史记·李斯列传》
不论姚花与魏花,只供俗目陪妖姹。——宋· 韩琦《和袁陟节椎龙兴寺芍药》
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汉书·贾谊传》
(2) 又如:俗手(技艺、本领平庸的人);俗俚(不讲究礼仪;粗俗);俗嗒嗒(俗气,无聊);俗吏(没有深识远见的平庸官吏);俗材(平庸之人);俗句(平庸熟滥的诗句);俗师(浅薄凡庸的教师、术士);俗辈(平庸鄙俗一类人);俗劣(平庸鄙陋);俗手(技艺平庸的人);俗笔(平庸的笔法);俗调(平庸鄙俗的情调);俗主(平庸的君主)
(3) 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 [vulgar]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拨乱属膏圣,俗儒安可通。——唐· 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红楼梦》
(4) 又如:鄙俗;俗不可耐;俗骨(庸俗的气质。别于仙骨而言);俗夫(俗人,俗士,鄙俗之人);俗陋(庸俗鄙陋);俗物(对世俗庸人的鄙称);俗眼(浅薄势利的世俗人的眼睛);俗野(庸俗粗野)
(5) 世俗 [mundane]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6) 又如:俗家(世俗之家。也指僧人父母之家);俗流(世俗之辈);俗客(世俗的人);俗念(世俗的想法)
(7) 通俗,流行 [popular]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孙卿之言既,又因俗说而论之。——《汉书·刑法志》
(8) 又如:通俗(俗话,通俗的谈话);俗读(一般人习惯的读音);俗书(通俗流行的书体或字)
◎ 俗的拼音: sú
〈词性:动〉
(1) 从其习俗 [follow custom]
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荀子》
(2) 厌烦,腻味 [detest]
若就是这句话呢,我们姑娘在时,我也跟着听俗了。——《红楼梦》
俗鄙、俗不可耐、俗称、俗话、俗家、俗累、俗例、俗丽、俗名、俗气、俗曲、俗人、俗事、俗套,俗套子、俗体字、俗文学、俗务、俗艳、俗语、俗乐、俗子、俗字